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给未来的自己
8593500000010

第10章 没有绝望的处境(动植物)(2)

此时,老狮王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悲惨下场,它的目光悲凉,充满了绝望。突然间它纵身一跃,抢在狮群之前跃入了黑色的沼泽地中……

狮群们惊恐地发现,老狮王立即陷身于沼泽之中,它左奔右突,但只能让它越陷越深……年轻的狮王立刻想到这片沼泽地就是祖辈讲过的恐怖陷阱——沥青湖。

眼看着老狮王在沥青湖中痛苦地作垂死挣扎状,狮群哀嚎一片。新狮王眼含泪水下令狮群撤退。在那一刻它才明白,与老狮王相比,它还差的很远!这头它一直瞧不起的老狮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狮子王。

飞越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号称“世界的屋脊”。即便如此,它的高度在今天仍旧在不断攀升。也正是它无与伦比的高度和反复无常恶劣的气候环境吸引了众多登山的勇士。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中,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长眠于此。

因此,喜马拉雅山被称为鸟都飞不过的高山。

但蓑羽鹤偏不信邪,每年约有五万只左右的蓑羽鹤为了抵达印度过冬,都要飞越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

漫天飞舞的蓑羽鹤遭遇的困难一点也不逊于登山者。在飞跃之前,由于经历了长距离飞行,缺少水少食物,它们的体力已经很差。但为了躲过风暴的袭击,蓑羽鹤必须竭力扇动翅膀飞到足够的高度。困难是接踵而来的,在山谷间,它们又遭遇了强烈的气流,没有办法,蓑羽鹤群只能返回,否则,整支队伍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新的一天,意味着新的机会,它们再次结队出发。这其中,有很多蓑羽鹤是第一次尝试飞越喜马拉雅山,也是他们最后一次飞越。蓑羽鹤彼此呼唤,鼓励着,巧妙利用上升的暖气流帮助升高……

在高空中,他们遭遇了金雕的截击。金雕的翼展可达两米,雕群两只两只一组在鹤群间穿梭,把年轻的没有经验的蓑羽鹤与大部队分离出来,然后各个击破。被分离出队伍的蓑羽鹤可能逃过一只金雕的袭击,但总会被另一只金雕捉住。

在这样的时刻,鹤群无暇顾及同伴的生死,它们只能继续艰难地向上飞……在最后的上升阶段,蓑羽鹤每扇动一次翅膀都非常吃力……最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终于飞越了路途中最大的障碍——喜马拉雅山。

鹤群呼啸飞越世界之巅刹那间的场景是壮观而又绝美的,足以震撼每一个观望者的神经!这样的飞越,对于它们而言,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获得的终生的荣耀,而只是年复一年必经的一次平凡而又危险的旅程。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要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沉醉于一时的胜利无疑是浅薄而又可笑的!蓑羽鹤的壮举告诉我们,再多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关键是要拥有一颗执着、坚强、单纯而又勇敢的心,挫折越多越大,越能显现跨越者的强大,困难的价值,才能体现胜利者的价值!

没有绝望的处境

澳柯玛戈三角洲,是非洲荒漠上一块与世隔绝的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遭受洪水的浸淫。平原上唯一的一块高地岛屿,被一群狮子占领着。

成年雌狮萨多,是澳柯玛戈岛屿狮子部落的“王后”。可是,在萨多生下卡勃和汤波一对儿女时,虚弱的身体,让她在新的群狮“争霸赛”上失去了王位。她和她的一对儿女,被无情的新狮王逐出“团队”。

狮子,是唯一一种群居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依靠团体的力量捕猎、生存、繁衍后代。一旦离开狮群的保护,随时会遭遇多如牛毛的猎狗的围剿,伏击,而面临饿死的危险。陆地上,它们勇猛无敌、凶悍无比、称王称霸。但它们却是一群“旱鸭子”。天性畏水,如火一样和水不相容。狮子在水中体能的消耗,是陆地上的25倍。

失去家园和权势的萨多,领着一对小狮子,凄凉落寞地跋涉在齐腰深的洪水里,浑身冰凉、精疲力竭、饥肠辘辘……然而,面对所处的绝境,作为母亲的萨多明白,如果想在这里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这里的环境——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性,学会在水中觅食。

