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梁思成和一道留学归来的新婚妻子林徽因,到东北大学创建了建筑系,1931年,他们进入了当时代表中国建筑研究最高水准的营造学社。在几年时间里,梁思成、林徽因和学社成员一道调查了十几个省200多个县的建筑和文物,并且摄影、测量、绘制了大量数据和资料,为研究中国建筑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就在这个时候,“七七事变”发生,日本政府发动了侵华战争。不愿沦为汉奸和亡国奴的梁思成决心撤往大后方,他带着全家人匆匆离开了北平,从天津坐船首先来到了青岛。后离开青岛,梁思成一家开始了长达9年的逃难生活。1938年,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逃难到了昆明。1940年冬天,营造学社又决定跟随中央研究院搬迁到四川李庄。
当年李庄被梁思成称为:“谁都难以到达的可诅咒的小镇”,从重庆坐船走,“上水三天,下水两天”,“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缩短船行时间或改善运输手段”。走陆路,当年林徽因带着母亲和孩子,坐敞篷卡车,采“骑马蹲档式”,从昆明直坐到李庄,费时两个星期。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来到李庄后,在贫病交加的困难处境中仍然坚持学术研究。1943年底,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在李庄完成了,这部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他因此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由于条件限制,《中国建筑史》在李庄只刻印了几十份。随后,梁思成又用英文编写了一本《图像中国建筑史》。他请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帮助把图稿拍成了微缩胶卷,并复制成两份。自己留一份,另一份委托费正清带到美国保存。
在李庄,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克服困难,坚持出版了两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梁思成在抗战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大部分都登在这两期刊物上。病床上的林徽因承担了出版刊物的具体组织工作。营造学社在李庄以简陋的石印方法出版的这两期堪称精美的高质量汇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赞誉,使营造学社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地位。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邀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在李庄完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书稿和图片,向国际学术界第一次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瑰宝。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赢得了国外同行的赞誉。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珠联璧合佳偶的旧居,坐落在离李庄几里之遥的上坝村月亮田,几乎是在坝子的边缘。山丘逶迤,绿竹掩映。到了上坝村,一处砌着三合土的小院前,一座旧时大宅门墙上有一块“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林徽因旧居”的牌子。旧居其实是一座很普通的农舍,已相当陈旧,除了当头一截是灰砖砌墙,绿色门窗外,余皆木门板壁。堂屋正中靠墙是一个大方桌,一把残损了的太师椅,侧边一张平柜和零散放着的竹椅小凳,惟正面粉墙悬挂着一块粘贴了很多照片的板子及几个装了照片的镜框。细看照片,几乎都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留影,许多业已泛黄。正厅左边是梁、林的卧室,地板朽了,走在上面,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牛肋巴窗,近午的光线漫进来,照见房中腾进的一柱积久的尘灰。这便是当年林徽因的卧室,当年只有病中的林徽因有一个帆布床。
据悉,当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李庄的知识分子自发地点燃竹纤绳火把,从四面八方向镇上涌去游行欢庆。林徽因当时也曾坐着轿子到茶馆去,虽已重病在身,但心却随着游行的人跳跃。
不该沉寂的李庄
1946年7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抗战文化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一下子空寂了。随着时光的流逝,作为抗战人文荟萃的李庄也慢慢地沉寂了。
