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18

第18章 六月 扬人之善

第一周星期一人无常俗

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贞观政要仁义第十三》【译文】我以为国家乱离之后,世风民俗难得改变,近来看见百姓逐渐懂得廉洁,知道羞耻,官吏百姓奉公守法,盗贼日渐稀少,从而知道人没有不变的习惯,只是看国家政治是治理还是混乱罢了。有些管理者习惯抱怨下属能力不足或素质不高,他们不曾认真反思过自己的不足之处。唐太宗的这段话给他们一个警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令人苦恼、头疼不已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如果一味责备下属,抱怨下属无能,不仅会挫败下属的自信心,而且会使问题的解决陷入僵局,因为抱怨和责备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相反,管理者如果主动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很有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员工看到管理者自责,也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损害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而且还起到极佳的教育效果,岂不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吗?相信每一位员工都是可以改变的,积极地培养和教育他们。员工犯错,不要一味责备,应反省自己的管理工作是不是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从自身找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星期二不作异端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贞观政要仁义第十三》【译文】治国之道,必须用仁义来安抚天下百姓,向他们显示威严和诚信,要顺应民心,废除苛刻的刑罚,不做违背正道的事情,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安定和平。贞观二年(628),太宗对身边群臣谈起社会风气变化问题,畅谈治国之道。唐太宗讲治国之道,主要讲了三个层面: 一是“抚之以仁义”。仁义是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自古以来,帝王治国无不以仁义标榜,以此换取民心。在历史上这样的帝王虽然并非唐太宗一人,但是,身处太平盛世的太宗能够理性地反思治国之道源自仁义,并且坚定这个信念,显然还是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二是“示之以威信”。与仁义不同,威信更多地依靠一种强大的威慑力,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如果说仁义是用来安抚人心,让百姓感到帝王的关怀,那么,威信则是一种权威的张扬,让百姓乖乖地匍匐在帝王的脚下,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综观历史上成功的帝王,无不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三是“去其苛刻,不作异端”。古人做事向来遵循规矩,这种做法固然容易导致墨守成规,但是,其长处在于保证国家处于平稳的状态。现代管理思想往往强调冒险与创新精神,看起来与此相矛盾,其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冒险并非是盲目、不计后果地瞎闯,而是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进行大胆创造。而这种创造的成功正是建立于前期稳定工作的积累,如果没有不间断的积累,那么,又何来出其不意的成功创造呢?第一,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员工,要以诚信感动员工。第二,要树立威严和诚信的形象。前者指的是领导在关爱员工的同时,不能失去领导的尊严,不能降低和扭曲自身的形象;后者指的是要讲信用,做到言出必行,建立在员工心目中的公信度。第三,在企业开发战略上,可以冒险但是不能盲目,可以打破成规,但是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星期三灾害不生

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贞观政要仁义第十三》【译文】树林茂盛了鸟儿就会来栖息,河水广阔了鱼儿就会来游弋,仁义积累得深厚了百姓就自然会归顺。人人都知道畏惧躲避灾难,但是并不知道施行仁义就能够使灾害不再发生。唐太宗以历史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洞察人心向背。在他看来,人人皆有避害趋利的本性,仅仅通过防范和躲避固然可以避开祸患,但是毕竟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尽其仁义之心,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防范灾害的土壤,防患于未然。其思想深刻而合理之处在于: 一是唐太宗采用了正面引导的方式,换取百姓对君王的信任,而并非简单粗暴的惩戒打压。这正如治水采取疏导和填堵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其效果也完全不同一样。

通过仁义的积累,自然就换取了百姓对君王的信任; 相反,如果简单打压惩治,固然可以压制百姓让其敢怒而不敢言,但是,最终换取的天下太平只能是一种假象。二是对于灾害,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与其躲避灾害,不如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灾害发生的因素,或者将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扼杀在萌芽阶段。这就是唐太宗让灾害不生的第二个诀窍。现代管理者常常需要直面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其中固然有企业者本人无法掌握和控制的因素。但是,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无疑就做到了唐太宗所说的灾害不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应对各种市场危机。但这不是以躲避防范作为企业生存的目的,而是通过消除各种有可能诱发危机的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尽可能减少危机的冲击。

星期四常令相继

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贞观政要仁义第十三》【译文】仁义之道,应该牢记在心里,经常让它持续不断,如果有稍微一点的懈怠,就会远离仁义。这就好像人饮食是为了保养身体,常常使肚子吃饱,才可以保全生命。唐太宗多次谈到仁义之道,可见仁义在其治国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这里,唐太宗对于仁义之道的理解与此前并不相同,主要表现在: 一是强调了仁义之道的“当思之在心”的理念。在古人看来,“仁义”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能否在行动上体现出仁义,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贯彻了仁义之道的关键。其实不然。

