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610700000232

第232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11)

改革开放初期的盛泽丝绸市场主要生产单位仍以社队企业和农民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其产品进不了计划市场和国家购销渠道,所以只能靠半地下的非正规市场。此时,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开始与境外市场有一定联系,有从事丝绸业的商人将目光聚到了丝绸之乡的盛泽……

“那时镇上有一个旅馆,叫‘中心旅馆’,地处盛泽镇的中心地段,外地来的采购丝绸的人都住在那个旅馆里。他们来此进行原料供应和收购产品,渐渐这个旅馆挤不下了,于是有居民悄悄将自己的房子出租,虽说很便宜,但当时也算不薄的一笔收入。”在盛泽的一家民营三星级宾馆里,老板这样说,他当年就是靠出租自家的房子起步的,现在已经有三家旅馆和酒店,固定资本超过3000万元,每年收入稳定在几百万元。

我对盛泽的印象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在北京工作就听说老家有个“东方丝绸市场”,而且常在报刊广播中听到其名。“盛泽办起东方丝绸市场,首先要给当时的县长于广洲记头功。”一位早期参与建设盛泽丝绸市场的老同志向我介绍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吴江特别是盛泽一带的民间丝绸业又呈“处处机声响”的局面,但销售方面仍处在低级的“旅馆交易”,即有人将货送到“中心旅馆”,住在那里的外地人将货收购或把原料运来在此卖给当地人而已,因为这种交易在当时还常被误认为是“投机倒把”而打压,故始终没成大气候。可“野火”已经燃起,谁人皆难抵挡。加之温州人的小商品市场和常熟等地的车站服装市场的产生,让吴江人感到了自己的落后。

“应该充分发挥本地传统工业优势,把盛泽办成全国重要的丝绸集散地!”这话是县长于广洲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喊出来的。盛泽人听了高兴啊,摩拳擦掌地喊着:“干!”

这一个“干”字,竟然“干”出了中国最大的丝织品市场,也使昔日的“丝绸之都”再现光芒。

“既然要做市场,就得挑块好地方、挑个大地方。于是县上和镇里的同志跑遍了镇区的四面八方,最后选定了镇北的一片荒地来筹备建丝绸市场。这个地方原来叫北白漾,是个湖地。70年代围湖垦地成为种稻的低洼水田。整个盛泽镇区又因为像一根秤,两端挂着南北白漾,联结两漾的正好是一条穿越镇心的市河,那河上有七座桥,恰似秤杆上的秤星。南白漾是小湖,犹如这把秤杆的秤砣;北白漾大,所以百姓称它是秤盘。我们的市场就建在这个秤盘里……”老同志很幽默地向我介绍,“1986年10月初建这个‘东方丝绸市场’时的第一期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约200来家商户入驻,而且多数是乡镇企业,少数个体商户又是外地人占了多数。但就是这么一个丝绸市场一出世就威震四方,不到三个月,市场就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得不重新考虑扩大……”

这是吴江人和盛泽人都没有料到的,因为当时连以办小商品市场而出名的温州人都对“东方丝绸市场”刮目相看。

“……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片兴旺、繁荣景象,只见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丝绸方城’,四周是一百多家商店,中间是近三百个个体经营的各种成衣服装摊,到处挂着五彩缤纷的被面、围巾、领带和衣服,真是琳琅满目,五颜六色,应有尽有,美不胜收。场内国营、集体、个体经济并存,批发零售兼营、以批发为主,经营品种以丝绸为主,兼营化纤、针织、服装、工艺品、小百货等两千余花色品种。它既是一个服务型交易所,也是一个大型商品展览馆,吸引了各地顾客,天南海北,遍及全国,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商……”这是一篇《温州日报》记者在东方丝绸市场开办三个月时写的一篇现场报道,文字间洋溢着无限向往和赞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