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件款式、质地差不多的衬衣,在普通的商场只买几十元,而在一些高档商场,却能够卖到几百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买。标价9999元的眼镜架,6666万元的纪念表,158万元的钢琴,10万元的花瓶,800元一斤的牛肉,100元一盒的香烟,50元一瓶的矿泉水,99元一碗的面条,5万元一部的手机,1000万元一辆的汽车。这些可谓是“天价”商品,在市场上异常走俏,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想买还要提前预定,甚至还有需要提前半年预定的,最过分的是,即便是提前预定了也不保证一定能买到现货。
照理说,人们都渴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难道那些消费者真的相信是“物有所值”吗?或者,他们是被钱“烧”迷糊了?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而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由追求数量、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导致人们出现了这样的认知:价格越高,东西越好。价格高的商品意味着权势、地位、荣誉和成功,而购买价格高的商品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能给人“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使购买者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也正因为如此,商家在做广告时,会用“贵得有‘理’”这样的说法,暗示自己的昂贵商品代表着“高品质”的生活。目前,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方式已经扩散到并不富裕的人群,甚至这一人群对昂贵的商品更为热衷,因为他们更急于摆脱“贫困”的标签,借昂贵的物质消费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
不是教你诈
不可否认,凡勃伦效应在现今社会中是越来越盛行。此时,作为消费者一定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科学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要为了摆阔或者是要面子而掉入商家设置的陷阱。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一个人要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出发时发现丢了一张价值200元的电话卡,虽然很心疼,但并没有影响他去听音乐会,而如果这个人把提前购买的200元音乐会门票弄丢了,他则不愿意再次买票去听了,这是为什么呢?
丢了电话卡,损失了200元钱,而丢了音乐会的门票也是损失了200元钱,同样是损失200元钱,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但为什么丢了电话卡后仍旧去听音乐会,而丢了音乐会门票之后就不再去听了呢?
之所以前后两种情况,人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因此,在音乐会的账户里,其支出仅仅是200元,并不会因为丢失了电话卡使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仍然会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已经丢了的音乐会的门票,和需要再买的音乐会门票却都被人们归入到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如果要听这场音乐会,就要花400元才行,这样人们当然觉得很不划算,而因此放弃。
这种相同的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同反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把不同来路的钱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比如,同样是100万,而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据不同的来路建立了不同的账户,因此辛勤劳动换来的100万和中彩票或者捡来的100万是不一样的。
因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花起来肯定会很谨慎,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能省则省;意外之财反正是白得的,没了就没了,花起来也很随便,因此可能就会毫无顾忌地请客吃饭,买各种高昂的奢侈品,很快就会挥霍一空。
美国行为科学家查德·赛勒曾经说过:“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因为我们会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不同的账户。”的确,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建立若干个心理账户,管理着不同来路的钱,对其进行着不同的预算和支出,并影响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李女士最近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款标价为1999元的化妆品,犹豫了好长时间,她还是不舍得买,觉得实在是太奢侈了。但是过生日的时候,当她的丈夫把这套化妆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时候,她还是非常开心。
尽管李女士知道她买和她丈夫买用的都是这个家庭的钱。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心理感觉就会不同?心理学家认为,李女士如果自己花钱去购买1999元的化妆品,则属于生活开支,还是有点奢侈;而丈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则属于情感开支,众所周知,情感是无价的。因此,人们为何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购买昂贵的礼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对于普通人来讲,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他们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完从其他途径而非自己辛苦劳动所挣来的钱,比如说奖金、礼金或者中彩票得来的百万大奖;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会非常在乎退休金、养老金、定期存款等,对这些也往往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
因此,如何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影响,对我们的日常消费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根据用途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的账户,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因钱的来源不同而区别对待的念头。同时,这些账户建立得越清晰,执行得越严格,我们就越不会没有节制地、不加计划地乱花钱。
不是教你诈
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要想有效地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影响,一定要学会“把一分钱永远只当一分钱”,对各种来源的钱要一视同仁,不管是挣来的,还是意外得来的,都要对其进行合理消费。
地铁上,一位陌生的老人紧挨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坐着,女孩儿满面愁容,眼睛肿肿的,一看就是哭过的样子。老人和蔼地问她说:“孩子,怎么了,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吗?”女孩儿看着老人,未语泪先流,然后长吁短叹地向老人倾诉。
原来,女孩儿在单位遭到别人的恶意攻击,导致工作上出现了很大的失误,差点被老板开除;更让人难受的是,男朋友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分手;而她的家人和朋友都不在身边,她想找个人倾诉都没有机会。她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了一点希望,只能等待一个茫茫然的未来,沮丧的时候,她甚至没有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女孩儿讲着哭着,很久之后,她似乎把心里的苦闷全都倒了出来。慢慢地,她难受的表情开始缓和下来,眼泪也消失了。老人这时拍了拍她的肩膀,问她说:“孩子,好点没有啊?”
女孩儿给了他一个笑容,然后笑着说:“真奇怪啊,在向你倾诉之前,我觉得自己简直要崩溃了。可是给你说了之后,我觉得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我现在就轻易地失去了生命,实在不值得。”
事实上,很多人都喜欢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烦闷和苦恼。哈佛大学梅奥说:“当人们受到关注,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时,学习和交往的频率就会大大增加。”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称为“宣泄效应”。
的确,在这个社会上,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是只知道挣钱的机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成员。从某种意义上来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都希望被人理解。所以,一旦遇到苦恼和烦心的事情,就渴望通过倾诉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压力,获得理解和支持。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倾诉,这不仅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种情感的依恋。
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十分优越,但是情绪压抑得太久了就会使人从心灵深处与外界隔绝,沮丧、忧郁、苦闷。这种负面情绪一旦控制不住,打破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态的行为,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但如果情绪压抑者能够合理地进行倾诉,则会避免种种不良后果。
目前,有很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美国和法国的心理学家甚至设计了“出气中心”,在“出气中心”,情绪压抑者或者是在生活中受了委屈的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里面进行发泄。还有一些心理医生,他们也经常采用情绪发泄法来治疗某类病人,也就是让许多病人坐在一起,毫无顾忌地向彼此吐苦水,发怨气。事实证明,这一疗法是极为有效的。如今,一些网站上也有专门的“发泄中心”,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倾诉各式各样苦恼的文字。
而在巴黎,据粗略统计,已经有近百个运动消气中心,其主办人是一些心理专家。在这些运动消气中心里,一般都有专门的教练,他们首先会开导这些情绪沮丧者,然后再指导他们大喊大叫、打枕头、拧毛巾、跺地板、捶沙发、撕废纸等。实际上,这是一套“消气操”。通过这种发泄、吐口水的方式,很多人抑郁的情绪得以调节,变得健康快乐起来,与此同时,工作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不是教你诈
霍桑效应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什么不愉快或者让你情绪低落的事情,一定不要憋在心里,要适度地向家人、朋友,哪怕是一个陌生人进行倾诉。如此,压抑、沮丧的情绪便会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