李庄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它是凝聚在抗战文化人心中永志难忘的爱国主义情结。李庄,不独是李庄人的李庄,它应该属于全四川,全中国。
凭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凭着上个世纪一代大师徜徉过的这片土地,凭着长江千年流淌的桂轮山影,李庄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现在,一批写于李庄的人文著作终于震惊世界,一批从李庄走出去的专家学者再度使沉寂的李庄声名鹊起……
《罗城:中国唯一的船形古镇》
罗城古镇,坐落在四川乐山东北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为船形结构,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又有人称它为“云中一把梭”。从高处俯视,又像是一只搁置在山顶上的大船,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好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篙竿,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现无存)犹如船舵。登高远望,会看见这只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扬帆起航,因而罗城又赢得了一个美称:“山顶一只船”。这座船形古镇全长2000多米,宽约650米。主街道为南北走向,两端较窄,中间宽敞。街道两侧各有一排长约200米,宽约6米的阴廊,仿佛船篷一般,又称“船形街”。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四川的人文风貌。
历史中的罗城
罗城古镇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成形于清代。罗城古镇由于地处边陲,曾是军事要地,明、清两代均驻扎着军队,目的是控制“少数民族”,因为那个年代,当地土著还被视为“西南夷”。罗城便是当时的“军事铺”,故称“罗城铺”,镇西的营盘山就是当年的屯兵之地。
关于罗城建镇乃至得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明末时,当地一棵大榕树下有两间茅屋,房主姓欧,为附近农民出售或交换耕牛提供场所,称为“调市”。后来,交易不断发展,交换的货物品种扩大到盐、铁、布、米、油等。于是欧姓人又修了几间房子开办客栈和餐饮店,形成了一个“幺店子”。此后不久,离此地不远的杨家湾的杨姓人认为该地是杨家的地盘,想加入这个市场,但欧姓人不答应,双方争执不下。此后,欧姓人觉得应给这个市场取名,有别于杨家湾。他们根据这些生意人来自东南西北方向,而东南西北古称“四维”,“四维”合而为“罗”。以招揽四方来客,达到兴旺集市的目的和愿望。而“城”字呢?因明代称农民为“土人”(土著人),集市又是靠他们的辛勤劳动修建而成。综合上述两层意思,故取名“罗城”。
走出国门的“诺亚方舟”
罗城镇曾是远近闻名的“旱码头”,与县内“水码头”清溪镇齐名。远离江河,十年九旱。每遇大旱之年,众人簇拥灵官,祷念经文,祈求上天恩赐甘露,佑护一方生灵。
由于罗城镇周边地下资源丰富,盛产煤、盐、铁等矿物,而农副产品也产量不菲,吸引了北至成都、乐山,西至沐川、马边、雷波,南至宜宾、泸州的客商,集市贸易相当繁荣。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客商络绎不绝,使罗城成为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1982年秋,一架直升机在川南岷江流域的深丘浅壑上空盘旋。附近的山民看着这个转来转去的庞然大物不觉纳闷:难道飞机也会没事干到处闲逛?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架飞机,将打破他们祖祖辈辈困守乡野不为人知的宿命。不仅山民没有想到,那些开飞机的也没想到,他们只是在为西南建筑设计院的某项任务进行实地考察的一次空中作业。当飞机绕过一座兀然隆起的高岗时,机上人员眼前一亮,他们惊讶地发现,就在这座山冈顶部,居然停泊着一艘巨大的船。这就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旱码头”——罗城古镇,那巨大无比的船,就是古镇的主体,也就是它的标志性建筑——船形街,本地谓之凉亭街。
1983年,在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了空中俯拍到的罗城“船形街”图形,引起参会各国的极大兴趣,被誉为“东方的诺亚方舟”。结果该图形在投标中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不久,由日本、泰国、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组成的澳大利亚“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在距澳大利亚墨尔本市24公里处的洛克斯市,开始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该城占地9公顷,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罗城古镇,就这样以它那世上独一无二的船形街,在一次不经意中被发现,从深山僻壤中走出去,让世界为之震惊!
