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谋事的学问
8679200000012

第12章 下卷·三国神谋四十道(5)

22放虎归山有妙用

当山上有两害:熊与虎时,猎人不能轻易杀虎或杀熊,应该想办法让熊与虎斗,等一兽死而一兽伤时猎人再前去,问题就简单多了。诸葛亮借关羽之手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意在使近邻孙权继续被远敌曹操牵制,刘备一方好从中取便。

在赤壁之战的尾声中,诸葛亮算准曹操吃了败仗,要从华容道逃走,因此故意安排关羽把守华容道。须知关羽与曹操是何等关系!曹操对关羽曾有知遇之恩,当初十七路诸侯会盟伐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是曹操不顾关羽身份低微,力保关羽上场,才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精彩一幕。后来关羽随刘备打曹操失败了被俘,曹操对关羽又有不杀之恩,并待之为朋友,封官送银,又送来赤兔宝马。曹操待关羽是真心的,完全是当朋友看,关羽如果不是先就跟了刘备,一定会跟曹操。但既然跟了刘备,以关羽的气节,当然也不可能再背叛刘备跟曹操。话虽如此,在关羽心中,依然对曹操有很深感情。这次诸葛亮不安排他人,偏安排关羽在华容道口截杀曹操,已算准关羽会放曹操过关。果然,关羽与曹操相逢于华容道,见不得曹操哭求(这是曹操唯一一次求人),心一软就把曹操放走了。

没到杀虎时,且放虎归山。

这次诸葛亮故意安排关羽放走曹操,并非是败招,而是又一招胜棋。其作用在于:

一、示恩于曹操,告诫曹操必须有所收敛。这一招起了很好作用,曹操不久为报赤壁之仇又卷土重来,但基本上都只针对孙权,没怎么针对刘备,可见曹操还是个懂得报恩的人。

二、威慑曹操。本来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主要败于东吴之手,但因为刘备一方把守了最后几道关口,在陆地上狠狠地教训了曹军,差点要了曹操老命,这样曹操就产生了错觉以为刘备比孙权还厉害。这一招后来起了大作用,有了这次巨大威慑,曹操极端害怕刘备与诸葛亮,以后基本上逢刘必败。

三、放债于关羽。关羽放走了曹操,对刘备无法交代,诸葛亮以事先立了军令状为由,要斩关羽。经多方求情,暂免一死。实际上诸葛亮这次没杀关羽是在放债,果然从此关羽打仗就更卖力了,并且杀起曹操的人来不再手软,擒于禁,斩庞德,十分心狠手辣。

四、借放走曹操牵制孙权。赤壁之战后刘备迅速壮大,但孙权一方根基太稳,兵马众多,如果在这个时候曹操死了,让刘备直接就与孙权决战,那将是很难打的,鹿死谁手不由自家说了算。

从一次大战到下一次大战,由弱变强的一方必须赢得充足时间充分发展,决不能轻易连发,上次大战还没完全结束就打下次大战,那样极危险,所以诸葛亮明智地放走曹操,意在使曹操继续与孙权火并,自己一方好继续在一旁壮大。

果然从那以后,曹操与孙权一直大打出手,从而为刘备在另一边打下益州创造了客观条件。

山上有老虎,又有熊,猎人要是同时杀虎与杀熊,将被双兽吞噬。不如放虎归山,让虎与熊斗,然后猎人去剿杀胜者。

23世上没有不能降服的烈马

野火之烈可以用暴雨来降服,烈马之烈却不能用暴力来降服,只有给它野草吃,给它清泉喝,它才会缓缓安静下来,最终被降服。马超就是一匹烈马,他父亲马腾被曹操害死后便一心想报仇,仇没报成,人先疯狂了。诸葛亮给马超指明了一条唯一可以报仇的路,那就是跟随刘备。马超感其好意,欣然来降。

