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星期一不可姑息小人
权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僭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聘其奸计,附上罔下,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权万纪、李仁发都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诬陷中伤别人为正确,以告发攻击他人为正直,凡是被他们指责的,都没有罪过。陛下掩盖这两个人的短处,接受他们的所有坏话,他们就放肆地施行奸计,攀附君主,欺压臣下,行事大多违背礼法,以此来盗取刚强正直的美名。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多次接见权万纪、李仁发两人,这两个人以告密攻击陷害别人来牟取名利。
得到唐太宗的接见之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欺君罔上,指斥他人。朝廷的官员们虽然不能自安,但迫于他们的淫威,竟然没有人向唐太宗提出意见。只有魏徵向太宗提出意见,这段话就是他的谏言。魏徵指出,姑息纵容小人,会导致两方面的严重后果: 第一,小人的阴谋轻易得逞,必然助长他们为恶的火焰,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做出更多、更具危害性的行为;第二,小人得道得志,会在心理上给正直的人极大的打击,他们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明哲保身,要么辞官隐退。总之,提擢小人,就不要指望再得到忠良贤能之人的辅佐。管理者应当对员工之间的批评和指责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了解,将真相调查清楚,然后再判断孰是孰非,切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姑息小人,打压君子。
星期二君臣同心同德
臣闻君臣同契,义皆一体。未闻不存公道,惟事形迹。——《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臣听说,君王与臣子意气相合,道义上都是一个整体。没有听说过不心存公道,只注意言行举止的。贞观六年(632),有人告发魏徵,说他偏袒亲戚。唐太宗派人调查此事,得知是告发的人不公正。虽说魏徵并没有徇私偏袒,但唐太宗认为他也有可以责备的地方,于是就让人转告他说:“你不能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魏徵认为“此言大不是”,就说了这段话回应唐太宗。魏徵这段话的意思是,衡量臣子是否尽忠的标准是: 臣子是不是与君王同心同德,而不是言行举止。
因为言行举止是表面的,而且言行举止所传达的内心的意愿,是需要在具体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来的。言行举止可以是虚伪的、造作的,甚至是为了达成目的刻意假装的。所以,言行举止肯定不能作为判断臣子是否尽忠的标准。魏徵认为,臣子与君王同心同德,才算得上忠良。所谓同心,指臣子想君王所想,急君王所急,设身处地为君王着想,替君王排忧解难。所谓同德,指臣子心存公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都遵循公道,绝不会弄虚作假、“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管理者对待下属的评估,应当严格遵守事先设定的考核标准,这一考核标准必须得到普遍认同。千万不能根据部属的言行举止,随意对他们定性,进行奖惩。
星期三良臣和忠臣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一代一代地相传,荣华富贵就无止境。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王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有忠臣之名。贞观六年(632),魏徵对唐太宗说:“希望陛下使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成为一个忠臣。”唐太宗诧异地问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于是魏徵就说了上面的话,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概括而言,良臣就是君臣互相成全,共同走向尊荣;而忠臣却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他的美誉。臣子是良臣还是忠臣,与他所辅佐的君主是否圣明关系非常大。圣明的君主成就良臣,昏聩的君主造就忠臣。管理者自身的品德、素养、能力等直接影响着下属的功绩。德鲁克说:“管理者的成功来自于下属的成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帮助下属提升能力、成就更好的功业;而不称职的管理者不仅无法促进下属的成长,而且会阻碍他们发挥自身的才能。管理者要为下属创造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而不要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星期四不可操之过急
有人十年长患疼痛,不能任持,疗理且愈,皮骨仅存,便欲负一石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有一个人,十年间长期患病,不能忍受坚持,经过治疗疾病刚愈,只剩下皮子包着骨头,就想背一石米,一天行走一百里路,一定办不到。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平定了匈奴,四方的异族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群臣都称颂唐太宗的功德,请求他举行祭告天地的大典。唐太宗自己也有些按捺不住。
