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给未来的自己
8593500000011

第11章 没有绝望的处境(动植物)(3)

孩子在幸福和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破壳而出了,一共有两只雏鹰。安塔振翅飞上蓝天,好象要把幸福写在蓝天上,认世界万物都来分享它的快乐。它一个俯冲,在掠过一棵树的时候,衔起一根树枝,在山谷间滑翔……随即,一个加速,又窜到山谷的上空,松开嘴,让树枝自由坠落,然后它又迅速追过去,衔起树枝,再松开嘴,待树枝坠落一段距离,再追过去……这样高难度的杂耍,它玩起来得心应手、乐此不疲……

快乐总是短暂的,整个夏天它们都为寻找食物发愁。每天一大早,安塔和多丽就出门寻觅食物,有时候忙碌了一整天都一无所获。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它们只能飞得更远,扩大搜索食物的范围。

这一天,它们飞得很远,但还是一无所获。返回了自己的家,它们看到了一个令人伤心欲绝的场景:一个孩子已经活活饿死了,被太阳曝晒一天而又饥肠辘辘的另一个孩子有气无力地趴在窝中……

多丽呆立在窝中,好像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羽毛在狂风的吹动下颤抖着。安塔激愤地飞起来,用尖利的爪子拍打着多丽的胸口,看到多丽眼中的泪水,它悲怆地飞到了高空中……

第二天,背负着丧子之痛的安塔和多丽顾不得夏日太阳的炙烤,为了寻找食物,养活年幼的爱子,再次飞向更远的地方。这一次,它们终于有了好运气,地面上一只野兔闯入了它们的视野。安塔和多丽上演了一场完美的立体攻击:由多丽作超低空飞行对野兔进行驱逐,安塔选择了一个最佳攻击时机,一个俯冲抓住了野兔。

安塔和多丽不敢做片刻休息,它们叼着捕获的猎物匆匆忙忙向回赶。七月的阳光如火,泼洒在它们的身上,靠近身体的羽毛粘在一起,一绺一绺的……

它们再次看到了最不愿意见到的场面:窝中另一个孩子在烈日的曝晒下已经死去。多丽嘴中的猎物“叭嗒”一声掉在了窝里,安塔则低下了总是高昂着的头。长时间的静默后,它们同时展翅飞到高空,准备把千辛万苦捕获的猎物送给在另一座山崖尚不能完全自立硕果仅存的孩子。

安塔和多丽赶到那座山崖上,它们的心灵再次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山坡上有几片凌乱的羽毛,远处有野猫活动的踪迹。

这对鹰夫妇飞回到山崖上那棵歪脖子松树的树干上,俯视着地面上的一切,一动也不动,仿佛一对石雕。在彼此眼中寻求依靠,在相互依偎中忘掉伤痛和孤独。

在第二年的春天,我们又来到了安塔和多丽生活的山崖上,发现它们又有了三个孩子。多丽蹲在窝中一脸幸福地看着安塔用一根树枝在山谷间作杂耍表演……

这样的场景令我们深深震撼!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它们那样在遭受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伤痛后,还能够去乐观地生活,于其活在悲苦的记忆中不能自拔,还不如在现实的生活中好好度过每一天,这是安塔和多丽带给我们的最好启示!

峙密河里的鱼

峙密河里最常见的鱼,是白条与花翅子。峙密河边的村民捉鱼,有时候用渔网、有时候用电瓶。但在河水清浅且舒缓的时候,可以不用渔网、也不用电瓶。他们用“梁子”。

这里说的“梁子”,不是一件现成的用具,而是就地取材、现场围拢的一种捉鱼方法。

峙密河边错落的石块,是最理想的围拢材料。选一处白条与花翅子活跃的河段,从河流南北两个边沿开始,依地势自西向东,用石块围拢成一处漏斗状的水面,在漏斗的出口处,横铺下一片窄窄的石板,最后再捡拾一个废弃不用的提篮或者土筐,紧紧地依偎在石板下面,即做成了“梁子”。

那些身段矫捷的白条、颜色艳丽的花翅子,一旦进入“梁子”的入口,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将在水流的裹挟与推动下,直接越过石板,随瀑状水流跌入“梁子”末端的提篮或者土筐里。“梁子”的主人会随时赶来,将它们收走,做成美味的鱼汤或者辣椒炒鱼。

我是喝着峙密河的河水长大的。幼年时,在峙密河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梁子”,也曾亲自动手围拢过这样的“梁子”。不过,那时对于“梁子”的感觉,只是有趣、好玩。现在想来,人生其实就是一条峙密河,我们就是峙密河里的白条或者花翅子,在旅途当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这样的“梁子”。