诸葛亮在庞统死后,马上赶到刘备身边,继续向成都进发。益州之主刘璋向汉中诸侯张鲁求援,这时马超新被曹操打败投降在了张鲁处,张鲁便命马超去敌刘备。刘备命张飞战马超,二人打成平手,刘备行军受阻。诸葛亮因见刘备爱才,想要马超归降,于是离间马超与张鲁。张鲁本来就怕马超功高盖主,当下犹豫不决,马超也感进退两难。诸葛亮在这节骨眼上派说客李恢前往游说马超来降,以利害关系动之以理。马超一直苦于未逢明主,不能杀曹操为父报仇,这时被李恢点醒,又因刘备刚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何等不凡,马超拈量再三,顿觉报仇有望,于是投降了刘备。

烈马不受缰笼控制,但不可能拒绝清泉野草的诱惑。

马超长相英武,为人坚毅顽强,在父亲死后一直不放弃报仇,虽败不屈。马超武艺高强,不减吕布之勇,打仗时喜欢身穿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人称“锦马超”如此英雄人物刘备一见就很喜欢。

从辈分上看,刘备曾与马超的父亲马腾是朋友,而且不是一般的朋友,当初都曾参与国舅董承发起的讨曹行动。那次行动因条件不成熟最终流产,但刘备与马腾的这份交情是在的。刘备是马超的世叔。

诸葛亮一方面善于打恶仗,打大战,一方面又善于以柔克刚,这次见马超能与张飞杀成平手,果然不凡,于是定计招降了马超。以下三大原因决定了马超不可能不降刘备:

一、刘备刚打赢曹操,而马超刚被曹操打败,并与曹操有杀父之仇,马超想要战胜曹操,就必须依附刘备或孙权,而孙权太远,刘备却近在眼前。

二、刘备乃仁君也,又能识才,对手下大将向来重用,马超自思即使刘备不能待他如关羽张飞,也不会亚于赵云,事实也是如此。马超毕竟还没能达到他父亲马腾当初的级别,能独当一面为一方诸侯,所以他一直苦于未逢明主,而无疑刘备就是明主,是马超依靠的最佳人选与唯一人选。与刘备比,张鲁简单不是个东西,连他马超也不识。

三、刘备与马超之父马腾曾是好友,二人可以攀上关系。

如果仅有第三条,仍然不会使马超降刘备。正因为前面两条使马超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与美好的前景,果断地跟随了刘备打天下。

马超的眼光是对的,自那以后,马超协同刘备多次打败曹操。曹操死在了刘备与马超之前,客观地讲,刘备也帮马超报了杀父之仇。

马超以赫赫战功列身于刘备五虎大将之中,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并驾齐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这一切都是诸葛亮促成的,诸葛亮深知马超是匹烈马,不可以用缰绳来企图降服它,而应诱之以利。当一匹饥渴焦躁的烈马看见前方出现一片清泉野草,它还不乖乖地跑过去低下头来?

24博弈大师玩的不仅是棋道

天道广博,任采一道都可以成大师。但只通一道还只是井底之蛙,必须至少通两种道才能致胜。一个博弈大师不仅精于棋道,还要会做人才下得好棋。诸葛亮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用的是棋道,汉中之战打败曹操用的是为人之道,两次大战总的来说体现了一种“以道制人”的智慧。

诸葛亮有效劝止关羽后,关羽安心镇守荆州。诸葛亮把目光从蜀中地图上扫来扫去:东面是孙权,北面是张鲁,西面与南面则是蛮夷之地。蛮夷之地可暂时不取;东面刚修复关系,也可以暂时不取;北面是汉中,取之大吉。正当刘备方面准备进攻汉中时,曹操抢先下手,大举率兵从中原狼奔而下,张鲁望风而降,曹操占了汉中。

诸葛亮本想马上就再次教训曹操,忽又心生一计,依然挑动孙权来战曹操。孙权也想要汉中,与曹操打成平手。孙权退兵,曹操留兵防守,诸葛亮乘势进攻,很快张飞智取了瓦口隘,黄忠计夺了天荡山,赵云又占据了汉江两岸。曹操被激怒了,起兵四十万,亲自来挡。