萨多和一双儿女忍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开始训练体能,学习游泳、学习潜水,并尝试着捕猎。一次次尝试失败后,萨多用狮脑“总结”出:澳柯玛戈平原,除了低矮枯瘦的水草,四周没有任何遮蔽物。各种动物,都相互清晰地暴露在彼此的视野里。这给捕猎增加了难度。它们得练就一身“轻功”,保证在水里行进时,不发出任何声响。

经过几天的忍饥挨饿、刻苦自学、萨多准备“出手”了。她把目标锁定在前方不远处的一头肥硕的马羚身上。萨多示意孩子们呆在原地,自己施展“轻功”,匍水向马羚靠近、靠近,马羚毫无察觉……突然,萨多一个跳跃,蹿出水面,扑向马羚,用前抓将个头高出自己2倍的马羚扑倒。马羚强而有力的四蹄,不断蹬踢。萨多稍有不慎,就有肚破肠穿的危险。萨多小心地避其锋芒,身体在马羚头的一侧,用尖利的长牙,咬住马羚的咽喉,将其沉入水中……它的儿子卡勃,及时赶来,学着母亲的样子,用前爪死死摁住马羚的头。不一会,马羚不动了。它们成功了。

马羚120公斤的肥美躯肉,足可以供母子仨人享用2天。更让人欣慰的是,就在萨多母子合力制服大马羚的同时,小狮子汤波,用同样的手法,成功捕获一只小马羚。为了不让水里的食腐动物,抢夺来之不易的美食,萨多和孩子将猎物转移到岸上安全地带。湿漉漉的猎物是它们自身体重的两倍。它们一点点艰难地拖移着,时不时气喘吁吁地放下食物休息片刻,然后继续……夕阳下,它们一家三口,围着马羚饕餮美餐,神情是那么从容自得。

就这样,狮子萨多不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驱散了狮子与水不能相容的神话,也将自己的儿女训练成为澳柯玛戈平原上“水陆两栖”的“蛟龙”。

应对绝境,坚强和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犹豫和消沉,则是滋养恐惧的温床。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掩盖,被时间迷离,被惰性消磨。狮子萨多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勇敢坚强地“领取而今现在”。因为,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旅鼠的“长征”

斯墨拉尔野外大草原,聚集着猫头鹰、北极狐、贼鸥等,以鼠为食的飞禽走兽。因为,这里每公顷草场,就群居着200只以上的旅鼠。

秋天,斯墨拉尔野外大草原几乎就是旅鼠的世界了——旅鼠的繁殖能力仅次于细菌。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字是967118只。这样下去,地球不都是旅鼠的世界了么?不!神奇的大自然,自有它的安排。

10月,草儿渐渐枯萎,草原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而旅鼠家族却繁盛到了极点。但奇怪的是,它们将利于隐蔽的灰黑色皮毛,转变成了鲜艳夺目的橘红色,在明艳的秋阳下,犹如柿子树上一枚枚成熟的“果子”,不断引来猫头鹰、贼鸥的追食。可是,它们毫不介意,也不躲藏,且不断在草丛里抱头鼠窜,左奔右突,吱吱嗡嗡,好像暴露在平原上的练兵队伍,相互传递着某种信息。

傍晚,斯墨拉尔草原的太阳缓缓沉向天际,广袤的草原沉浸在一种绝对的寂静中。突然,草原深处由远而近传来一种声音,闷闷的、沉沉的,却排山倒海,仿佛有人开动了巨大的铲土机,要把草原掘地三尺。转眼间,一片橘红潮水一样漫卷过来,近了,近了,是大片的旅鼠。

队伍浩浩荡荡,却很有组织。每一只旅鼠都像奉了神谕,拼命赶向前方。仿佛集体发了疯,又仿佛被一个可怕的恶魔追逐。在狂奔的队伍中,不断有旅鼠被河沟淹死、树干撞死,或者被猫头鹰、贼鸥、狐狸叼走。可是,这些危险,完全被忽略。它们拼命向前狂奔,狂奔……

长途跋涉中,不断有新的旅鼠加入,队伍不断壮大,到最后大约有四五百万只,仿佛一股力量,牢牢的凝聚着它们,行动高度一致。白天,它们进食、蓄积力量,晚上,它们摸黑前进,不停歇,不绕道,每日以50公里的速度向前奔跑。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旅鼠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面的同伴驾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发地抱成团,形成一个个大肉团,勇敢地向下滚去,死的死、伤的伤,而活着的继续前进。尽管,沿途鼠尸遍地,它们百折不挠地前进。逢山过山,遇水驾桥,前赴后继。它们这是要到哪里去?难道像鲤鱼一样,奔赴“龙门”?

