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8617200000021

第21章 为自己的心理把脉——给自己的心理开个良方(16)

家里人还以为他也会高兴呢,没想到他却如此难过,都劝他:搬到新的地方,还会有新的邻居,大家还会和以前一样的,有时间还是可以和原来的老邻居聚一聚的,应该高兴地开始新生活。可是不管家里人怎么说,陈大爷还是经常唉声叹气、自言自语,行动也变得越来越缓慢。家里人觉得很奇怪,但他们知道陈大爷身体上没有病,可能是心理难以接受这一变化,于是就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经医生诊断,陈大爷是由于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邻居们而产生的一隅心理,如果这种心理状态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引发抑郁症,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有些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很低,很容易陷入孤独、悲观、厌世的阴影之中,因此他们非常需要进行生活环境的调整和及时的心理治疗。

心理专家给您支招:老年人如何顺利走出抑郁?

1.让自己的心“晒晒太阳”

一般的抑郁心理都是阴沉沉的,一片灰暗,甚至就像梅雨时节,阴雨连绵。因此,您要敞开您的心扉,让明媚的阳光洒进您的心田,要以乐观积极地心态,去了解和接受您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千万不可让自己陷入自闭的深渊,不能自拔,痛苦万分。

有心事不要闷在心里,更不要自己生闷气。这样不但不会减轻您心里的压力,还会加重您的抑郁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心里有什么事,要学会向亲朋好友倾诉,这样可以减轻和释放您心里的高压,还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鼓励和疏导,何乐而不为?

2.做牵牛鼻子的放牧人

一位老禅师说过:“我们要会放牛,就要会牵着牛鼻子走,而不是被牛牵着走”。我们的心最难被自己掌控,它就像一头牛,倔强无比。我们是牛的主人,就要能够控制得住这头牛,也就是说我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要管好我们自己的心。

3.让快乐充满您的“内存”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让这些不快乐的事堵塞了我们的心理内存,那人生岂不是毫无光明、毫无意义可言?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把不快乐的事从您的心理内存中删除,多想快乐的事,多做有趣的事,您的心理内存才能处处都是快乐。

4.不要把自己与疾病捆绑在一起

出汗、心跳、头痛、失眠等身体方面的状况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不要把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些症状上,不要做自己身体的奴隶。

5.自杀的念头要不得

很多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会产生自杀的念头,这时要及时向家人倾诉,以求得家人的帮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认为很不幸的事也许在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隐私告诉他人,但可以向心理医生发出求救的信号。

6.出门旅游

游山玩水可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所以说,如果您的身体或者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何不选择出门旅行?离开不良刺激,获得最大的愉悦,还能减轻抑郁症症状。

另外,还可以通过看名人传记、励志小说、电影、戏剧等,来激发自己的进取心,从而使自己逐渐走出阴暗,走出抑郁。

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的产生有其病理变化的基础,所以药物治疗也是必需的,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是随年龄增长,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生理过程,心理健康的老年人不会仅仅根据自己的年龄而陷入衰老的无奈悲哀中,而心理不健康的老年人则可能被这种衰老的意识和体验所笼罩。衰老感一经产生,便让人感觉生活失去了情趣和意义,心理不健康的老人,并非真正的已经衰老,而是给人们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主要是指心理状态的衰老。

(第一节)老年人的衰老心理

曾老太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还多年担当班主任工作,培养出无数的英才,在教育界颇有声望。退休后不再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不再每天备课、改作业、做学生工作。一开始觉得很轻松自在,可是没过多久,就觉得无所适从了,整天唉声叹气,闷闷不乐。儿子把她接到家里和自己住,可她还是觉得很没有意思。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沙发上发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什么“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我已经看见了黄泉路了……”

曾老太的生日那天,儿子一家精心为她准备了生日晚宴。那天晚上曾老太显得异常高兴,可是第二天精神就更加萎靡了,眼角还挂着眼泪,嘴里不停地说:“你们的父亲让我过去和他做伴,我想也是,反正我活着也没什么用啦!”这可吓坏了儿子和儿媳,因为他们的父亲早就去世了,于是赶快把她送到了医院。经检查曾老太没有任何毛病,儿子又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经医生诊断曾老太没有什么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是产生了衰老心理。

老年人心理衰老的表现

面对老年期,要防“心衰”。所谓“心衰”并非指生理上的心力衰竭,而是心理衰老。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现呢?