诸葛亮设计假装退败,一路丢弃马匹兵器,曹兵猛追,一路争相夺取战利品,不觉进入了诸葛亮的埋伏圈,三路大军掩杀过来,杀得曹操心惊胆战,率残兵败将望阳平关逃走。诸葛亮又趁势让张飞夺了曹军粮草,然后张飞、赵云、黄忠三路合围阳平关,曹操大败。诸葛亮命马超追杀曹操,马超养精蓄锐已久,一心要报父仇,把曹操追得满天飞,虽然保住了老命,受惊不小,只好全面撤军。

诸葛亮没怎么费力就再次教训了曹操,将赤壁之战重演了一遍,把曹操的六七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可见上次赤壁之战的胜利绝非侥幸,曹操的智谋差诸葛亮太远,只有把刚到手的汉中宝地拱手让出。

要一直把敌人打得心服口服为止。

这次诸葛亮与曹操争夺汉中,在他来说是比较好打的。

一则自己一方已经壮大到较高程度,以几十万对几十万,不是上次以几千、几万对几十万,可以从容调兵谴将。

二则曹操在汉中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已经接连与张鲁、孙权交过战了,虽然一胜一平,难免劳累,影响战斗力。

三则曹操对刘备方面有畏惧感,不敢放手一搏。

四则曹操天性多疑,正好用疑兵伏击。

五则北方兵不擅长在山地与水域打仗,这十分有利于刘备的益州兵与荆州兵发挥作战优势。

六则刘备有马超作为敢死队队长,曹操曾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又是马家仇人,不能不怕马超。

以上六种优势经由诸葛亮之手巧妙地配合起来,整体上组合成了一支超强的魔鬼军团,曹操开头还能来两下,从与赵云在汉江边上打水战开始就不行了,一直败、败、败,退、退、退,最后为了保命只能缩回老巢。

诸葛亮指挥的这场魏蜀汉中之战相当漂亮,几乎不亚于赤壁之战,再次证明了诸葛亮确实是个智慧大师、战争高手,就算是曹操心中也不得不服。

25良禽择木而栖

凤凰非梧桐不栖,狂龙非骊珠不安,古来高人总是曲高和寡,若得知音,终身事之。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就知天下有刘备,而刘备不知天下有诸葛亮,一旦知道,马上三顾茅庐,把诸葛亮恭请出山。诸葛亮清静无为,高卧山中,如姜太公钓周文王一样,他不用动就钓到了刘备,因为他知道刘备会来找他。

诸葛亮生于官宦世家,祖祖辈辈在山东老家为官。从诸葛亮的父亲开始家道中落,随着汉王朝的衰败,高层不断洗牌,原来的一些大家族被挤出官场,诸葛家族于是无官可做。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南下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与诸葛玄交厚,将诸葛家族安排在了襄阳。诸葛玄死后,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另寻出路,去了东吴为官。诸葛亮很有远见,主动带着弟弟诸葛均迁到襄阳城外二十里的卧龙冈落户做农民,半耕半隐,自食其力,与刘表保持距离。

诸葛亮家世不凡,从小又死了双亲,与刘备有相似的家庭背景。二人俱年少奋发,不同的是刘备少年时以织席为业,游学拜师只是手段,虽有名师但他并没有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诸葛亮则异于此,相对富足而悠闲的山村生活使他有大量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并广泛交友。诸葛亮自学成才,自修为高人。在出山之前已满腹经纶,因为他志在社稷,所以并没朝单纯的学问家方向发展。他轻视腐儒,自比管仲、乐毅,对法家、道家、儒家、五行家的学术都有精深研究,其修之高当世第一人。

所以诸葛亮绝不会轻易出山,他像孔子一样待价而沽。本来以他的能力与关系,前去辅佐刘表应该是很容易实现的事,但他深知刘表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不值得为他效命。孙权倒还不错,但他大哥已先支东吴为官,他再去帮孙权就没有新意了。曹操太远,况且非我辈中人。唯有刘使君仁义之名四海传闻,当是英雄人物,不二之贤主。刚巧刘备也来到了荆州,诸葛亮知道刘备早晚要来找他,所以从从容容、三试其心,因见刘备实在心诚,也就出山了。大丈夫相时而动,时候一到就不再犹豫选择。