在随河水若隐若现的“梁子”面前,如果我们是一条缺乏认识、缺乏准备的惰鱼,定会被突现的危机所吞没;如果我们是一条貌不惊人、微乎其微的小鱼,可以凭借小鱼的小,钻过提篮或者土筐的缝隙,灵活地脱险;如果我们是一条磅礴的大鱼,可以在越过石板的一刹那,借势脱离羁绊,游向广阔的天地。

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会有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白条或者花翅子,它们耗费很大的力气,逆峙密河的流向而上,经过一番曲折,最终也可以在峙密河的上游觅到一处舒缓的水湾,作为永久的栖息之地。就像有些人,热衷于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而另外一些人,却从城市返回乡村,意外地守住了爱情与幸福。

审恐疲劳

山坡上有一个农家小院,院子里有一棵樱桃树,上面结满了樱桃。

樱桃快要成熟的时候,飞来了一白一灰两只小鸟,它们都想在这棵樱桃树上筑巢。农家小院的主人察觉了两只小鸟的意图。他担心两只小鸟在这里筑巢以后会吃掉一些樱桃,就制作了一个锅盖大小的风车,放到了樱桃树上方,想借助风车的转动赶走两只小鸟。

这个风车做得真是不错,干净利索、中规中矩地立在那儿,开始飞速旋转了起来。灰鸟只看了风车一眼,就感觉头晕目眩,内心充满了恐惧。它来不及同白鸟告别,如惊弓之鸟般地离开了那棵樱桃树,远远地飞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白鸟却留了下来,并且开始衔枝筑巢。

过了一段日子以后,灰鸟又飞到了这儿。它对那个飞速旋转的风车仍然感到非常恐惧,就站在了离樱桃树很远的一棵椿树的树梢上,放开喉咙冲白鸟打了声招呼。白鸟看了灰鸟一眼,叹了口气,说道:“真疲劳啊!”灰鸟同情地看了白鸟一眼:“你整天面对风车,疲劳的心理我当然能够想象出来。可是,我就不一样了,你看,我离开了樱桃树以后,四处飞翔,历尽辛苦,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筑巢的地方。这不,我刚刚筑完了自己的小巢,有了安静、舒适的栖息之处,这次来这儿,是想和你一起分享喜悦的呢!”

不料,白鸟并对灰鸟并没有一丁点儿的羡慕,而是淡淡地说道:“是啊,我是疲劳了!但我这种疲劳,不是你说的那种疲劳,而是审恐疲劳!我整天面对着风车,已习惯了它的挑战,不再惧怕它了,而是把它当成了一片风景,天天欣赏着它!”说到这里,白鸟指了一下自己的鸟巢,自豪地说道:“你看,我利用你四处飞翔、寻找新的筑巢的地方这段时间,不仅筑好了温暖的小巢,产下了两枚可爱的鸟蛋,而且还吃到了甜蜜的红樱桃!”

在突如其来的恐惧面前,通常会分成两股水流:有的人选择了退却,选择了逃避;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前进,选择了出击。

作为一种情绪,恐惧在迫使我们做出选择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两面:如果被它压倒,让它充斥了成长的历程,你将丧失自信,衰减攻坚克难的欲望,陷入碌碌无为的状态;如果能够鼓起勇气,把恐惧视作风景,主动迎接恐惧的挑战,你将有效缩短成功的时间,快速拉近成功的距离。

记住长里面的短

1

犹记乡下老家的小河,活跃着白条、花翅子、泥鳅等等的鱼儿。

在这些鱼儿当中,有一种叫做“沙里趴”的小鱼。它们的体色清淡、浅褐,与河沙的颜色极为接近。这种天然的体色,正是沙里趴的优势所在。它们将这种优势演变成为族类的长处,专门在河沙堆集较多的河段做窝、栖息,凭借与河沙相近的体色,躲避天敌的袭击。

沙里趴的这一长处,似乎非常完美,无懈可击。实则不然!我曾仔细观察过故乡的小河,凡是有河沙的地方,都是水流较为舒缓、河底较为清浅的地段。这样的地段,比起那些污泥堆积、河石交错、水草覆盖的河段,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在沙里趴栖息的地方,沙里趴总会把河沙弄成一处浅浅的窝状。它们要在河沙上面排泄生活垃圾,还要在窝边产下颗粒状的鱼卵,松松散散地聚拢成一堆。这些,都成为人们识别和寻找沙里趴的标志。沙里趴遭遇捕捉的几率因此加大。

我曾捉过很多的河鱼,这些鱼,或大或小,各种体形的都有。这其中,也包括沙里趴。但在我的印象中,沙里趴清秀且微小,永远是一副小拇指大小的模样。我在乡下生活了二十多年,似乎从来没有见它们长大过,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只超过小拇指大小的沙里趴。生活中,它们总是在来不及长大的年龄段,就遭遇了致命的袭击。是沙里趴的长处,导致了它们体形的微小和生命的衰亡。

