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8680200000015

第15章 影响广泛的心理定律——成败只在于心灵的一次抉择(1)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形成很多的心理固定模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这些心理定律。而这些心理定律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关键是看我们在一些心灵的抉择面前能否正确而理智地分析状况,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以及如何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而将其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关于松毛虫的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然后在花盆中撒下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看看松毛虫会不会去吃。但是,一连七天七夜,没有一只松毛虫吃到松叶。

它们只是一只接一只不停地绕着花盆边缘爬行,直到饥饿劳累而死。

为什么松毛虫直至饿死,也没有一只离开“队伍”出来吃松叶呢?这体现的就是一种盲从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说话做事时,其实也有这样的倾向,难免会失去自己的主见,而盲目地跟从别人。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十分普遍,我们总是讲“少数要服从多数”,自己总要站在人多的一边,因为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一种事物,选择的人越多,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它是对的,它是好的,起码它是安全的,即使是受伤害,受损失,也不仅仅自己一个人遭受损失。这样,自己在群体中总是可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但是盲目地随大流其实并不好。

很多时候,人多并不代表正确和安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的往往是有多少人坚持某一条意见,而忽略了意见本身是否正确。只是觉得人数多代表了一种说服力,自己也被轻易说服,盲目地参与进去,而不敢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甚至根本就失去主张,完全跟从别人去做。

这样,就像羊群一样。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总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很容易使自己陷入骗局或者遭受失败。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别人,相信别人,而要有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能不入俗流,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如果总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而全然不去思考这样做是对是错,往往会使自己遭受损失。例如,人们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因此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被束缚住,谁别不敢做“出头鸟”,谁也不敢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结果导致自身创造力的丧失,使整体也都趋于平庸。这体现了从众心理的一种消极的束缚力。

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生活中有很多不知正确与否的盲从现象,见别人炒股赚了钱,自己也就去买股票;见别人搞网络发了财,就也学着搞网络。当你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以后,却会很不幸地伤痕遍体地跌落下来。与此类似的,“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大家都赌钱,我为什么不赌呢?”“大家都贪污,我为什么不贪污呢?”??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在言行上为自己找到了依据,却不管这样做正确与否,结果造成了整个群体的错误和混乱。由此可见盲目跟风的害处。

从众心理谁都有,但是我们在从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对象,分清楚真伪,学会在火爆的场面下保持冷静,学会在别人的煽动下有自己的主见,学会判断现象或事件的正确与否,才能使我们更加清醒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是教你诈

随大流也要选择有价值的大流,而不能盲目跟从,不思考事件的本身正确与否,看见人多就去扎堆儿,这样的行为是不理智的,只有善于坚持自我,有自己的主见,才不会胡乱跟风,使自己遭受损失。

从前,有一个十分吝啬的财主。一天,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来到了他家门前,请求财主施舍一顿饭给他吃。财主哪里愿意,他对乞丐说:“你滚吧,休想从我这里骗走任何东西!”

乞丐见财主如此吝啬,只好说:“既然你不愿意赏我饭吃,那让我进屋烤烤火怎么样?刚才下雨把我的衣服淋湿了。再说,借你的火用一下,你又没有任何损失。”财主想想也是,于是就让他进门烤火。

乞丐边烤着自己的衣服,边对财主说:“饿了好几天,肚子咕咕叫,你借我一个铁锅可以吗,我想煮石头汤喝。”财主很奇怪:“石头也能煮汤喝?”乞丐说:“当然可以,不信我演示给你看。”财主就叫人拿来了铁锅,于是,乞丐在炉子上架起了铁锅,从路上捡了一块石头洗干净以后,放在锅里烧水煮了起来。煮了一会儿,乞丐尝了尝锅里的水,说:“味道不错,要是加点青菜就好了。”财主叫人拿来青菜。汤快烧开了,乞丐又尝了尝,说道:“要是加上一点盐和调料,那味道就更好了。”财主立即叫人拿来一些盐、葱和香菜,还顺便让仆人收拾了一些碎肉末放在了汤里。结果,乞丐成功地从财主那里弄了一锅汤,痛痛快快地喝了个饱。

如果乞丐只是靠自己的乞求,是不可能得到美味可口的汤喝的,但是乞丐却想出了煮“煮石头汤”的绝妙主意,先是得到了锅,然后是青菜、盐和调料。他得寸而进尺,一再让财主满足自己的要求,其实他所利用的就是一种“登门槛”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上,“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微不足道的小要求之后,往往会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就能够顺利地登到高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变化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给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并不会给自己造成大的损失,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又发生作用了。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去说服那里的住户同意在房前竖立一块写着“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两个助手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住户提出这个要求,结果却遭到很多住户的拒绝,接受他们要求的人仅仅只有17%。而当这两个助手到第二个居民区的时候,首先是请求这里的住户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到的小要求,几乎他们拜访的所有住户都在请愿书上签下了字。于是在几周以后,他们又一次来到第二居民区,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立标语牌的要求,结果,这次却有55%的居民接受了这个要求。

同样都是竖立标语牌的要求,在两个居民区实验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当居民在赞成安全行驶请愿书上签字的小要求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只能也同意接下来这个大一点的要求。

先跨进门槛,再慢慢图发展,运用这个方法往往能够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这种心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化拒绝为接受。

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的要求,在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不是教你诈

