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周易管理日志
8634200000014

第14章 五月:道大行也 (2)

《象传》说:“可贞无咎”,这是原本便具备的。

九五,不妄为也有小病痛,不用服药也可自行痊愈。

《象传》说:“无妄之药”,不可随意尝试。

上九,虽不妄为,但采取行动会遭受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象传》说:“无妄之行”,上九处于穷极之位的灾难。

九四,似乎应对着六三的无妄之灾,只要守持正固,最终没有危害,因为原本就没有什么妄想妄为。

九五,处于君王之位,需要统领全局,但是在整体运行之中必定会遭遇一些无妄之疾,这些“疾病”通常会自行痊愈,而不需要采取什么过激的行动。这里说到了一个词——“无妄之药”,即治理无妄之疾的药物,《象传》说这类药不可以轻易试用。许多企业一遇到一些“无妄之疾”,便开始慌乱,四处咨询,寻求解决方案,可谓“病不急却乱投医”,最终原本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却因为无谓的治理而变成了真正的经营问题。

上九,可谓亢龙有悔,以阳刚之躯居九五之上,自然不可采取任何行动。最好的选择是保持不妄想不妄为,安度余生。

作为经营者,我们必须有能力分辨哪些是无妄之疾,哪些是必须治理的经营问题,如果无原则地对一切问题都采取冒进的方式和措施,只会造成内部人心不稳,从而导致经营不善。

星期四

多识前言往行

《大畜》: 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蓄》卦: 适宜守持正固;不在家中吃饭,吉;适宜涉越大河巨流。

《彖传》说:“大蓄”,刚健淳厚而焕发光彩,品德日日更新;刚健者居上位并能够尚贤,能够规正刚健者,这是极大的正道。“不家食吉”,(居上位者)培养贤能之人。“利涉大川”,行动顺应天时。

《象传》说: 天隐藏在山中,“大蓄”;君子应该广泛学习古人的言行,以培养自身的品德。

“大蓄”,大有积蓄,“大”当然是相对的“大”,是针对《小蓄》的“小”而言的。《序卦》说:“有《无妄》然后可蓄,故受之以《大蓄》。”无所妄为自然不会胡乱花费,由此必然有所蓄。既然有了积蓄,应该做什么呢?学习前人,提升道德。所以,《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大蓄》卦辞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不家食,吉。”不在家里吃饭有什么吉利的呢?作《易》者的意思是因为君王尚贤,所以有贤能的人都可以吃到朝廷的俸禄,而不需要在家吃饭。贤能之人都得到应有的使用,自然会使国家吉祥。

当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具备了很强的资金和人力实力时,领导者应该稳定企业发展,同时研究以往企业的成败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的品德提升。

星期五

有厉则止

初九,有厉,利己。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九二,舆说。

《象》曰:“舆说”,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初九,有危害,适宜停止不前。

《象传》说:“有厉利己”,不要接触灾难。

九二,大车脱落了轮。

《象传》说:“舆脱”,居中而没有担忧。

九三,骏马奔驰追逐,适宜在艰难中守持正固;每天练习驾车和防卫,适宜有所前往。

《象传》说:“利有攸往”,与上位者志向吻合。

初九,见到危害便选择止步不前,因为既然强行行动会遭到危害,那还不如退而观之,等到能力、资源和条件成熟之时再采取行动。可惜很多人往往无法理解“有厉则止”的内涵,喜欢冒险犯难,最终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九二,尽管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是因为位置居中、行为适宜而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九三,因为与上九同为阳爻,原本不对应,但因在《大蓄》卦中,却可以阳德并盛,所以说“上合志也”。“良马逐”也是一个比喻,初九、九二、九三皆为阳爻,可谓群马相逐,竞争激烈,如此一来,必定会面对艰难局面,但是只要守持正固,最终九三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是《周易》反复强调的主旨之一。在明知前方有危难之时,领导者应该停下脚步,多参考以往企业的经营之道,以待时机成熟。第三周

星期一

道大行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 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豮豕之牙,吉。