2

在乡下,行走在肥沃的田野上,脚下时不时还会看见几口或深或浅的圆口井。这些圆口井,都用石块垒成。被井水浸润的石块之间,说不定在哪个方位就会隐藏着一只凶猛的井蟹。

小时候的我们,无师自通,琢磨出了很多解闷的方法。捉井蟹,即是其中之一种。

就地取材,找一根长度几可触及井底的木棍,从井边折一根狗尾草,用麻绳绑缚在木棍尖端。将木棍尖端伸到水面之下的井壁附近,轻轻摇动着狗尾草,耐心地挑逗着,屏气凝神地等候着。终于,一只耐不住寂寞的井蟹,探头探脑地伸出了夹鳌,经过反反复复地试探、拉锯般的进攻和后退之后,果断地夹紧了狗尾草。这时,快速提起木棍,撤至井沿以外的平地,湿淋淋的井蟹仍夹紧了狗尾草,舍不得放开。虽霸气犹在,但无奈已是旱地之蟹,离开了温润的井水和错落的井壁,空有一副生猛的夹鳌,逃脱不了人类五指的掌控。

井蟹的夹鳌,粗壮、威猛,优势得天独厚,用以捕食和自卫,绰绰有余。可井蟹往往因一鳌一念而亡命。它们自恃利鳌在身,总禁不住捕蟹者的挑逗,而且愈遇挑逗,气势愈盛,不压过对方的气焰誓不罢休,结果葬送在了于己并没多少食用价值的狗尾草上面。

3

拥有长处,是于己有益、令人自豪的事情。但长处也往往令人自负。长处往往在不经意间伤人。对自己的长处,要理性地审视。长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长处。也没有绝对纯粹的长处。长处是相对的,可能在百分九十九的长当中,还会隐含着百分之一的短。

在大的时候,要看到大里面的小;多的时候,要看到多里面的少;高的时候,要看到高里面的低;近的时候,要看到近里面的远……

记住沙里趴和井蟹的教训。

记住长里面的短。

记住,莫被长处所伤!

榴梿的启示

几年前旅行至香港,路过一溜水果摊,忽地就闻到一股臭味,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东西如此臭不堪闻,直到有人说,榴梿。我才发现这臭味是水果摊上摆放着的一种外壳上布满了刺的水果发散出来的,原来这东西就是传说中的榴梿啊。

听人说过榴梿,真正看见,这是第一次。椐说喜欢的人常是“流连忘返”;讨厌它的人见到它会作鸟散状。我第一次近距离感知榴梿,就是这样突兀地从臭味开始的。闻到看到榴梿的那一刻,想起了秦牧在《榴梿果漫忆》中对榴梿的描写:椭圆形的榴梿,满身长着极其坚硬的刺,整个就像一个膨胀了的狼牙棒。掰开以后,里面有好几格,各藏着一至两三枚脂肪丰富、香味四溢的果肉。初闻到它的人,会因此呕吐。但是在热带居住久了,就会习惯吃这种果子,并且觉得它芬芳异常……看来,它与家乡的臭豆腐如出一辙,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榴梿之味到底是乍闻起来的恶臭?还是入口后融化在舌尖那一刻的馥郁鲜美?作为一种奇特的热带水果,榴梿是独特的,好之者垂涎欲滴,恶之者掩鼻欲呕。事实上,榴梿的气味有开胃、促进食欲之功效。榴莲营养丰富,有“一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它成熟后,果肉淡黄、黏性多汁,酥软味甜,初尝有异味,续食清凉甜蜜,回味甚佳,故有“流连忘返”之誉。榴莲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因以上特质,它被称为“热带果王”,病人、产妇常以榴莲补养身子。泰国有句民谣“榴梿山竺出,娘惹裙子脱”。就是说榴梿上市了,当地妇女脱下裙子换榴梿吃。足见榴梿味道是如何鲜美异常。样式繁多的水果之中,有人偏爱这个乍看粗放,再闻反胃,细品齿颊留香的东西,不是没有道理的。

榴梿之于爱情,爱恨两相宜。如果你爱他,请他吃榴梿;如果你恨他,也请他吃榴梿。世上有许多水果,无论多么精彩,总难及榴梿人嫌人又爱。榴梿的意外在于,粗放中有含蓄,委曲有香甜,在爱与被爱的世界内,榴梿的特别,最是教人不能忘怀的。

气象万千的大千世界,所展示给我们的,是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启示。如世间诸多事物一样,榴梿本身就是一部启示录。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以貌取人,以味取物,真正的好东西,只有深入到它的内涵,才能知晓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