1.感知能力衰退

原来觉得很好吃的东西,现在吃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这属于味蕾萎缩;看远处的东西看得很清楚,可看近处的东西还得戴上老花镜,眼睛越来越花;与人说话,只能看见对方的嘴在动,却听不见或是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听觉越来越不好;鼻子也不灵敏了,对相似的气味很难分清。

2.记忆力衰退

熟人的名字老是记不起来;读书前看后忘;电话号码总要反复看几遍才能记住;刚说过的事,一转身就忘了;常常记不起随手放的东西。

3.想象力衰退

理想越来越少,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

4.言语能力衰退

讲话变得缓慢嗦。

5.思维能力衰退

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学习新事物感到吃力,甚至有点害怕学习新事物、新知识。

6.情感变得不稳定

较易动感情和在感情上被人同化;遇到困难,不像以前那样镇定自如;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感;对喧闹声感到很烦躁;看不惯年轻人的言谈与行为。

7.意志衰退

做事缺乏毅力和探索精神,喜欢凭老经验办事;下决心要做的事常常拖拉而不立即行动,进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

8.反应能力下降

动作不如以前灵活;对事物不如以前敏感;一旦疲劳,恢复得较慢;睡眠时间也比以前少了。

9.兴趣爱好减少

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少了。不再有兴趣看小说、电影、电视,不再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

10.产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总感到自己老了,经常想到自己已临近死亡。常回想已故的亲友,又联想到自己,悲悲戚戚。

11.性格更容易发生变化

老年人离退休后,如果身体还十分健康,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则老人的性格通常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如果老人体弱多病,又缺乏亲友照顾,医疗条件差,经济拮据,家庭矛盾多,子女不关心,居住条件差,则老人的性格易变得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12.容易焦虑不安

很多人在度过更年期后,情绪逐渐趋向稳定。但是焦虑不安一直持续到老年期。当环境中有不利因素时,就更容易出现焦虑不安。

13.情绪变化明显

老年人情绪的变化表现为:一方面是对一般刺激趋向冷漠,喜怒哀乐不易表露,或反应强度降低,使人易产生冰冷之感;另一方面是遭受重大刺激,情绪的反应特别强烈,难以抑制。有的老人在共庆全家团聚时,也许忽然伤心落泪;别人认为很平常的事,他却在唉声叹气。家人也常摸不透老人的脾气。其实,这多由外界刺激引起。

14.敏感多疑

感觉器官不敏锐,对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事往往却很认真,常把听错、看错的事当作对他的伤害而感到伤心不已。

15.易产生孤独感

社会疏远老人及老人自己退出社会等因素使他们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于交际。

16.容易自卑

老年人感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或患病时就会过分伤感,自卑情绪也就随之加重。

17.习惯心理巩固

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决定了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很巩固。年龄越大,形成的习惯越固定。

18.个性心理特点明显

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老年人比起青年人与中年人更显得个性化。例如,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习惯,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由于顽固而对一切变化和新事物都感到不安,老人不自觉地坚持防卫态度,所以有的老人就显得很固执,刚愎自用。

当然,不同人的心理衰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看这个人能否进行积极的心理保健。还是那句话,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是老年人延缓衰老的关键。

老年人产生衰老心理的原因

所谓衰老感就是主观上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老年人心理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自己身体状态的变化。由以前的健步如飞变得举步维艰、由以前的精力充沛变得易疲劳且精力恢复很慢,还伴有性欲减退、食量减少的现象,办事效率也越来越不如以前。

其次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年人退休后,从一个自己熟悉的大的工作环境中退回到家庭这个小的环境中,由职业角色转变为家庭角色,远离了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事业,开始为一些家庭琐事烦心;子女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再像以前一样天天围在自己的身边,于是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孤独寂寞之感;还有一些老年人不愿意看见的就是一些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朋友、老邻居和亲戚的去世,这更会加重他们的衰老感。

再有就是周围的人处处把自己当成老人。一上公交车,就有年轻人给自己让座,“大妈,您坐这儿”,过马路时,总有热心人过来说:“大叔,您这么大岁数了,我扶您过马路吧”;去超市买东西,出来结账,总会听见收银员很热情地说“劳驾这位小姐,让这位老同志先来吧,谢谢啊!”耳边经常听见“老前辈”“老先生”“老师傅”的称呼,这也很容易让老年人产生衰老感。衰老感的产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开始衰老。