《象》曰: 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六四,小牛头上绑上了横木,至为吉祥。

《象传》说: 六四“元吉”,有了喜悦之事。

六五,制约阉割过的猪的牙齿,吉祥。

《象传》说: 六五之吉,有值得庆贺的事发生了。

上九,贤路畅通,正道可以得到充分实行了。

《象传》说:“何天之衢”,天道能够畅行无阻啊。

六四、六五都是吉祥。一个元吉,一个吉。两者的差别在于: 六四是“童牛之牯”,在没有长角的小牛头上装上了“牯”,原本就没有伤害,如此一来就更无伤害了。自然不会遭遇任何灾难,故为“元吉”。而六五是“豮豕之牙”,尽管经过阉割的猪不再具备凶性,但依然没有“童牛之牯”来得安全。

上九,可谓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了,位于上天赐予的阳光大道上,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呢?所以在这时,应该将所有能够促进发展的规划都拿出来实施。当然,这也取决于前面的等待和积累。

所谓“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到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抓住,并且将自身的规划和想法付诸实施。

星期二

自求口实

《颐》: 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卦: 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观察各类颐养现象,应该用正道自己求取食物。

《彖传》说:“颐,贞吉”,以正道休养生息就可以获得吉祥。“观颐”,观看养育的条件和状况;“自求口实”,观察自己养育自己的正确方式。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能之人和天下万民: 《颐》卦的顺时而动可谓宏大。

《象传》说: 山下响动着雷声,“颐”;君子应该言语谨慎以养德,饮食节制以养身。

“颐”,养育之意。《序卦》说:“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积蓄之后,就要养育,使事物继续向前发展,《颐》卦表达的正是养育事宜。卦辞中的“自求口实”引人注目,《彖传》中说“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那为什么还说是“自求口实”呢?

结合当下的企业来分析,没有企业就没有员工的工作和生存,这样看似乎是企业养员工,可事实却非如此。如果每一个员工都不负责任、无所事事,那么,企业将不复存在,最终大家都会失去生存的根本。所以,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由自己养活的,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天地提供的只是一个适合万物生长的条件和空间,同样圣人也只是创造一个贤人和万民生存的空间而已,每个人还需要自己的努力付出才能够获得生存。

“你在为谁工作?”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思考,答案永远都是不变的:“你在为自己工作。”每个人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获得收益,在管理完善的企业中绝对不会有寄生虫生存的空间。

星期三

恪守颐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 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初九,舍弃你灵龟般的美好品质,观看我咀嚼进食,有凶险。

《象传》说:“观我朵颐”,初九的求养行为没什么可贵之处。

六二,颠倒向下求获颐养,违背常理,向高处索取颐养,前行有凶险。

《象传》说: 六二“征凶”,前行会失去同类。

六三,违背颐养常理;守持正固以防凶险,在十年之久的时间内不可施展才能,如果施用将得不到任何利益。

《象传》说:“十年勿用”,六三与正道大相违背。

《颐》卦下卦三爻全都是“凶”,原因只有一个: 违背了“颐”道。

初九,放弃自己灵龟般的美好品质去观看别人进食,这种行为可谓低劣,所以“不足贵”而至“凶”。

六二,不思自食其力,而是一会儿向下寻求颐养,一会儿向上寻求颐养,这完全违背了《颐》卦的“自求口实”原则,所以“凶”。

六三,违背了颐养的常理,最终导致十年时间内无法施展才华,幸好还可以通过守持正固防止凶险。

这三爻强调了卦辞中的“自求口实”,同时也告诉读《易》者,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颐养,依靠他人只会导致凶险。

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是一种传统美德,如今很多企业的员工将命运交托给企业、给领导者,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身负责,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负责。对自身负责的人才可以成为对企业负责的优秀员工。

星期四

颠颐之吉

六四,颠颐,吉;虎眎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六四,以颠倒向下求取颐养的方式来颐养他人,吉祥;就像老虎一般眈眈注视,欲望连接而来,没有灾难。

《象传》说“颠颐之吉”,居上位者广施恩惠。

六五,违背颐养常理;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不可以穿越大河巨流。

《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从而跟随上位者。

上九,天地依赖他获得颐养;知晓危害而谨慎行事可获吉祥,适宜穿越大河巨流。

《象传》说:“由颐厉吉”,非常值得庆幸啊。

六四,“颠颐”获得吉祥,六二“颠颐”却遭遇凶险,为什么?因为主体不同,六二是自己颠倒了颐养的方式向他人寻求颐养,而六四却是颠倒了颐养方式颐养他人,六二表现的是希望不劳而获,六四则广施恩惠,所以一凶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