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30

第30章 十月无偏无党

第一周星期一垂笃义于将来

使无文之礼咸秩,敦睦之情毕举,变薄俗于既往,垂笃义于将来。——《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译文】使未成文的规定固定下来,使敦厚和睦之情发扬光大,改变以往浅薄不良的习俗,为后世留下笃守情义的榜样。这几条建议是由魏徵提出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一些不合时宜的礼法,他认为需要改变。其实这对于现代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同样有现实意义。现在很多公司,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公司,制度尚不健全,也很混乱,员工考评制度、奖惩制度、休假制度等都不明确,公司管理完全是粗放式的。长此以往,公司的正常运转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这样公司的管理者应当先“使无文之礼咸秩”,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管理有章可循,避免管理混乱。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别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

《尚书》说:“有容,德乃大。”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可见,“能容”乃是君子的必备要素之一。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应必备的要素,对待员工要有一颗“能容”之心,创造出公司内部的和谐环境,才能使得公司“敦睦之情毕举”。“变薄俗于既往”给现代管理者的启示就是: 要及时改变公司过去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改变公司内的不良风气,使得企业的制度和文化更加有利于公司发展。“垂笃义于将来”意思是说要给后世留下笃守情义的榜样,对企业来说则应当是“垂笃义于员工”,就是管理者要注重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使员工能够感受到管理者的“情义”。首先,要不断完善公司的制度;其次,要努力营造公司内部团结和谐的氛围;再次,要及时改变公司内的不正之风;最后,是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

星期二务本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译文】凡是处理事情都必须抓住根本,国家以民众为根本,民众以衣食为根本,凡是经营衣食,以不失农时为根本。唐太宗所言的“务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国家之本在于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必须安抚天下的百姓,这是历代统治者最终能否成为圣明之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没有了人民,国家就是一个空洞的躯壳。因此,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二是人民之本在于衣食。安抚人民首先要满足人民的物质要求。三是衣食之本在于不误农时。

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都要依赖大自然的“恩赐”,天时和农时是左右农业生产的最根本要素。帝王要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就需要特别注意保证农民耕织生产时间,积极为农民耕织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就是“不失时为本”。唐太宗谈的是天下百姓和农业生产,但这个道理并非仅仅针对治国之道。今天,现代企业管理者同样担负着以人为本的职责。而以人为本并非一句华丽空洞的话,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也许应该更多地借鉴唐太宗的思想,切实实现务本。第一,以企业职工利益作为企业之本,不要把企业作为管理者私人财产。第二,企业职工之本在于解决员工基本生活问题,把关爱更多地放在员工现实生活上。

星期三抑情损欲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译文】要使人民安乐、国家安定,关键在于国君。国君能够无为而治,那么人民自然安乐;国君贪得无厌,那么人民自然困苦不堪。我之所以要抑制个人的情感、减少私人欲望,就是为了克制自己并自勉。“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唐太宗这句话并非是抬高自己。在封建社会,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安危当然系于国君一人身上。国君圣明,则人民必然幸福;国君昏庸,则人民其患无穷。“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此句意在指明君王的作为和人民安乐、国家安宁之间的关联。君王能够无为而治,本来就是以人民安乐为基础的;同时,君王圣明也必然导致人民安乐;而君王贪得无厌,则必然加重对人民的盘剥。人民生活困苦不仅导致国家不安定,还直接影响君王的统治。因而,需要君王克制私欲以利于天下安乐。唐太宗因此也“抑情损欲”。注意抑制情感、减少欲望,这不是禁欲主义的死灰复燃,而是提醒自己要对个人欲望加以适当的控制。

星期四吉凶在人

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礼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译文】阴阳禁忌,我不信奉,如果人们的行为都一定按照阴阳禁忌去做,不考虑礼制仁义,想以此求得福贵保佑,那怎么可能得到呢?如果所作所为都能够遵守正道,自然会常常遇到吉利之事。况且吉和凶都取决于人,怎么能借助阴阳禁忌来决定呢?贞观五年(631),臣下上奏唐太宗,皇太子将要举行加冠礼,按照阴阳禁忌去做,应该选择二月作为吉日,于是奏请唐太宗批准调集士兵以供需要。

