书城成功励志三分管人七分做人
8683100000029

第29章 善结人缘,广积人脉——人脉圈是成事的关键(1)

用宽容笼络人心

在巨海的领导文化是:“身先足以率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倾财足以聚人”。管理就是容人忍事,修己方可安人。心态决定状态,眼界决定境界,心胸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掌权也是一种有效的工作艺术,体现在中层领导的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层领导虽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权力并不是利剑,而是激发器。

凡是把权力当成利剑,动不动就想试一下这把剑的厉害的中层领导,其结果是吓住了一两个人,却镇不住一大片。因此,智慧型的中层领导会通过自己率先示范的工作、大局为重的气度、宽厚容人的魅力来彰显自己非凡的驾驭能力,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钦佩,形成同心谋事、同舟共济的工作局面。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人们常常用宽容来称赞某些领导的领导风格和人格魅力。当然,领导的宽容绝非不明是非、不讲原则,而是襟怀坦荡、与人为善、以大局为重的气度和美德。中层领导开展工作如果喜欢摆架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训人骂人,听到不同意见和观点就怒形于色,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权力来压制他人,必然会失去人心,失去他人支持。所以,中层领导首要掌握的就是宽容之心。要知道:想要有效掌权,完全依靠权力是行不通的,这有点“功夫在诗外”的味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时有一位将军叫韩安国,曾经获罪下狱,经常遭蒙县的监狱看守田甲羞辱。韩安国就对田甲说:“死灰独不复燃乎?”意思是说:“事情不要做太绝了,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自恃为监狱领导,掌管犯人生死,直截了当地回答说:“燃即尿之。”意思是说:“真要复燃了,我一泡尿就灭了你!”

没想到几天之后,皇恩有加,韩安国不仅被赦免,而且还升了官。这下田甲可慌了,连夜跑掉了。韩安国当时下令,要田甲到他这里做官,不来的话就诛他九族。实在没办法,田甲只好硬着头皮去见韩安国。见面之后,韩安国并没有治罪于田甲,而是笑着说:“你的才能足以在我的手下为官了。”便对他重用。田甲感恩戴德,后来以死力回报韩安国。这就是宽容的魅力。

现代的中层领导,身处上级与下级的夹层之中,都难免遇到下属冲撞自己、对自己不敬的时候,这时学学韩安国,以宽容之心对待对方,给下属一条出路,既体现了自己的仁厚,更展现了自己作为领导的睿智;既不失领导的尊严,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你的下属则更会为你效犬马之劳。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你如何能让下属对你心服?没人服你,你的权力也就成了空头支票。

宽容不仅是中层领导的一种掌权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中层领导推动工作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但能够宽容却体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名领导的水平和威望如何,取决于他的品德和作风,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的中层领导,更容易得到拥护和爱戴。容人之短不易,容人之长更难。作为中层领导,要以博大的胸襟宽以待人。具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才能聆听到他人真实的想法,在真诚沟通中增进感情,形成良策,在平常的交流之中调动他人积极性,发挥他人聪明才智,让自己和上级领导的意志变成下属的自觉行动,共同挑起重担完成任务。

优秀中层领导的修养、气质和风度不是孤立的。宽容中更见理智,更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它化解了矛盾,安抚了人心,使自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宽容如同春风化雨,它不以权力树威信,而以气度和胸怀赢得人心,使中层领导的工作效率和效能得到最大的体现。这不仅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有助于解除下属的后顾之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卓越领导的智慧:宽容不仅是中层领导的一种掌权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中层领导推动工作有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但能够宽容却体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互相搭台才能共同起跳

在巨海品牌课程《总裁三项修炼》高级研修班中,我分享到:“合作才能大作!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就靠团队,靠合作。”对于中层领导而言,同事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怎样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和同级尤其是那些与你一样具有竞争力的同级友好相处呢?除了不能相互拆台以外,中层领导还应该明白:只有互相搭台,才能共同起跳。

高士杰和李明同时进入一家电力公司,在工作中他们不相上下。高士杰是电力公司总经理的亲属,而李明则是单枪匹马,两个人都同时成为部门负责人。李明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关系而表现消极,在工作中,他经常与高士杰相互协作,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高士杰也愿意和李明编在一组,学习一些自己相对较弱的技术知识。在完成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的安装过程中,李明和高士杰一起看图纸,安排工序,最后比预定工期提前了1/3,受到上级表彰。