另外,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如失望、消沉、沮丧、嫉妒、焦虑、忧郁、悲观等,若持续较长,或反复出现,就会损害身心健康,导致衰老心理的产生。

(第二节)让心永远年轻

蔡姨今年66岁,当了一辈子的中学英语教师,可以说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得到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同事们的好评和尊重。其实蔡姨最招人喜欢的还是她开朗的性格和散发出来的青春的活力。退休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她的这种性格依旧没有改变,每天穿着新潮时尚的服装,与以前的学生、邻居、家长交谈、聊天,还义务当上了月老给年轻人牵红线。开心了就唱一曲,高兴了就跳支舞。很让年轻人喜欢的是,她也很喜欢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她吃得好、睡得香、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很多人都觉得她不像60多岁的人。很多的老同事都羡慕她充满活力的身姿、开朗的性格和那颗年轻的心。

踏着青年人的步伐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总是微笑,他的心里就会总是快乐的,这说明“表”与“里”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一个人要想天天快乐,就要把微笑时常挂在脸上。

上网、用手机发短信、听流行歌曲、穿休闲服和运动服等,都是年轻人的表征,在老年人看来是年轻人的专利,似乎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并非如此,老年人为何不模仿一下年轻人的一些表征呢?踏上青年人的步伐,就像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微笑挂在脸上一样。

学学年轻人用电脑给亲戚、朋友发个“伊妹儿”,简便又快捷;和年轻人一样,出门带上手机,不仅可以接收天气预报、国内要闻(有的手机有收音机功能),还可以随时和家人保持联络。如果到外地旅游,打电话怕收漫游费,就可以发短信,方便又省钱;尝试一下年轻人喜欢的食物,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年轻人喜欢吃的海苔等,这样不仅能和儿孙吃到一起还能谈到一起;关注一下当今歌坛的流行音乐,买个MP3,下载几首年轻人喜欢的歌曲或是音乐,“不厌烦”就是一种新的体验;给自己置办一套合体时尚的运动服再加一双运动鞋,用时髦的行头打扮一下自己,这样自我感觉就会完全不同;还有就是翻翻年轻人喜欢的杂志,也会使自己在心理上与年轻人接近。模拟年轻,踏着年轻人的步伐,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对年龄的习惯看法,习惯说法,使自己从里到外都年轻起来。

模拟年轻就会感觉年轻,在他人眼里您也会是个富有魅力的人,会使年轻人更愿意接近您,也会使儿孙更加尊重您。因此,老年朋友要想不再有衰老感,不妨从现在开始模拟一下年轻,踏上年轻人的步伐!

七十莫叹近黄昏

经常听见一些老年人,自叹地说:“唉,我老了,不中用了。”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老年人千万不要对自己说“我老了”,因为老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要对自己说“我老了”。

“老”不是简单的一个字,在“老”字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与老年人有关的文化观念。保守、沉闷、固执、健忘、多管闲事、斤斤计较、没有情趣、难以相处、需要照顾等,这是年轻人眼中的老人,是非老年人心目中的老年人的形象,也是“老”的社会内容,是老的符号,是老的文化。如果一个人说“我老了”,也就是在定位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情感表达和衣着打扮等。试想为什么西方的老年人敢于打扮自己,而中国的老年人则不敢穿红披绿、涂脂抹粉?那是因为中国的老年人会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如果还这样穿衣打扮就会被人取笑。而在西方老年人的观念中,人老了才更应该把自己打扮起来,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整洁。这就是“老”字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年龄相同,健康状况也相同的老年人,却有着不同的老年意识。有的老年人没有形成老年意识,有的老年人已经形成了老年意识。二者在心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更加自信、乐观,对自己的评价较高,情绪稳定,有着积极的进取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心理渴望,更多的是考虑自己能为社会做什么;而后者则截然不同,他们消极、悲观、没有自信、情绪不稳定,感到生活了无生趣,经常会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悲凉感,不敢面对自己的生活,特别地留恋人生,渴望自己能够在世上多留几天,但生活却像飘荡的柳絮毫无目的。调查中还发现,后者的患病率较高,而且不容易康复。

由此可见,老年人应该经常对自己说的是“我不老”,多给自己一点勇气,从而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在年老的问题上,服老还是不服老,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人要服老,是身体的老,人要不能服老则是心不服老。人留不住的是青春和岁月,但人能留住一颗年轻的心。青春活力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价值的体现,是对祖国和事业真诚奉献的资本。不要对自己说“我老了”,这样,你就可以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