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上诊床,解开你的裤头,我要为你检查。”
在诊床上,他发现病人下腹部圆形隆起一个肿块,从下腹部耻骨向上,直达脐上两横指,四周边界很清楚,表面光滑而且均匀。这明显是一个子宫,而不是其他肿物。他用听诊器在整个“肿物”表面上听,看看能不能听到有“胎心音”。但无所获。再看一看乳头,着色很深,呈紫黑色,乳头也粗大。
“你甚么时候结婚?”他不问她结了婚未,而是直接问她何时结婚。
“不,我未有结婚。”这个答复令他奇怪。
“刚才你不是说你无月经来?”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病人有怀孕的某些像征,但是却无胎心音,任他怎样反复去听,都找不到胎心音。要知到这样大的子宫,起码已经是七个月的妊娠,无理由听不到胎心音。除非胎死腹中。但眼前这个女性否认结婚,而且看上去颇为老实,不似说谎的样子。于是,他轻轻挤压她的乳房,看看有无乳汁流出。结果没有!再摸一摸她的脉:是细数,而不是滑数,不似喜脉。
“是的,我无月经。”
“甚么时候开始无行月经?”
“我从来未有过月经!”
“甚么?你从来未有过月经?”
“对!没有!”
“你做甚么工作?”
“纺织。”
啊!他松了一口气。做医生的思维使他从这一端的考虑,回复到去另一端上面。起初,他还以为又是一个未婚先孕。但很多不似怀孕的迹象使他不能下这个判断。现在多问了两句,他大概可以否定怀孕的可能了,而且,他已经猜出十之八九另外一回事。
为了不至于遗漏,他再检查清楚她全身的淋巴结,尤其是两侧腹股沟部,未发现肿大。
“你有无爱人?或是男朋友?”他仔细再问一句。
“无,从来无。我们厂都是以女工为主,我无交过男朋友。”
他非常相信眼前这个女性的话,因为从她进入诊室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老实的女性。
“可以啦,请起床吧。”他回到诊台旁坐下:“谁与你同来?”
“我妈妈。”
“可否请她入来,一起同她讲下,好吗?”她点点头。
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入,带着惶恐的心情,来到何医生面前。
“你是她妈妈吗?”她点点头。
“你的女儿有没有月经来过?”
她摇了摇头。
“她多大?”他明知故问。
“29岁!”她说了。
“29年从未有月经来过,你做母亲的,为甚么不同她去看医生呢?”何医生有点严厉的样子同这个母亲说。
“我见她无甚么事,看乜医生呢,只以为她气血不够,故此给她煲些当归之类的药补一下血。”
“结果呢?有无效?”
她摇摇头。
“既然无效,就应该找医生睇,检查一下。”
“我问过几个中医,他们都说她气血虚弱,食几服中药就可以了。但食极都无月经来。我见她又无乜大碍,也就算了。”
何医生听后感到,无怪乎一些西医瞧不起中医。天天在喊“西医学习中医”,却为甚么不提倡“中医向西医学习”呢?西医学中医,是要发扬中医;中医学西医,是要中医也来个科学化。也可以将这个词儿改一改,改为中医学科学。
中医一样要学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等现代科学基础知识。除此之外,中医也需要多知一些现代临床科的知识。幸好,中医学院有这些教材。
新毕业的中医生有这方面的知识。只是老一辈的中医对这方面不足,很难一一要求。
“我告诉你,你的女儿不是生瘤。”何医生说。她们听后,面上表现出高兴的神情。旋即又担心,尤其是做母亲的担心女儿出了甚么事:
“唔系生瘤又系乜?”
“我怀疑她是一种少见的妇科问题。”
“甚么少见的病?”病人问。
“如果无估计错,你可能是处女膜“无孔”,民间俗称“石女”,即无孔处女膜。”
“甘系乜问题?甚么叫无孔处女膜?”她的母亲问。
“正常每个女性的处女膜都是有孔的,不是一层膜完全封闭着阴道口。这些处女膜孔,就让发育期以后的女孩子每个月月经所出的血,从这些处女膜孔流出体外。这就是我们每月见到的月经。”何医生开始同这对母女讲起卫生课。这是他的特点,凡是有些问题要病人清楚的事,他都会同病人讲得一清二楚。
“假如这个处女膜先天生成“无孔”,那么你想想会怎样?”他用谈话的方式向病人发问。
“月经血就不能流出。”病人答。
“对了,每个月的月经血不向外排出,结果倒流入子宫。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一些月经血存在子宫,变成瘀血块。若干年后,会怎样呢?子宫大量储存陈旧瘀血,子宫会不会增大?”