一个人在实践上体现出来的仁义固然重要,但是行动本身却来自于人内心对此的认识程度;换言之,当一个人对仁义之道认识并不深刻的时候,虽然在行动上也会付诸实践,但是,终究会浅尝辄止或虎头蛇尾。因此,只有内心牢记仁义,才有可能为此后实践发出“终极指令”,其意义当然不是一般的行动可以同日而语的。二是“常令相继”。正如今人所说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的是一生做好事。同样,一个帝王施行一次仁义并不难,但是,始终保持自己拥有仁义之心,那就不容易了。孔子也曾如此感叹仁义之难,唐太宗为此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这就是在心里牢记之后,然后坚持行动上的“常令相继”,这样日复一日,就可以保持仁义之心常在。在思想意识上,把仁义之道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以及自己做人的根本。同时,坚持仁爱之心,贵在坚持不懈,应该建立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领导者不敢懈怠。

星期五在君礼之

在君礼之而已,亦何谓无人焉?——《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译文】这关键是看国君如何对待臣下,怎么能说现在没有这样的忠臣了呢?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对群臣讲述了一个臣下对君主忠义的故事: 春秋时期,卫懿公被北方民族狄人所杀,狄人吃光了他的肉,只留下他的肝。卫懿公的大臣弘演就挖出自己的肝,把主人的肝放进自己的腹中。唐太宗感慨昏庸的卫懿公手下居然有如此忠义的大臣,于是感叹如今要找这样忠义之臣,恐怕已经没有了。魏徵听完唐太宗的讲述后,回答太宗说: “大臣是否对君主忠义,要看君王对待大臣的态度。

”并为太宗讲述了豫让为智伯报仇的故事: 春秋时期,豫让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抓,赵襄子问豫让,你最初的主人就是被智伯杀死的,你后来投靠了智伯,但是,现在为什么不替你最初的主子报仇杀智伯,却要为后来的主子智伯报仇来杀我呢?豫让回答说,我以前侍奉的主人,以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我,所以,我也要像报答普通人一样来报答他们。后来的智伯以国士一样来对待我,所以,我也要用国士一样的态度来报答他。魏徵由此总结说,臣下如何对待国君,关键在于国君如何对待臣下的态度。言下之意,只要唐太宗做到真诚对待臣属,臣属也会像弘演、豫让一样对待他的。魏徵的“在君礼之”,一方面,暗示了太宗在对待大臣上尚没有达到古人对待臣属的真诚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如何发现和培养忠义大臣的秘诀,这就是用真诚换取忠义。现代管理者往往喜欢部下对公司忠诚,但是,在金钱利诱面前,员工们的忠诚往往有很多的水分。如何让员工做到忠心不二,是现代管理者需要好好反思的地方,或许可以听听魏徵对唐太宗的建议了。真诚待人,真诚关怀员工,不要简单依赖金钱收买人心。既然员工能够因为你的金钱而对你效忠,同样,也可以因为他人的金钱而对别人效忠。

第二周星期一公正

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用人只看他能不能胜任职务,怎么能因为是新认识的人或是老熟人就态度不一样?凡是见过一面的人尚且觉得互相亲近,何况是老熟人,能一下子忘记吗?但是才能如果不能胜任职务,又怎么能因为是老熟人就优先任用?唐太宗刚刚登基之后,他原先的老部下有些人没有得到官职,而唐太宗原先的对手的部下们却得到了优先安排,他们感到非常不解,埋怨太宗。唐太宗针对他们的不解和埋怨,说了上述的话。太宗认为,公平是内心公正而没有私心。丹朱、商均是尧、舜的亲生儿子,但是尧、舜却废弃他们,不将管理天下的大权授予他们。

管叔、蔡叔和周武王是亲兄弟,但是管叔、蔡叔犯上作乱,周武王顺应王道诛讨他们。由此知道,治理天下的国君应天下为公,对人不存有私心,不因为关系亲近给予特殊对待,也不因为关系疏远就不予任用。诸葛亮说:“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诸葛亮做丞相的时候,曾经上表将廖立、李严削职为民,可是,诸葛亮死后,廖立哭泣说:“我们恐怕要亡国了。”李严则悲伤得发病死去。诸葛亮执政,推诚相见,开诚布公,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连被他惩罚的人也如此尊敬他。唐太宗完全根据大臣们的能力安排职务,而不因为曾经身为自己的下属就给予特殊照顾。任用人才时要做到公平,必须严格依照能力与职位相匹配的原则,不能因为关系的亲疏远近“开后门”、搞特殊。

星期二慕善

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我如今很羡慕前代的圣明帝王,你们也应该学习仰慕前代贤能的宰相。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荣耀的功名和崇高的职位就能够长久保存了。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和大臣房玄龄等人谈论历史上的贤相,奉劝臣下多多向历史上的贤能宰相学习效仿,不仅可以尽职为国,还可以保全职位。在我看来,唐太宗号召臣下“慕相”包含着深刻的现代管理学思想: 一是最高管理者本人应该向历史上有成就者学习。这既表明唐太宗难能可贵的谦逊品质,也表达了传承历史成功经验、借鉴前贤先进经验的科学观念。现代管理者在成功之后,往往大肆夸耀创业如何艰难,以此显示自己能力超人一等。其实,这不仅暴露领导者本人素养的低下,同时,也说明他们对历史上成功人物的无知。二是教育属下仰慕效仿历史上贤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