要想卧龙出山,除非另一条龙前来邀请。

刘备是条龙,真龙。诸葛亮更是条龙,卧龙。真龙独具慧眼,前往山中与同类相会。卧龙静久思动,于是随真龙出山,吟啸风云。

只有刘备才能请动诸葛亮,只有诸葛亮才配刘备三顾茅庐,抱心掏肝地倾诉大志,虚心请教天下大事。

良禽择木而栖。良禽是主,木是客,良禽栖木是木的光荣,因为木有很多,良禽只有一个。刘备深知此理,因此他把诸葛亮当老板侍候,不是当客卿。

士为知己者死。

人心都是肉长的。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别人对我坏,我也对他坏。别人敬我一分,我就敬他十分。别人害我整我,我就要他完蛋。

诸葛亮曾有过随叔父依附刘表的经历,寄人篱下,想来受气也不少。如今刘皇叔如此尊重他,三顾茅庐,如果他还不出山,那就矫情了。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终生为他服务。刘备死后,又忠心为刘备的儿子服务,最后为刘家江山而累死。

人活着要有意思,当刘备把诸葛亮敬若神明时,诸葛亮心中不仅是满足,相同的信仰使他们成为朋友加同志,一齐向着目标进发,至死不渝。

要三试才知人心。

诸葛亮知道刘备是英雄,也知道他爱才敬才。但传说与现实是两回事,他决定试一试这个仁义之名传遍天下的刘皇叔是不是真的要请他出山。如果对方仅仅是猎奇,那就免谈。

刘备前两次都没有碰到诸葛亮,都“刚巧不在”,其实说不定当时诸葛亮就在窗下观察。刘备也很有意思,他知道诸葛亮在试他,因此越试越心诚,最后终于获得了见面的机会,一吐仰慕之心。

26再烧一把火

常人通常认为对方上次的手段不会第二次重演,诸葛亮就利用了常人的这种思维,第二次出手基本上还与第一次一样,果然又见奇效。从火烧博望坡到火烧新野,诸葛亮都是以静制动用火烧。诸葛亮事先设局,让对方一动就盲动,不动就闷棒打死,后退就落下悬崖。

诸葛亮用火攻加伏军大破夏侯惇十万大兵后,曹操震惊,亲提五十万大军前来灭刘备,前队为曹仁,先锋为许褚。诸葛亮知道许褚性急,于是在山头摆酒,与刘备对饮(其实都是替身),戏弄这蠢夫。许褚大怒跟进。曹仁鉴于上次夏侯惇之败,处处防伏军,没想到一处伏军都没有,大军顺利开进新野,火速攻城,却原来是座空城。

因人马远来困倦,曹军在城中扎营休息,准备第二天再找刘备军队打仗。夜半三更,伏军尽出,火烧新野城,赵云、关羽等将连环夹杀,曹军大败。

故伎不妨重演。

夏侯惇败后,曹仁再来。曹仁认为诸葛亮不会再玩伏军加火攻的游戏,但不幸的是,诸葛亮正好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依然是伏军加火攻将他无情击败。这就是奇特思维胜一般思维。

曹仁认为:既然诸葛亮智谋高深,一定会用新花样来与他作战,并且他认为自己不是夏侯惇,完全可以应付伏军加火攻。所以曹仁认为自己安全得很,简直就是胜券在握。他没有看出许褚被诱深入意味着什么,还以为是诸葛亮已被小小的打败。接下来又盲目地进入空城,造成瓮中捉鳖的被动局面。

诸葛亮的想法很奇特,其思维模式如下:

你认为我不会来第二次相同的手法,我偏来;

你认为我还会来第二次相同的手法,我偏不来;

当你不能确定时,我就来了。

这就是占博弈之先的好处,我方设局,对方钻;我方摆局,对方破棋。等他苦苦寻解时,我又变花样了。

看似花样多的人其实就那么几种花样,他巧就巧在能应用得适当,所以能把旧花样当新花样用,并玩出新意来。

后来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定下破曹的妙计,其实也是火烧博望坡的翻版,都是伏军加火攻,配以诱深入与连环进发。几次战争的规模大小不同,其手法其实是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