一个多月后,旅鼠的长征队伍,距巴伦支海岸不远了。这里海水湛蓝,海边没有沙滩,只有一片参差嶙峋的礁石。不久,耳边渐渐传来杂乱的轰鸣声,紧接着,大片橘红色的“云块”,贴近地平线急速“飘”了过来。旅鼠们来了,千军万马,奔跑如风。

只见,最先到达的旅鼠们在到达海边的那一刻,几乎没有一秒的停滞,恍若一辆辆全速疾驰而刹车失灵的赛车,纷纷冲进海里。一瞬间,被汹涌的海水吞没,杳无踪影。后面的旅鼠,一群群、一队队,依然紧跟着往下跳,争先恐后,仿佛投进的不是滔滔大海,而是幸福的天堂,直到全体被大海吞噬……难道,旅鼠们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绝命一跳?

是的!旅鼠们“集体自杀”,为的是——留在斯墨拉尔草原上的子女,能够在下一个春天,有足够的空间、食物,继续繁衍、生息。这是一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旅,但旅鼠的殒命不恤,让它成为令人惊叹不已的大爱之旅。

输也是一种人生

一匹普通的赛马跑进了央视“社会观察”栏目,这“的的”的马蹄从日本起步,跑过了众多日本人的注视的目光,跑进他们的心灵,然后通过央视,跑进普通中国人(比如我)的心坎。

马作的卢飞快,弓作霹雳弦惊。我想到了辛弃疾的词句后才发现我完全错了,这是一匹普通的马,日本名字是“春丽”,参加了113次比赛,失败了113次。

就是这匹从未胜利过的马,牵动了日本人民的心。春丽失败88次的时候,日本首相还在国会会议上提到过。春丽九岁了,一匹中年的马,今年将退役,可能在没有胜利的机会了。

就是这匹从未赢过的马为濒临倒闭的赛马场赢了五亿多日圆,更赢得众多日本人的崇拜,成为日本的一个另类偶像。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单纯的,非白即黑,不是胜利就是失败。我们没有想到,黑白之间还有多种缤纷的色彩,胜利与失败之间有中间地带。没有拿第一,不意味你失败了;你拿了最后一名,但如果你超越了自己,你也是胜利了。

生活是个竞技场,这句话肯定没有错,错就在于我们认为跑个第一才是胜利。春丽一直在赛场驰骋,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付出自己的努力,尽力而为,有什么胜利比这更高尚,更让人心动的?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是微不足道的。春丽没有在哀叹声迷失,泪水淬炼了它的意志,汗水提炼了它的境界。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更是微不足道的。春丽用仆仆前行的身影超越了障碍和困惑,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胜利。

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春丽只有一个方向:向前。

就是一匹失败的马,引发崇尚竞争的日本人的共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失业率的陡升,使近六年来日本每年自杀人数近三万人。日本人对一匹劣马的崇拜,从某个侧面说,是对失败的理性认识的升华。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努力,你就是胜利,这是日本人对春丽认同的一个原因。

春丽是一匹普通的马,为芸芸众生而奔腾,代表普通人的价值观。

生活像金字塔,据说爬上的只有老鹰和蜗牛,为什么非要挤向高处?

西方谚语说: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把自己当失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忘记伤痛

有一年的冬天,我和一位摄影师朋友到鲁苏交界的马陵山开始跟踪拍摄一对鹰的生活。我们给这对鹰起了两个好听的名字:安塔和多丽。

安塔和多丽是一对鹰夫妇,它们的家建在高高山崖的一侧。最冷的冬天里,高处不胜寒的它们习惯了在彼此眼中寻求依靠,在相互依偎中忘掉孤独。它们经常长时间蹲在山崖上一棵歪脖子松树的树干上,俯视着地面上的一切,一动也不动,仿佛一对石雕。偶尔,安塔后背痒痒,就会表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多丽马上会在树干上平挪过去,低头用尖利的嘴巴为安塔挠痒,安塔会幸福地闭上双眼……

转眼间,就到了春天。多丽马上又要有了两个孩子。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发现它们已经有一个快要成年的孩子了。那只雏鹰生活在不远处的另一座山崖上,正在学习如何飞翔等生存技巧。现在多丽更多的时间是蹲在窝里孵蛋。期待着新生命的降生。这样的时候,安塔除了觅食以外,它会挤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孤独的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