奇特的“船形街”
“船形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其支撑点是100多根立在六边体长条石柱上的旧原木。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卖狗皮膏药,享尽了人间的清福。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张秀才来到此地,坐在茶馆里喝茶,看到茶客们一个个唉声叹气,临行时还把茶杯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便向邻座的一位老人打听缘由。老人叹息一声说道:“这镇上缺水呀!”张秀才沉默良久,念出四句口诀:“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众人齐声赞叹,一致推举张秀才当造船的领头人。张秀才带领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拆旧屋建新房,不到3年的时间,大“船”便修成了。毗邻四州八县的人,听说这山顶上修了一只大船,纷纷远道而来看稀奇,一时间,人来人往,罗城镇更热闹兴旺了。“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故而有祈雨求水的象征,是祈祷上苍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人丁兴旺,国泰民安。这些传说寓意美好,体现了罗城人的渴求和愿望。从建筑学的角度来审视这只“大船”,布局的巧妙,构思的奇特,令人赞叹不已。
“船形街”的中央有一座典雅的戏楼(万年台),与灵官庙遥遥相望。古戏楼四角飞檐高翘,精巧别致,古色古香。戏楼正中的匾额上题写着4个大字:“神听和平”,楼台两侧挂着一副木刻对联:“昆高胡弹灯曲绕黄梁,生旦净末丑功出梨园”。想当年檀板敲响,锣鼓铿锵,演员粉墨登场,观众如痴如醉,该是何等热闹的场面!戏楼的上半截像一座小庙,但从整体呈现的阴柔之美来看,更像是一位红粉佳人的绣楼。两旁大木柱上“曲绕画栋”的对联让人遥想起当初戏楼的风华,它曾经是3个川戏班子的演出场所。戏楼前的广场也是镇上居民进行宗教、帮会活动的场所,每逢传统节日和庙会,广场上就要开展耍龙灯、狮灯、麒麟灯、牛灯、花灯、车灯、秧歌等表演活动。家家张灯结彩,凉厅内摆着各色商品,人们穿红着绿,摩肩接踵,热闹异常,成为远近闻名的“罗城夜市”,沿袭至今。戏楼背面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有一副口气很大的对联:“罗众志而成城倚铁峰枕峨秀跨八百里巫云长驱五海,灵古今而做官纳优孟集高腔通四千年昭乐胞与万方”。文字激扬、气势雄伟,彰显着辉煌的过去。
“船形街”上的茶客
“船形街”上的茶馆是罗城古镇的一大风景,百十来米的半条街上,茶馆的数量非常之多,并且家家生意兴隆。若非店家的招牌不同,这些茶馆大可让人疑为一家所开:同样的矮方木桌竹靠椅,同样的青花陶瓷缸,甚至连茶客也是同样的打扮。不少人3个一桌在玩着乐山地区特有的一种“字牌”,当地人叫做“二七十”,它的玩法类似麻将。旁边往往还有四五个人,老少皆有,或男或女,或坐或站,盯着桌上的牌对玩家指指点点,俗称“抱膀子”。四川的休闲方式在这条古老的长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杯热茶,一张木桌,一副棋牌,一段龙门阵,往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徜徉在罗城古镇上,看到的是满街喝茶的乡民,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而在如今的四川古镇中,能够有如此热闹场景的实在不多。短短的一条街上,你来我往的乡民们基本上把茶馆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家,每天如果不坐下喝杯茶,绝对不能舒服地过上一天。在外人看来,着实弄不懂茶客们每天到此喝茶的缘由,而其间所有的乐趣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明白。
《青城街子: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
青城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古蜀国的发源地崇州市境西北,有20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名为“横渠镇”,得名来源于流经这里的味江河。传说当年蜀王征西蕃,将百姓敬献的美酒倒入江中,三军共饮,竟陶然而醉。街子古镇与青城后山连成一脉,自然风光优美。古镇所依之山凤栖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青城一百零八景之一,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建文帝出家踪迹,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被称为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同时又享有“明清建筑活化石”美誉。
历史中的街子
街子成镇较早,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据《崇庆县志》载:后蜀孟昶广政12年(949年),割晋原郭信等8乡入横渠镇,置征税院,广政16年(953年),升征税院为永康县,隶属蜀州(治所在今街子场镇),横渠镇成了县治的所在地。时有全国最大的茶市,也是汉藏交流通道。吐蕃间道从味江河谷来蜀州,在这里购买茶叶,后有“诸蕃尽食永康茶”的记载。政府以永康茶与“诸蕃”换军马,征收大笔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