然而,魏徵却认为不妥,太宗问他原因,他就借用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打比方,意在说明,国家虽然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景象,但还不足以承担举行大典所消耗的费用。因为经过隋朝十多年的祸乱,国家经济元气大伤,尽管经过唐太宗的治理,解除了百姓的疾苦,稍稍殷实起来,但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铺张浪费的地步。企业度过生存危机之后,不用再为生存发愁,管理者便很容易产生铺张浪费的恶习;讲求排场,不再仔细核算成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再慎重考虑它的必要性;危机感逐渐丧失,盲目追求扩张,组织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这些都为下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量力而行是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谨遵的原则。不要贪图虚荣,为了排场而肆意浪费,也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扩张。
星期五坏事不能开先例
此源一开,万端争起,后必悔之,将无所及。——《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这个先例一开,各种事端就会纷纷起来,以后一定后悔,那将没有办法来改变了。这段话是魏徵劝谏唐太宗所说的。很多人心里其实并不是不明白是非对错,那为什么他们还会做出坏事呢?因为他们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纵容自己,做一点错事也无伤大雅,甚至姑息纵容下属的错误。当然,身为管理者,应当以宽容的心包容下属的错误——这听起来好像自相矛盾,既不能姑息纵容下属,又要宽容大度,两者岂能兼而有之?其实,管理者应当仔细分析下属的错误的性质,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具体而言,错误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主观性错误,就是知法犯法;第二种是客观性错误,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能力、知识、见解的不足,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错误。对待前者,管理者应当以公正、严厉的态度,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对于后者,则应当谅解和包容。坚持原则,坚决不为坏事开先河,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一两次小错不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一旦有了先例,就很可能造成争相效仿、难以遏止的情况。
第二周星期一备豫不虞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不测,这是治国永恒之道。怎么能够在河水还未泛滥的时候,就先自己毁坏了堤防呢?据资料记载,贞观七年(633),薛仁方将杨誉拘留审问,杨誉的儿子向皇帝报告说:“父亲是皇亲国戚,薛仁方是故意不肯决断。”太宗听后当即下令打薛仁方一百棍杖。此事被魏徵知道后,进谏说:“世家贵戚自古就很难管理。薛仁方既然为国家执法,就不应该对他随便施加刑罚,皇上这样做实际上是外戚挟私报复,以后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唐太宗听后,承认先前没有仔细考虑,并下令免予解职处分。这里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其一是治国之常道在于“备豫不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未雨绸缪。其二是“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这句精妙之处并非在于提醒我们非要等到水横流了才可以自毁堤防,而是说,即使水已经横流,都不应该掉以轻心,防范应该永远保留。防患于未然,还是领导管理能力的拓展和延伸,优秀的领导并不一定非要在谈判桌上,还包括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领域阵地上。优秀的领导应该在市场风平浪静之时,仍然在思想上保持理性和警惕,在行动上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
星期二君臣之道
玄龄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且所为有利害,役工有多少,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虽营造,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贞观政要.纳谏第五》【译文】房玄龄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手腿与耳目,建造房屋,为何不许知道?责备他们询问主管部门,我不理解。况且修建房屋,是有利还是有害,动用多少人工,陛下所做的事如果是好事,应该协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不对,虽然已经开工,也应当奏请陛下停下来。这就是国君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国君的原则。
贞观八年(634),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掌管皇室建筑的负责人,便询问道:“宫城近来又在建造什么?”该负责人向唐太宗禀报了这件事,于是太宗就对房玄龄说:“你只管做好分内的事就行了,我建造一点房屋,干你什么事?”房玄龄便拜谢太宗并表示歉意。魏徵闻知这件事后,觉得很不理解,于是就向太宗谏言。魏徵认为,臣子是国君的手足耳目,国君要做的事,对的臣子就应当倾尽全力协助他完成,错的就应当冒死劝阻他——这是君臣之间最基本的原则。然而,这件事中,房玄龄过问太宗所做的事,根本没有过错,太宗却责备他;房玄龄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却盲目地向太宗道歉请罪,这就是魏徵深感不理解的原因。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关于工作上的事情,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管理者如果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让下属知道或参与,那么,就应该认真思考这些事情的性质,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还是因为这些事情根本就是不正确或不光彩的事情?
星期三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