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43

第43章 最是那回眸一笑 (2)

诸位如果心细,一定记得前面我们说过,齐国每次打胜仗,看似很牛很强大了,实际上什么好处都捞不着,干赚了吆喝。这次也不例外,费了田臣思和宣王那么多脑细胞,想出了那么完美的市场方案,而且几乎就要成功了。但是眼睁睁看着到嘴的肥肉,吃不进去,你说急人不急人。再看秦国,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三晋大地,实惠一点一点地落入囊中。

命也夫?天知道!

没捞到好处不说,齐国这次还跟燕国结下了致命的梁子。

没错,这次的梁子是致命的,不信我们几年后再看。

四、秦国的两次耍猴

宣王把人从燕国撤回来,可是他心里窝火。咱都能看明白的事,宣王当然更有切肤之痛——为什么齐国每次都捞不到实际的好处?这是中了哪门子邪了?

积了一肚子的火,咋办?按照中医学原则,要泻火。泻谁身上?秦国!你东一下西一下地从韩赵魏身上捞好处你不嚷嚷,我齐国有点动静你就跟针扎了一样,你大爷的!

更过分的是,秦国不但时不时地抢这三兄弟的地盘,抢完了还得逼韩国和魏国叫自己大哥。这不,秦国和魏国打完韩国后,韩国不得不投靠秦国,叫秦国一声大哥。这倒好,秦、魏、韩结盟了。

楚怀王眼看着这三家称兄道弟了,心理压力非常大。为什么?他们结盟后,楚国北面相当于完全暴露在秦国面前,秦国要是想刺挠楚国,再也不用隔山打牛,绕大圈了。楚怀王当然知道齐宣王这时正在火上没处泻,他主动示好,要跟齐国拜把子。就这样,齐楚两家董事长拜了把子,商量好一起对付秦韩魏三兄弟。说干就干,楚国立时就派人去打北方的邻居韩国,秦国作为三兄弟的老大,当然不能袖手,只好派人去救。齐国马上从北面呼应,派人开进了韩国。最终两兄弟和三桃园在秦国的曲沃分出了胜负,齐楚两兄弟笑傲江湖。看来不管合纵还是连横,参与的公司数量一定要少,最好控制在两三家,多了就容易内乱。

齐、楚是当时能与秦国一决高下的两家公司,既然这两家公司联手了,秦国的失败就不奇怪了。也就是说,秦国还没强大到想揍谁就揍谁的程度。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问题,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屡次得手,从别人那里捞到好处,靠的不光是强悍的市场攻伐能力,还有一点或许更关键:谋略。这就是齐楚跟秦国的差距。

这次齐楚联手,秦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想办法破坏他们的联合,各个击破,甚至让他们反目,这才是上策。秦国就是这么干的,以后他们也屡次上演挑唆别人打架的好戏,自己则等着坐收渔利。这次他们想的办法是派张仪去楚国,利诱楚怀王。司马迁说过,楚国“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看来是比较容易冲动。

到了楚国后,张仪先卖了个乖,服了个软,“俺董事长派俺来,是想跟楚国化解一些市场上的冲突。特别是上次曲沃失利,公司上下都觉得楚国跟秦国应该是和睦的邻居,而不是反目的对手。”

楚怀王心说,明白就好。

张仪继续道:“为了表示鄙公司的诚意,俺董事长说了,划六百里地盘给楚国。”

楚怀王好歹也纵横市场那么多年,对这样的美事他怎能轻易当真,哼道:“嚯嚯,你们董事长可真大方,无缘无故地白送我地盘?”

张仪微微一笑,“大王您是明白人,秦国给楚国划地六百里当然有条件。条件就是楚国跟齐国断交。您先别急,听我给您分析,楚国跟齐国拜把子对楚国有什么好处?您净给齐国做陪衬了。自老祖宗开始,齐国就是最大的威胁,而现在大家却把秦国视为头号敌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如果楚国和齐国继续联手,将来齐国无可匹敌了,最终遭殃的必然是楚国。但是,如果楚国跟齐国断交,跟秦国交好,近的来说可以得到秦国六百里地盘;长远来看,可以长期维持几家大公司共荣发展的局面,甚至楚国赶超其他大公司取得霸业,重振祖宗辉煌也未可知。”

