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8680200000033

第33章 练达人生的心理智慧——帮你战胜生活中的一切挑战(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要拥有为人处世的心理智慧。有智慧,才能应对一切挑战;有智慧才能融通人际关系;有智慧,才能在稳健中不断进步。人的心理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们要学会将它挖掘出来,为自己所用。

美国加州有一位叫荷信的女商人,生意做得不是很顺。所以,当她要去看望一位刚刚怀孕的女朋友时,没有钱买珍贵的礼物,就决定自己动手给朋友做个小礼物。

她找出一根给金鱼换水时用的吸水管,在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漏斗及一个喷漆工人用的防护口罩,还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母子通话器”。尽管这个礼物很简陋,但是主人很高兴,甚至还真的用它来跟胎儿谈话,大伙儿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荷信在兴奋之余,出于商人的敏感,她嗅到了商机。于是,很快咨询了心理学家,并从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理论支持:如果母亲在婴儿未出世前,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与胎儿谈话,有利于培养孩子出生后的自信心,并增强其学习能力。荷信更加兴奋了,她开始集资办厂,正式制造“母子通话器”,并为产品申请了专利。产品上市后,大受欢迎。当然,荷信从此也跨入了富翁的行列。

荷信之所以发财,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因此说她是侥幸成功也是不对的。显然,她还是个有心人。所谓有心人与无心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心理品质是不同的。具体说来,有心人的哪些心理品质是无心人所欠缺的呢?

有心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美国着名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年轻的时候是个地道的穷光蛋。他携妻一起闯荡社会,为了生计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卖鸡蛋。结果他发现,每次妻子卖出的鸡蛋要比自己所卖的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即使注意到,也不会介意。但是,这个问题却引起摩根的好奇心,于是他认真地思考试图找出原因。后来终于发现当自己卖鸡蛋时,因为自己的手又宽又大,使鸡蛋显得有些小,于是顾客嫌小而买得少;但是同样一个鸡蛋,放在他妻子纤细的小手里,在顾客的视觉上就感觉大些。因此就会卖得很多。正是因为摩根这样的有心,所以才能抓住机会,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

有心人都富有探索精神。从常规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某些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而有些事物之间则没有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有心人,会突破常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挖掘出极富商业价值的“金矿”。例如,日本东京一家咖啡店的老板,用红色杯子盛咖啡来卖,既减少了咖啡用量,又给顾客留了好印象。这是因为他曾做过实验:给三十多个朋友四杯浓度相同的咖啡,但杯子的颜色不同,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让他们评价咖啡的浓度。结果发现,红色杯子装的咖啡看起来最浓。

有心人大多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不会拘泥于现状,善于突破常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40多年前,专家们无法解决方糖包装防潮的问题,而一个叫凯卢萨的普通工人却解决了,因为他想:“方糖的潮湿问题是由于密封,何不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在包装上开了个小孔,方糖不再发潮,凯卢萨申请了专利并赚得了100万美金。他之所以能够创造财富,就在于他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心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如果他们没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那么也是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比自己成功,慨叹自己的不幸,其实只要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学习和应用心理智慧,做个聪明的有心人,你一样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不是教你诈

机会有时并不直接使人获益,还需要再加工,也就是说,它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财富自来。做个有心人,才会抓住拥有成功的机会。

乔治·索罗斯是资本领域里的“金融奇才”、“资本的舵手”,也有人说他是“金融杀手”,因为他曾打败了英格兰银行。

1992年,他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量抛空英镑,购买马克,使英镑对马克的汇率降至联系汇率的下限。当索罗斯听到英格兰银行准备动用120亿美元买进英镑后,豪气地说:“我正准备抛空这个数量。”他发动了历史上第一个投机资金挑战欧洲货币汇率的战争,与英格兰银行进行了一场世纪豪赌。

在市场的巨大抛压下,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两次提高利率,但英镑仍是一再下跌直至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而索罗斯所建的“量子基金”却从中获利20多亿美元,他的个人收入达6.5亿美元。

冒险曾一度被当作危险的东西,是一种莽撞的行为,是在赌运气,即使成功也是侥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要做成事情,不可能完全不冒险,因为风险是与机遇相伴而生的,太过保守很可能就错失了良机。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伯格哈特·安德烈斯认为,影响人的性格的因素除了目前心理学界所认为的:敏感性、交际能力、自控能力、开放性、对他人的关爱,还应包括冒险精神。在他看来,冒险精神不等于莽撞。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在行动时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愿意承担责任。这种性格的人常常会问自己:“我是否已做好准备,在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承担领导责任。

”一旦得到肯定的回答就会义无反顾地采取行动。

与单纯的“外向型”的人相比,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更倾向于独自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并为达到最终目标承受重大的挫折和打击。

冒险与赌运气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成功的人,在做出种种冒险行为之时,也是经过思考的,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

索罗斯之所以敢与英格兰银行进行那样一场世纪豪赌,是因为他已经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进行了一系列精确的分析:索罗斯敏锐地意识到,在1989年11月柏林墙崩溃、东西德统一后,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无法再继续维持。因为统一使德国经济发展远超其他欧洲邻国,而欧洲的货币汇率机制的存在前提是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当时英国的经济不景气,利率已经很高,而提高英镑利率来支撑英镑币值会使英国经济更糟。所以英国要求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减轻国际汇价对英镑的压力。而统一的德国为了重建东德,经济过热,开支过高,只得维持高达10%的年利率来降温。所以就拒绝了英国,矛盾由此激化。于是,索罗斯抓住机会,奋力一搏。

