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映像川藏
8562400000010

第10章 巴蜀古镇(1)

《李庄:走过抗战硝烟的千年古镇》

从四川阿坝高原奔流而下的岷江,与从云南石鼓万重大山中转弯北上的金沙江合而为一,形成了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在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畔一个叫李家坝的地方,坐落着有1460余年历史的古镇——李庄。

李庄位于四川宜宾市长江下游19公里的一个古镇,有“九宫十八庙”和大小街巷18条,古风古貌,至今犹存。李庄是抗战时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和同济大学等迁徙至此,长达5年。一批写于李庄的人文著作震惊世界,一批从李庄走出去的专家学者使李庄声名鹊起……

历史中的李庄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的长江南岸,隔江与大桂轮山对峙,与长江有机融合,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观。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舟楫往还,多在此停留。汉代曾在这里设立了驿站。

李庄古时为土著民族僰人居住的地方,属古僰侯国治地。李庄有3000年的发展史,1000多年建置史,400多年的县、郡、府治史,相传李庄最早是以打渔为生的李氏兄弟聚居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渔村,时至今日,镇内的小春市街后仍然保留着“打渔村巷子”,足以见证古镇李庄的名称由来。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置南广县,治所即设在李庄。曾著有《说文解字注》一书的清代大才子段玉裁,还在这里当过知县。历史上的李庄,还曾经是宜宾所辖南溪县治所。李庄因此素有文风鼎盛、贤达荟萃之称,也是川南货物集散商埠。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对李庄土著民族的毁灭性围剿,加之自然灾害以及瘟疫的肆虐,使其人口大幅锐减。为保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从明朝末年起,朝廷即开始了强制移民,到了清朝,移民数量空前增长,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由于李庄大部分居民系属移民,为了加强感情联络和交往,居民们便用手中的余钱拿来兴造各种会馆、庙宇、殿堂等公益性建筑。在这块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就留下了“九宫十八庙”等颇具特色的古庙群……明朝的旋螺殿,清朝的九龙碑,光绪年间修建的全木结构的精细建筑奎星阁,还有那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白鹤窗,席子街的石板路、独具韵味的腰门、斑驳迷离的会馆庙宇,印证着李庄古老的记忆。

李庄与抗战

1940年初夏,昆明物价一日数涨,日本飞机又加紧对昆明的狂轰滥炸,时已迁到昆明的同济大学师生已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决定再次内迁四川,欲寻一处敌人不易察觉而交通又比较便利的地方。遂委托其校友,时任宜宾中元造纸厂厂长的钱子宁在川南一带寻觅迁校去处。

同济大学是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吴淞江江湾校舍遭到日军炮击、被夷为平地后仓皇西迁的。这是一所在本世纪初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17年后,由中国接办,1927年易名国立同济大学,在抗战前已有医、工、理3个学院。

烽烟突变,千里辗转,学校迁徙武汉、衡阳、桂林,后又出镇南关,至越南河内。队伍分两组,女生和教师乘汽车,男生则徒步千里奔波。1939年春节才分批分期抵达昆明。1940年秋,日机不断侵扰昆明,滇缅交通被切断,同大师生员工决定第6次迁校。

因当时宜宾已人满为患,连省立宜宾中学也疏散到李庄的张家大房山庄。钱子宁又去南溪联系,南溪县城虽有众多庙宇和民居四合院可以安置这些在战火硝烟中飘泊的莘莘学子,但地方仕绅却又担心接纳人口太多会使地方物价上涨,造成地方压力,又顾虑外来人会给纯朴的地方民风造成冲击,因而婉拒迁入。李庄获知此信息后,地方当局的张官周、罗南陔等立即汇集社会贤达,经多次磋商达成接纳同大迁来李庄。随即向民国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同济大学发去“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16字电文。随即,又写了几份函件,从历史、地理、交通、物产、民俗民情等方面逐一介绍,分致同大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不久,同济大学派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务主任周召南前来接头筹备。驻昆明的中央研究院3个所和中央博物馆也派研究员芮逸夫随同入川考察落实。