“会!”病人一边答,咀边现出了微笑,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因对卫生的无知而做成的后果找出了答案。
“这就对啦!你不是生瘤,是你的子宫增大。是你妈妈没有趁早同你去看妇科医生检查你的处女膜是否“无孔”。如果早去看妇科医生,早同你在处女膜上“开一个孔”,那你就不会有今天的“瘤”了。明白未?”她听了,面上泛起了一阵微红,却展现了她的笑容。突然她抬起了头说:
“那样别人不是说我“处女膜穿破了”?如何是好!”
何医生哈哈大笑,笑这个无知的女人:“处女膜穿不穿孔有乜紧要?同男性发生关系引起处女膜穿破,同医生给你“剪开”一些处女膜孔,完全是两码事。
如果趁早能让医生在此膜上仅仅给你剪开一个小孔,好让你的月经顺利流出,那是不会影响你今后性生活的和谐。你第一次同爱人同房,或许还可以“见红”。但是,你今次就不同了。多年的月经血变成大血块留在子宫腔内,妇科医生要给你开一个“较大的孔”,才能挖出这些血块。那将来结婚会不会“见红”就很难包保了。这得由妇科医生同你商量,由她们决定。”
他给她转往妇科。
四个月后她再来肿瘤科,找到何医生。她是一个健壮的青年妇女。给何医生送来结婚请贴:“我深深感谢你,请何医生务必来临我的婚礼。”。
“何医生,我有些头晕。”这是15床一个少女,十五岁。
“晚上早些睡,不要太晚。”何医生早上查房,在她的床前同她说话。她已经住院20天了,而且病情受到控制,朝着好转的方向。
“太早睡不着。不过也不会太晚。昨晚十点钟睡觉,不会太晚吧?”她天真的说话态度,以及那还是小孩般的语音,带点娇嗲的调儿,听起来份外好听。
“不会,十点睡,八点起床,也够了。”
“那会这么晚才起床!护士一早就给她叫醒,又是探热啦,又是食药啦,怎能起得太晚!”她有点儿撒娇。
也真是!这是护士的职责。值夜班的要做完她的工作,才能交班。因此,天未光,就探热、服药。把病人给吵醒了。
“无紧要,探完热,食完药,再睡。”他一边说,一边为她作循例检查。
她是一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这是白血病中最急,也是最危险的一个类型。它的凶险在于此类型白血病最容易产生急性弥蔓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脑出血。因此,当何医生收容她入院,立即作骨髓检查时发现她此种类型时,已经告诉了她的父亲,以便他作好思想准备:发病危通知,随时有生命危险。
她的父亲是乡村中学校长,而她是她父亲的唯一女儿。这个十五岁的不幸姑娘是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她美丽、聪明。每年考试不会落在前三名之外,加上刚发育,瓜子脸,声音动听,为人乐观。可惜,起病十多天:不规则发热、牙出血、皮肤有出血点,于是到县医院治疗。县人民医院发现她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红血球减少,于是转送到阳关医院。何医生接手时,发现她全血减少、发热、全身出血、肝脾肿大,而且在她的外周血液中即发现异形白细胞。以他的职业敏感性意识到这是一个辣手的病例。这类病例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于是即收容她住院,并作骨髓检查,两个小时后获得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新开的肿瘤科,血液病不少。单是急性白血病者就有五例住院。其他是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手术后中医治疗;再有是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鼻咽癌等放射治疗后化疗加中医配合治疗;还有些是肺癌、肝癌、多发性骨髓瘤、皮肤癌、以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等,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房虽然病例不少,却很灵静,唯有两个白血病少年,整天在病房吱吱喳喳地开玩笑。就是这位美丽少女王少梅,以及另一个与她同龄的李向东,他们不知还是不懂、抑或是因为病情的改善而令他们提高了生存的意志?他们表现出无忧无虑地、整天在开玩笑、下棋、或温习功课。