如何去跨过人们的心理“门槛”,就要看你说话做事的方式方法了。善于利用“登门槛”的心理效应,先小后大,则可以逐步地让对方接受你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把好自己的“门槛”,该拒绝时拒绝,别被别人欺骗。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左右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试验者才会察觉出重量有差距。如果让他右手举着600克的砝码,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他才能感觉到重了。再加重,还是一样,当右手举的砝码越重,左手上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定律,叫做“贝勃定律”。贝勃定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只有施加更大的刺激,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感觉。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从生活中发现“贝勃定律”的具体体现。比如,一份报纸一直卖1元钱,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即使一份报纸卖到1.1元钱,人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如果原本1元钱的报纸突然变成了10元一份,人们就会感到“怎么这么贵”,真是无法接受;而一台原价为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涨了50元,人们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说明能否产生强烈的效果,与人们原来所接受的心理刺激有密切关系。如果原来一份报纸卖9元,涨到10元,人们也不会觉得无法接受,如果原价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涨了2000元,人们就会感到刺激很大,无法接受。

所以,心理先后接受的刺激度的差距决定其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有对比,有落差,才会产生强烈的效应。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周围的人都与你的生活条件差不多,你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觉得自己很满足;如果你身边的人一个胜一个地比你富有和成功,你就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好。相反,如果你到了贫困地区,看到很多人生活得都很艰苦,你就会产生优越感,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自己的母亲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后赌气离开了家。女孩在外逛了一天,肚子很饿,于是她来到一个面摊儿,想要吃一碗面,但是却发现自己忘记带钱了。面摊儿老板很好心,免费给女孩煮了一碗面。女孩十分感动,对面摊儿老板说:“我们不认识,你对我都这么好。可是我妈妈,却对我那么绝情??”说着就哽咽着哭了。

面摊儿老板看着女孩说:“你这小姑娘,我仅仅是给你煮一碗面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帮你做了十几年的饭,难道你就不应该更感激她吗?”女孩听到面摊儿老板说的话,整个人一下子就愣在那里了!她心里想:是啊,妈妈辛辛苦苦地养育我那么多年,我非但不感激她,还因为小事和她吵架,真是不应该啊!

女孩后悔了,知道自己错了。于是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去。快要到家的时候,女孩远远就望见了疲惫而焦急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妈妈终于看到了女孩,对她没有一丝的责怪,而是忙喊:“饭早就做好了,快回去!看你冻的!”此时,女孩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相比而言,陌生人自然没有亲人和朋友对自己好,但是我们在“贝勃定律”的影响下,却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错觉。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而对于亲友的帮助,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而不能凭感觉论事,误会或者伤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不是教你诈

很多时候,贝勃定律会操控我们的感觉,使我们对事物产生错觉,分不清“真小人”和“伪君子”,甚至会错怪好人,轻易相信坏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性地分析事实,不能随意凭感觉论事。

有一个小男孩,他家里很贫穷,最后只好到街上去乞讨,求路人的施舍。但是,很奇怪的是,当一个路人拿出1美元和10美元让他选择的时候,小男孩只拿了1美元,不拿10美元。起初人们以为小男孩是因为心地善良,而不好意思接受人家更多的钱。但是,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的时候,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于是,人们开始判定这个小男孩是个傻子,不懂得钱的大小。结果,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拿1美元和10美元放在小男孩面前,让他选择,小男孩始终不拿10美元,只拿1美元。于是,不断地有人来试,小男孩可以不断地得到一个又一个1美元。

为什么小男孩不拿10美元,只拿1美元呢?难道他真的是傻子吗?当然不是,小男孩不仅不傻,还十分聪明,他正是利用这种方法,使人们不断地试探他,使他获得更多的1美元,最后可以获得很多的钱。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拿了路人10美元的话,就跟其他乞丐一样了,路人也就不会故意拿钱来给自己选择了。小男孩正是把握住了人们的“好奇心”,故意只拿1美元,来吸引路人的注意和尝试。同时,小男孩还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重复博弈,如果他选择拿10美元,就不会吸引人们,因此他选择放弃了短期的10美元收益,而获得了一个长期而源源不断1美元的利益。

那么,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学诡计呢?那就是在重复的心理博弈中,我们要学会创新,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创造吸引力,做长远的打算,而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而重蹈别人的“覆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走别人走过的路,觉得这样稳妥、安全。但是在重复的博弈中,总是一样的套路,一样的模式,人们失去新鲜感,甚至产生厌倦,而学会创新,学会用新的模式来代替它,才能产生更大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短期的和长远的利益对比,选择长远的利益。就好比乞讨的小男孩一样,一次要1美元,就可以获得100次,或者1?000次这样的机会,甚至更多;而每次都拿10美元的话,则可能只获得几次,这样的话,前者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一家新开的餐馆,虽然装修豪华,但因为周边的同类餐厅很多,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没过多久,就陷入困境,面临倒闭。但是餐馆经理突发奇想,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模式,却使餐馆迅速地起死回生,甚至生意变得格外红火。

经理简单地把餐馆重新装修了一下之后,把餐馆名字改成了“选择餐馆”,代表餐馆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您选择”,顾客进了餐馆可以先选择专门为自己服务的服务员,可以随意选择包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特制餐具,可以选择厨师,可以选择进厨房亲自掌勺做菜,而且到最后用餐结束之后,还可以自己选择付费,自己觉得这顿饭值多少就支付多少。这种奇特新颖的模式招来了许多有好奇心、有个性的吃客。

付费的选择,可能会使有的顾客钻空子少给钱,但是经理却认为,一般那些善于选择的顾客都是好奇心很重的顾客,也是很要面子的人,即使你让他自己选择付钱,他也是不会斤斤计较的,大多数是合情合理的,而且餐馆的一切费用都是公开、透明的,顾客也不会故意耍无赖不付钱。因为抓住了顾客的心理,因为模式的新颖奇特,这家餐馆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或者与人交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心理,利用别人的好奇心,增加自身的吸引力,选择长远的利益,不贪图一时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