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8550200000087

第87章 穆涛其人其文

因为喜欢了穆涛的文,也就喜欢了穆涛的人。人是小眼睛的,看着就生急逼,话又慢,仿佛在肚里酝酿了又酝酿,一点点地滴洒。

穆涛就占了个从容。

时下的国人依然浮躁着,但浮躁的文章人已经厌了。超越激愤,面对了永恒和没有永恒的局面,许多弄文的人忽然觉得从容着好,于是就从容,要么去写了鸡零狗碎的东西,要么如那些也要从容的书法家一样,偏把字写得松歪丑懒,其实一派造作。做人和做文,不是要从容就能从容的,它需要一种定力,定力又来自大的境界。穆涛的文有点像黄宾虹的画,以世界的角度来审视和重铸民族的传统,又藉传统的伸展或转换来确立自身的价值。

我并不知道穆涛的出身和经历——鬼知道他来自仙界还是魔方——难以了解到如此从容的原因,但在研读了他许多文章后,发现他的从容呈现出了他的一种文气和智慧。人是有聪明和智慧之分的。聪明的人到处都有,但聪明常常害人,要沦落到一个小字里边去;智慧却是难得,有智慧的人,特有一种艺术的感觉,平凡的事物里他会觉悟出非凡,话有三说,他巧说得有态有度,该肥就肥,该瘦便瘦,如美妇人。

文坛如社会一样,好人和坏人到处在平均分配着,尤其在当今,天才和小丑常常无法分清,闲人多多,投机者充斥,穆涛可惜没混出个著名来,他实在是写得太少。静观穆涛,他似乎并不与人争一时短长,多于思考,依赖体证,博览群书,广泛吸收,他的心态是十分地健康。现在很年轻的一批作家,比以前的作家老熟得多,这使我又敬又畏。我知道穆涛会有好作品出来的,却没想到出品的竟是长长的《原罪》,读着这本书,想他眼小言慢,善于蓄力,就体会到了一句古语: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

穆涛从石家庄到西安,我们从作者与编辑的关系过渡到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开始了行立坐卧都很适意的生活。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人是有气味的,或许我们气味相投。

这么长的一部作品说了这么短一个序,如一个胖子头上的小帽,这帽子可以摘下不戴,权当是一本大戏,开场前的几点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