但是有朋友劝李明,高士杰本来就有关系,现在你们又在同级竞争,你帮他的忙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升迁之路。李明却对朋友说:“首先,我佩服的是高士杰的能力和人品,他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全公司有多少人能够进行11万伏的带电作业?人家就是一个。第二,如果我自己没有水平,即使经理不会看重高士杰,我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第三,一旦高士杰升迁,我与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将来工作起来也顺手。”

果然不出李明所料,两个人因为配合得好,取得了很大成绩。上级也通过高士杰认识了李明,认为两个人的能力同样突出。在高士杰被提升为安装公司经理后,李明理所当然地成了副经理。但是高士杰明白,如果没有李明的帮忙,只靠自己是不会有这样的成绩的。于是不久后,他便通过关系,把李明调到另一部门担任正职。两个人在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工作做得更出色了。

可见,同级之间应当相互搭台,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齐心协力地工作。这样建立的关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所谓互相搭台、积极配合,就是既要有合作精神,又要有补台意识。这是对同级中层领导“行为”方面的要求,也是处理同级关系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在如何相互搭台方面,同级中层领导应当正确把握“集体利益”与“个人政绩”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个关系,才能真正做到积极配合和互相搭台。在积极配合的同时,还应强化补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补台措施。当同级有困难时,应当热情地帮一把;当同级有问题时,应当尽力地帮助解决一下;当同级出了差错时,应当主动地弥补一下。而不要视而不见、见而不帮、帮而不力,更不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欣赏”同级的困难、问题和差错。要明白,帮别人搭台,其实就是帮自己搭台,只有相互搭台,才能共同起跳。

当然,协助同级工作和给同级当下手是不一样的,协助同级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独到的见解,像跟屁虫一样人云亦云,也是不正确的,还可能让对方看不起自己。

卓越领导的智慧:同级之间应当相互搭台,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齐心协力地工作。这样建立的关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

学会委婉拒绝不合理请求

同级之间工作,难免会遇到别人的请求。如果这个请求与你的职务有关并且是你责无旁贷的,那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如果这个请求虽然与你的职务有关,却不合规定或不合情理,或者根本就与你的职务无关,那么你这个中层领导该怎么做呢?

身在职场的人,对于该拒绝的,就一定要拒绝。原则要坚持,处世时方法要灵活,对于不能接受的要求和一些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不要迁就,也不要犹豫,一定要摆明自己的态度,明确拒绝对方。需要注意的是拒绝的语气要委婉,方式要灵活,但态度一定要坚决。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使对方产生误会,仍抱有不现实的幻想,既耽误别人的事,又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拒绝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求你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如果你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表态的要求,首先不要烦躁,应沉着冷静,机智面对。对于无理的要求或挑衅性的提问,既可采取以主动出击的攻势,也可采取以防卫为主的守势。

比如,一位同事突然开口让你帮他做一份难度很高的工作。答应下来吧,可能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这也不符合公司的规定;拒绝吧,面子上实在抹不开,毕竟是多年的同事了,而且万一处理不好,还会伤了双方的关系。那么怎样才既不会得罪同事、又能把这不合理的请求拒绝掉呢?当然不能直接说:“不行,公司规定不能这样做!”这可能会让你们连朋友都没得做;也不能说:“我确实忙不过来。”因为这个理由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对方就要怀疑了。那么你应该怎样做呢?下面就是几种较为有效的办法:

(1)先倾听,再拒绝。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时,他们心中通常也会有某些困扰或担忧,担心你会不会马上拒绝,担心你会不会给他脸色看。因此,在你决定拒绝之前,首先要注意倾听他的诉说。比较好的办法是,请对方把处境与需要讲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帮他。接着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难处,如果换作是你,也一定会如此。

倾听能让同事先有被尊重的感觉,在你婉转表明自己拒绝的立场时,也能较好地避免伤害他的感情,或让人觉得你在应付。还可以让你清楚地界定对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内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的重点工作范围内。如果你仔细听了他的意见后,发现协助他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经验,这时候在兼顾工作的原则下,牺牲一点自己的休闲时间来协助对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倾听的另一个好处是,虽然你拒绝了他,却可以针对他的情况,建议如何得到适当的支援。如果能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替代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