何医生给她检查,发现她的皮下出血点显著减少,鼻腔也无出血迹象,原来在她的左肋下3CM肿大的脾脏,也缩少至仅可触及;肝脏也由4公分缩小至1公分。再翻开病历,白血球开始回升、红细胞量也增加了,只是血少板的改善不如理想。最值得安慰的是外周血中,那些白血病细胞几乎找不到了。白血球从入院时的不到1000,增加到现在3700,而且在分类时都是以分叶核为主,以及小部分杆状细胞。即是说骨髓中的异形白血病细胞,可以向成熟阶段发展。病情朝着良好的方向。何医生打算过两星期,会给她再进行骨髓复查。
“你的病好转了很多,不必担心。”何医生安慰她,使这个小生命尽量能享受她有生命以来的快乐。
“白血病都唔医得好的!”她有点撒娇,也有点忧郁地、眼红红地说。
她曾经因为自己的病,翻查了一些她能翻查的医学、或卫生书籍,知到白血病是一个极危险的病症。为此她曾多个晚上偷偷地、伤心地哭泣。然而,在何医生的治疗下,她发现了自己不是朝坏的方向,而是向好的方面走。于是她怀着暗自高兴的心情,有甚么事都对何医生讲。
“不是这样讲,你不见你现在比起入院时好了很多吗?最低限度你的体温正常了,感染被控制了,这是最大的收获;再讲皮肤出血大大减少,比入院时减少85%以上,对不对。”何医生耐心地同她说。
她点了点头。
“还有,你的食欲比入院时改善了很多,食量增加、睡眠良好、血像改善,有甚么好担心的。”
“但是,我的血小板仍然少呃!”她不知怎样会知到血小板仍少。
“你怎知你的血小板少?”何医生有点不高兴,“是不是偷睇病历?病人是不准偷看病历的!”
“不是,是你刚才同实习医生讲的!”这只灵精鬼,连医生讲的每一句话她都在留意听,并记在心上。
“啊!原来这样。但你既然听到我说血小板仍少,那就必定听埋下面那些说话。我下面的话是说,既然白血球同红血球有改善,血小板也一定可以改善,因为血小板也是从骨髓内产生的。骨髓功能改善,迟早都会使血小板获得改善,先后问题吧了!对不对?”
她微笑地点了点头。这个天真的少女,她对眼前这位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矮医生很信服。因为在她进院时,由于高热、头痛、周身骨痛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加上阴道出血,使她不但痛苦,而且恐慌。十五岁的高中生了,知到生死问题。在这个最美好的年华,她不想死,谁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进院之后,病情一天比一天改善,热度下降了,出血点一天天减少,阴道出血停止了,痛苦也每天减轻。初期的恐惧与疑虑也在逐步消除。
隔壁的病房,正住着一个十五岁少年,也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他是一个工厂工人的儿子,也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很不幸,患了持续发热,胸骨痛,流鼻血而来内科检查,被内科张医生怀疑血液病,于是转到肿瘤科。何医生很快确诊,并立即收容入院。他的治疗时间比她略长些。他住院已有两个多月。做过两次骨髓复查,现在已经是“缓解期”。
“怎样东仔,今天好吗?”何医生查房时,问李向东。由于文化大革命,为了赶时髦,或显得自己“进步”,很多人的名字、或自己儿女的名字,都改为“向东”“向阳”“卫红”“卫东”……之类。因他父亲是个工人,工人阶级是革命动力的阶级,于是,他的父亲就把儿子的名字改为向东,表示永远向着毛泽东。
“无乜野,几好。”东仔是一个很听话的少年。当他病情改善时,他就会走下床来,邦助护士做这样,做那样。最能邦得到的是劝解病人。别看他人仔细细,可对人的安慰,比起大人还有效。他懂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开解别人。尤其是病房那几个白血病、淋巴瘤之类的病人,见他这个“小鬼”用自己亲身经历及治疗经验来劝解,很有启发性,也乐于以他作样板地来接受。当王少梅初入院时,就是他来安慰她。由于他同护士的关系不错,一些姑娘偷偷地“泄露”了病人的“秘密”给他知时。他知到这个女孩子的病,同自己一模一样。他立即用自己真实的见证,来给她作思想工作,使她情绪安定下来,接受治疗。
因此,她精神改善,心情舒畅,同他的“工作”不无关系。
“你们觉得近来白血病治疗如何?”查完房后,回到医生办公室,何医生照例同一班住院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讨论,对像主要是实习及进修生。但是那几位低年资的住院医生,也喜欢一起听何副主任对病情分析。
“不错。尤其是王少梅及李向东。”实习医生翟少兰说。
“对,病房五个急性白血病人中,他们两个似乎疗效最好。”另一位实习医生钱其标说。
“你们找一下原因,分析一下五个病人之中,他们的特点有甚么?治疗上有何区别?疗效又如何?”何副主任引导他的学生、或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