当时人口两三千人的李庄要一下子安置上万的外籍人士颇不容易。东岳庙,人们用滑轮起吊神像,集中堆置。这在当时的乡村小镇决不是件小事。东岳神掌管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腾空的大殿上,支起了简易的课桌。同济大学规模最大的工学院在东岳庙敲响了上课的钟声。

随后,这个当年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镇,又迎来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女子文科所、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中国大地测量所等10余家国立高等学府和文化科研机构。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李济、童作宾、梁思永、童第周、金岳霖等一大批中国最著名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也齐集李庄,使李庄这个不足3千人的小镇,新增人口达1.2万余人。李庄随即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中国抗战四大文化中心之一而闻名遐迩。那时,大洋彼岸的书信,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就会投递无误。

几年间,李庄的乡亲们在禹王庙、祖师殿、张家祠堂、罗家大院里为学者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给战乱时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养分,大量的珍奇国宝和典籍文物在李庄得到妥善保护,大批学子和知名学者得以在此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81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9位。中央研究院的学术研究论文集《六同别录》、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以及董作宾的《国像中国建筑史》和《殷历谱》等学术著作也诞生在李庄,李庄亦由此被当今学人称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成为抗日战争中的文化堡垒,是抗战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人文中心。

对李庄,同济人也投桃报李。1944年,工学院从宜宾架杆,牵来电线,让李庄比县城南溪早好多年点上电灯。工学院附设高级中学和一所完小,既作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也解决了李庄居民和教职员工四五百学龄儿童入学的问题。川南一带,痹病流行,轻则周身无力,皮肤发麻;重则上吐下泻,四肢麻痹,发展到胸部即死亡。病因一直不明。省立宜宾中学一次聚餐,37人发病。同大医学院唐哲教授、杜公振教授通过动物试验,查明病因是五通桥所产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钡。痹病攻克了,该项研究被评为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发明一等奖。李庄人民奔走相告,拍手称庆。

李庄5年,同济大学发展了。原有理工医三学院,1945年又增设法学院,同时进行了系科调整。学生人数1100多,毕业人数680人。在这一批科学英才中,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就有朱洪之、陶亨咸、王宋武、唐有祺、吴式枢等一大批人。

1945年8月15日夜,李庄万籁俱寂,唯闻几声犬吠和长江隐隐涛声。黑沉沉的古建筑群中,偶见油灯如豆,明明灭灭。忽然有人推门而出,向着旷野拢掌高呼: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

如穿云裂帛,如倒海翻江,从收音机中收悉的这道电波,一下子照亮了李庄的暗夜。人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莘莘学子互相捶打,让胜利的感觉结结实实。教授专家喜极而泣,不时揩去眼镜上点点泪迹。走,出去,人们邀邀约约,敲打着锅碗瓢盆,燃点起竹纤绳制成的火把,顺着泥泞的田间路,走向李庄的大街小巷,汇集到长江边上开阔的码头和坝子。

油印机刚推出来的传单在人们手中争抢,有人借着马灯高声朗读:“裕仁天皇签署协议,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遵照《波茨坦公告》,解除日军全部武装,惩办日本战犯,封闭日本一切军需工业,同盟国进占日本领土……”“中华民族万岁”,“胜利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有人唱起郭沫若的《满江红》:“怒气冲天,推窗外,战云变色……庚子耻,犹未雪,芦沟辱,何时灭?恨老天沉醉,平津陷敌!壮士饥餐鹰虎肉,笑谈渴饮倭奴血,待今朝再重振金瓯,完无缺!”歌声汇聚着千万人的心声,融进奔腾不息的长江。

李庄不眠,通宵达旦,庆祝胜利的游行集会竟达三天三夜。人群中有享有国际声誉的历史学家傅斯年、语言学家李方桂、考古学家李济、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人类学家吴定良、建筑学家梁思成、社会学家陶孟和……也有李庄的社会贤达、中小学生和各界群众数千人。