可见,冒险是一种在理性分析之后,所做出的大胆抉择,它建构在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上,拥有这样的心理品质,则可以从动机冲突中迅速解脱。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由此导致相互抵触的动机,会引起主体的内心矛盾。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深知事情的两面性,不苛求十全十美,而是根据分析迅速选择,尽快从冲突中脱身。

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做出具有冒险意味的决策指示,就对可能出现的失败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正是这种心理准备使他们在失败来临时,不会惊慌失措,更不会放弃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冒险尝试。

冒险不等于赌博,富于冒险精神的人,绝不蛮干,而是有真知灼见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深邃的目光,使他们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可能性。而正是因为如此,冒险比赌博更理性,更可能获得成功。

不是教你诈

冒险是这样一种东西:你必须经过努力,并且有可能得到,而且那东西值得你得到。冒险不是冒进,否则就会成为盲目的赌博。我们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

挪威有一个紧靠着大海的小镇,人们以捕鱼为生。那里的沙丁鱼很有名,味道很是鲜美。但是,每次出海归来时,沙丁鱼已经死的死,烂的烂,口感也就差多了。人们想尽招术,沙丁鱼存活率还是很少。

有一天,一位老渔民照例准备出海打渔。出发前,可爱的小孙子嚷着要吃沙丁鱼。忙碌了几日,老渔民捕获了不少的鱼,当然少不了孙子点名要的沙丁鱼。为了保证鱼的新鲜,他驾船火速返航。可刚才到半路,沙丁鱼便不鲜活了,一动不动地待在水中。

老渔民只得挑出那些死去的鱼扔掉。他看见一条鲶鱼在水面漂浮,像是快死了,就捞起来打算扔掉。不料鱼儿挣脱他的手掌,掉进了装着沙丁鱼的鱼舱。

老渔民懒得再答理它,继续返航。到家后却发现:那些沙丁鱼竟然都是活蹦乱跳的!原来是鲶鱼救了沙丁鱼。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鲶鱼效应普遍存在着。这主要来源于安全感及危机感——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沙丁鱼与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强的安全感,在长期的返航过程中,生性安静不爱动的它们,最终窒息而死。而鲶鱼这个“异己分子”的到来,使它们有了危机感,因紧张而加速游动,水于是活了起来,鱼儿自然也就死不了了。

所谓安全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保有的一种稳定的、安全的感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求处在生理需求之后,位于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前,它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如果连安全感都没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更遥远了。还会导致个体的心理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如惊慌、困惑、失落、紧张、压抑、郁闷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在工作的人怕在金融危机中被裁员;没有房子的人怕后半辈子居无定所,有了房子的人苦于成为“房奴”,怕还不起房贷;没结婚的怕找不到伴侣,结了婚的怕婚姻不长久??我们都想拥有安全感。

然而,只有安全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够的。

首先,只要安全感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谁都无法将自身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会让我们充满危机。

其次,只要安全感是不够的。就像故事中的沙丁鱼,在安全的环境中反而会渐渐地失去生机。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需要适度的危机感。我国古人也经常强调“居安思危”,居安思危能让人不敢懈怠,贪图安逸,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完善自我,精益求精,保持活力与斗志,使自己可以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对于组织的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来说,利用鲶鱼效应,人为地为成员们制造些危机感,可增强组织的生命力。例如,日本三泽之家公司总裁三泽千代治故意经常从外面聘用一些头脑聪明、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组成公司的主力军,甚至包括常务董事一级的重量级人物。这样一来,公司上下都有一种危机感,担心会失去手中的饭碗,因而工作时格外卖力。三泽千代治解释说:“其实人也是一样。由于人员长期固定,公司缺少新鲜感和竞争力,大多数员工容易产生惰性。外来人员加入公司,可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与危机环境,企业也就跟着有活力了。”

总而言之,心理上既有安全感,又有危机感,才能让人更加积极地生活,积极地与人相处,取得事业的成功。

不是教你诈

既有安全感,又有危机感,使人既不会因过度焦虑、紧张导致心理压力,又不会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厌倦、疲劳。这样才能使生命处于一个平衡而积极的状态,帮助我们有所进步。

A和B是一对好朋友,但在相处时会出现这种情况:A不喜欢两个人整天“黏”在一起,觉得没有一点私人空间,有点烦,也有点累;而B觉得好朋友就该是“如影随形”,疏远则是“友情破裂”的前兆。

其实,A和B彼此心里都很在乎对方,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如此矛盾:一个总想和对方亲近,多说说心里话;另一个却总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两人都感觉挺别扭的。心里都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是因为两人的心理距离不同导致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又被称为“心理气泡”。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在经过80人次的实验之后发现:在一个只有两名读者的大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而坐。被试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般会默默地找另外一个座位坐下,以远离挨近自己的陌生人。而有些人则会直接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但心理气泡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大有小,甚至可以调节。

心理气泡该大些还是小些,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或内向型的人,其心理气泡较大。而外向型的人,或依赖性强的人,其心理气泡较小。

交往双方的关系与心理气泡的大小也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其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四种距离:(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即“亲密无间”,双方的距离可在15厘米以内,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46-76厘米之间,最远距离为76-122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3)社交距离。这用于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用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其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此外,交往双方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具体的交际情境都会决定心理气泡的大小。例如,北美人的“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仅限于心灵,因此,在交往时,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进而步步逼近;而北美人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却会连连后退。

有权力、地位高的人的心理气泡较大。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

情境不同,心理气泡的大小也不同。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自我空间很小,只得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维护心理气泡。

了解影响人们的心理气泡大小的因素,有利于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反过来,通过心理气泡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