唐太宗以吉凶在人作为正面回答,要求改变加冠日期,既可以避开农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生产,还打破了阴阳禁忌对于人的控制。唐太宗所说的吉凶在人的观念,这常常令我们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们的经典言论:“人是万物的尺度。”事实上,人在天地宇宙之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无法和永恒的自然抗衡。但是,“人定胜天”,人类的伟大在于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创造幸福。因此,当有些人把个人的幸福委托于阴阳禁忌的时候,智者提倡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创造和争取幸福。唐太宗就属于这样的智者。现代企业面对残酷的商业竞争,可谓吉凶难测,如何避凶得吉,从根本上说,还在于企业自身。企业的未来发展永远取决于企业自身,不可预料的因素固然存在,但是,不能因为偶然因素而拱手把命运交给吉凶预测。

星期五欲天下富贵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译文】我常常想赏赐天下百姓恩惠,使他们大富大贵。贞观十六年(642),天下粮食丰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价格每斗值五枚钱,最便宜的地方才值三斗钱。看到粮食丰收,百姓生活充裕,唐太宗非常高兴地对身边大臣说:“国家以百姓为根本,老百姓又以粮食为生命,现在粮食丰收,身为天下百姓父母的我,怎么能不高兴呢。不仅如此,我内心常常想对百姓施以恩惠,让他们全部得到富贵。”从表面上看,唐太宗的想法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因为皇帝既然为天下百姓之父母,那么,父母去照顾子民又有什么不应该的呢?但问题却是,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对于无数帝王而言却无比艰难。许多帝王不仅没有承担起照顾子民的义务,相反,还残酷地压榨和剥削人民,导致天下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乃至民怨沸腾、起义暴动。可见,让天下子民生活得以安定保障,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寄望他们大富大贵呢?这样看来,唐太宗的“赐天下富贵”,无疑是非常难得的。不仅要致力于解决员工的生存问题,还应该有欲使其富贵之心。

第二周星期一用法宽简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须务在宽简。——《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人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因此执行务必宽大简约。据历史记载,从贞观元年(627)到贞观四年(630),全国被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几乎刑罚都要被废除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唐太宗宽松简约的刑罚,也证明了唐太宗“用法宽简”思路的正确。中国历史上主张严刑治国的帝王不计其数,姑且不谈夏桀和商纣,单就秦始皇而言,重用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以严刑重罚治理天下,结果不仅没有实现秦始皇万世统治的梦想,反而导致秦朝成为极其短命的王朝。由此证明了依靠刑罚治理天下思想的失败。唐太宗对历史上帝王暴政身亡国灭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深感亡国之痛与帝王苛政的关系,由此主张用法宽松。这既是为了维护帝国统治的稳定,同时,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体恤人民生活饥苦的民本思想。第一,规章制度的制定宜宽松不宜严厉苛刻。第二,执行处罚规定要尽量坚持人性化原则。第三,用法宽松并不是姑息纵容违规者。要具有正确评估违规事件后果的能力,对于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责任人的处理,绝不该宽松迁就。

星期二勿以天下奉一人

固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本来让帝王承受天命,目的是拯救落入困境中的人,让他们能够亨通;帝王应将过错归罪于自己,把爱心施加给人民。日月的光芒不会偏照,大公无私的人不会偏袒。所以是一个人治理天下,不是让全天下侍奉帝王一个人。贞观二年(628),时任幽州总管府书记兼中书省的张蕴古向唐太宗呈奏《大宝箴》,以此劝谏唐太宗。此言论的意义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面: 一是帝王应该承担的职责在于“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在臣下们看来,帝王固然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要以履行拯救落入困境中的人民为前提,要以人民生活幸福为目标。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臣下劝诫唐太宗要有把错误归咎于自己的自觉反省思想,不要迁怒于人民,而是要以爱心推及天下。二是帝王应该达到的境界是“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臣下向唐太宗劝诫治国需要大公无私,不偏袒亲戚。三是帝王对自己的认识和反省应“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是臣下劝诫唐太宗的经典之语。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普遍地认为,一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侍奉。所以,领导者往往心安理得地享受员工们对他的尊崇,久而久之就将引发骄傲自满的思想。第一,现代企业管理者要以“拯溺亨屯”为己任,把权力和义务对等化。第二,对待企业经营中的失败,要有“归罪于己”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员工身上。第三,牢记“一人治天下”的职责和义务,消除“以天下奉一人”的自我满足心态。

星期三勿谓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