(2)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他。

当你仔细倾听了同事的要求,并认为自己应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好比同样是药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药,就比较让人容易入口。同样,委婉地表达拒绝,比直接说“不”更让人容易接受。

例如,当同级的要求不合公司或部门规定时,你就要委婉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工作权限,并暗示他如果自己帮了这个忙,就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围,违反了公司的有关规定。在自己的工作已经排满而爱莫能助的前提下,要让他清楚自己工作的先后顺序,并暗示他如果帮他这个忙,会耽误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会对公司和自己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同级听你这么说,一定会知难而退,再想其他办法。

(3)事后做下缓和工作。

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地提出同样的要求。如果你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就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所以除了拒绝时提出替代建议外,隔一段时间你还要主动关心对方情况。

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外,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如果只是敷衍了事,对方都会看得到的。这会使人觉得你不是个诚恳的人,因此对同级间的关系伤害更大。但是,只要你是真心地说“不”,对方一定会体谅你的苦衷。

此外,中层领导在委婉拒绝同级时,必须指出拒绝的理由。指出真诚的并且符合逻辑的拒绝的理由最好,有助于维持原有的关系。如果你觉得理由不够充分,也可以直接拒绝而不说明理由,但是千万不可编造理由,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当你说明理由后,对方试图反驳,你千万不可与之争辩,只要重申拒绝就行了。争辩会把理性转化为感性,很可能破坏你们的关系。

总之,成功拒绝的关键在于:拒绝前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

卓越领导的智慧:原则要坚持,处世时方法要灵活,对于不能接受的要求和一些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不要迁就,也不要犹豫,一定要摆明自己的态度,明确拒绝对方。

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

在巨海品牌课程《总裁三项修炼》高级研修班中,我分享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在今天的社会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同事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就工作而言是一种协作关系,就个人利益而言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就如同人的手心手背一样,是一体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所以,融洽的关系背后常常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事尤其如此。

“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手”更被视为同事关系的真经,让同事之间处处提防、时时警惕。更有甚者,把同事的不幸当成是自己的胜利。实际上,这是非常不聪明的做法,同事之间相互拆台对谁都不好。失去同事的合作,是做不成事情的。中层领导获得晋升需要同级的支持和帮助,同级也一样有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获得同级支持和帮助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帮助同级。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需要的满足是相互的,人际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经常帮助同级,才能在自己危急的时候不至于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就是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这样,在你工作遇到麻烦的时候,在你晋升途中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对你伸出援手。

卢梭说:“天底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影响别人,就是想到别人的需要,然后热情地帮助别人,满足他们的需要。”可盈在一家企业从事文秘工作。

最近领导出席一个重要场合需要一篇发言稿,领导点名要可盈的同事老王写,并要求两天内交上来。老王是单位的老笔杆子了,写篇发言稿应该没问题,但这两天他老伴因患病住院,家里没人护理。眼看老同事分身乏术而发愁,可盈就主动把任务揽了过来。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可盈费尽心思写好了发言稿,第二天拿给老王把关。接过材料,老王一看写得不错,只是个别地方用词不妥,他稍加改动,然后赶紧送到经理室。果然,领导也赞赏有加,看到领导满意,诚实的老王也如实汇报了情况。领导听完连发感慨,一是不知老王家里情况,没有体谅老同事辛苦;二是表扬可盈,主动请缨帮助他人,后生可畏。

事后,可盈一脸感触地说:“当初真没想到领导会因此表扬她,毕竟只是想帮助同事而已。”不过这件事情也给了她一个启示:帮助同事,不仅可以赢得同事的尊重,还有可能得到领导的器重,因为你在帮助同事的同时,也向领导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当然,帮助同级也不能勉强,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去帮助他。实际上,中层领导同级之间的工作总是相互关联的,正如一台机器上的各个齿轮,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如果其中一个齿轮出现了问题,便会影响到其他齿轮的正常运转。只有保证各个齿轮的正常运转,整台机器才不会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