奇异的古建筑群

李庄古镇有由庙宇、祠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古建筑群,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赞李庄的古建筑有“四绝。”第一绝:旋螺殿。始建于明代万历24年,呈八角形,高25米,全是木斗拱结构,不用一颗铁钉。被誉为是傲于世界的杰作!第二绝:奎星阁。清代建筑,屹立于长江边上,上下航行的船只,在10里开外就可看见,犹如导航的灯塔,是两千里长江岸边一个独特的景观,原建筑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在是仿原貌重建。第三绝:禹王宫。也是清代建筑,宫门气宇轩昂,宫内的九龙石碑,工艺精美,可与北京故宫龙的雕刻比美。第四绝:张家祠。堂内有两广总督张之洞题写的“宏我汉京”的匾额,尤其是每扇门窗雕有不同形态的仙鹤,栩栩如生,谓之百鹤祥云。此外,东岳庙、天上宫等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进入李庄,一溜儿簇新的仿古建筑,老街裹在里面。沿着主街的斜坡而下,渐渐热闹起来。李庄古为水运商贸的兴盛之地,镇上酒肆茶馆,各色商铺,一应俱全,如今遗风尚存。整条仿古街都是酒肆茶馆,洋溢着闲情逸致的气氛。因为这旺盛的人气,尽管两边的建筑古老,却不像有些古镇让你感觉凋零破败。直走就到了江边码头,水色天光,对岸丘陵连绵,怡情悦目,回首旧城宛在,却不闻旧时人声,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距江水最近的慧光寺,原是湖北湖南籍移民建的会馆,抗战时期,这里是同济大学校本部。正殿与山门内的戏楼南北相望,两边连着一楼一底长长的厢房。这座寄托乡愁的寺院,仿佛永远替那些逝去的人凝视着他们登岸的码头和滚滚东逝的江水。

李庄的老街保存最为完好的是席子巷。这是一条建于清朝初年的老街,长不过60余米,宽不过2.5米。初一看,觉得只不过是一条老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仔细一瞧,才发现确有特色。整条街都是一楼一底的木建筑,二楼清一色的木挑吊脚楼,上有屋檐,把不宽的街覆盖了。街两旁的檐口仅40厘米的距离,站在街市往上眺望,仅看见一丝天空,故而席子巷又称作一线天。这一条青瓦遮挡阳光雨水的小街,也遮挡了外界的喧嚣,人们不急不缓地过着悠闲的日子,挑水的,拉车的,摇蒲扇的,步履都那么舒缓;聊天的,打牌的,做小买卖的,各得其乐。以前这里是加工、出售草席的地方,席子巷也由此得名。今天,已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极为清幽。

在狭窄的席子巷,两旁高耸的吊脚木阁楼,使中间的天空只留下一条小缝,房屋的木板已经枯黄,地上的石板,已经被岁月雕刻出深深的痕迹。可别小看这窄溜溜的巷子,其建筑很有讲究。当街吊脚楼的左边铺面是9开间,9是最大的阳数,古时只有皇帝可用,此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9开间正中3间房顶错落高出,这是将堂屋开在街巷上,想来不是富商就是巨贾之家;与左边建筑相对的右边却只有4开间,这是取四海升腾之意。小小巷子,也涵容着中国传统的诸多玄妙。

从席子巷穿过去,就是羊街,没有店铺,只有错落院门,且多半都是石条嵌成而上有刻联,如“江客出来幽径入,羽流归向小门敲”。街道宽不过两米,却到处是雕刻的浮雕和牌楼,其雕刻之精美,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玉佛寺戏楼前的一组木雕,其人物造型之精美,雕刻之细腻入微,让人惊叹不已。李庄古老的街巷整洁和干净,不见任何一处有泥淖和垃圾,老人们悠闲地在门口坐着聊天,或者坐在树阴下打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张家祠堂就位于羊街,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博物院及其所属数千箱国家级珍贵文物和守护军队曾从昆明迁来张家祠,时间达五六年之久,在此期间,继续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并与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联合举办过包括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内的多次文物、科普展览。

梁思成、林徽因与李庄

梁思成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的著名领袖梁启超先生的长子。1924年,梁思成在清华学堂毕业后到美国留学,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的过程中发现,古老文明的中国建筑史,竟然都是由外国人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