楚怀王可能没往远处想,光记得张仪嘴里的六百里地盘了。怀王也不傻,心说,我先答应你,派人收了地盘再说。于是当即答应了张仪的提议,并马上派人随张仪去秦国办股权移交手续。

楚国的经理陈轸等张仪走后,说:“董事长,这是个很明显的圈套,张仪嘴里的六百里地就是一口气。我担心的是,您跟齐国断了交,到时拿不到地再跟秦国翻了脸,楚国就危险了,没有一个盟友,光剩下对手了。”

楚怀王呵呵笑道:“你当我傻吗?我先收了地,再作计较。”

不久派出去的人回报说,秦国不给交接,要让楚国先跟齐国断交。

楚怀王盘算,那就先做个样子给秦国看看。于是,发表了断交声明。可秦国还是不交割土地,楚怀王想,看来戏演得不够,于是专门派了一个人,叫宋遗,出差到齐国,站在齐国公司总部门前破口大骂齐宣王。这是个职业骂托儿。宣王哪受得了这个气,断交就断交,我看你怎么从秦国姥姥那里捞好处?

秦国呢,张仪回到公司后就称病不起,干脆请了长假,不照面儿了。楚怀王派出去接手地盘的人,不断把坏消息回报给怀王。怀王急了,催促秦国交地。秦国得知齐国真的惹恼了楚国,这才让张仪上班。上班第一天,张仪就跟楚国来的人说:“六百里?你还不如抢啦!我说的是六里好不好!开什么国际玩笑!你们董事长傻,你以为我们秦国人也傻吗?六里,你拿走;再敢多要一个平的话,一个字,双手抱头做蜷缩状,滚!”

楚国使者抱头鼠窜回了公司,把秦国如何如何痛说一遍。怀王大怒。尽起公司精锐,不顾陈轸阻拦,杀奔秦国,结果大败。韩、魏两兄弟趁机起兵去楚国捞点剩汤饭,齐国公司员工乐得背靠大树,两手抱胸,嗑着瓜子看热闹。楚国一时东接西挡,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只得向秦国割地、赔不是、叫大哥。

齐国此时只有两字送给曾经的兄弟楚:活该!

秦国派张仪去楚国动了动嘴皮子,就令楚国失去了兄弟齐。纵观整个春秋战国,这样讨巧的谋略,还真是不多。

公元前310年,齐宣王十年,秦国新任董事长秦武王就职。对六国来说,有好事一桩:张仪挂了。但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秦国失去一位高明的CEO而停止转动。秦国在第二年,设立左右相制度,任命两个CEO分管不同的业务。秦国第一任左右相分别是樗里疾和甘茂。

秦武王既不是实力派,也不是偶像派,他是体力派,天生神力。他即位后,曾经跟下属说,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证监会总部,也不知道证监会院子里的大鼎什么样,多少斤。武王是在和下属开玩笑,他的真实意思是想取代证监会。这时右相甘茂就说,董事长要想去洛阳看鼎,有一个难题——道路不通,董事长要是想打通道路,必须先拿下韩国的宜阳。

于是秦国在公元前307年攻打宜阳,得手后秦武王亲自去了证监会,跟属下的大力士比赛举重,目标就是证监会的大鼎。没想到秦武王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闪了腰,还不小心弄折了腿。更要命的是,运气的时候太过憋气,鲜血都从眼眶里渗了出来,十分骇人。回到洛阳宾馆,就挂了。

这一年,赵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对赵国来说是好事:赵武灵王下令公司员工穿胡服,向胡人学习骑射。赵国小强了一把。次年,齐国也任命了一位新的CEO——田文,人称孟尝君。

公元前303年,秦国又攻伐魏国,夺取了魏国的蒲坂、晋阳、封陵三家分公司。韩魏持续受到秦国的蚕食,苦不堪言。他们只好又做了一次墙头草,投靠齐国,寻求庇护。齐国收了这两个小弟,再一次不计前嫌,给楚怀王去了封信,问他愿不愿意跟齐、韩、魏三兄弟拜把子。楚国董事长欣然同意再次成为兄弟,加入了合纵队列。

搞笑的事情从此开始,秦国听说楚国又加入合纵队列了,连脑子都懒得动,直接给楚怀王送了大批美女和珠宝过去。上次被秦国的口头支票忽悠了,这次楚怀王学聪明了,等货真价实的美女珠宝到了手,才松口,答应再次跟齐国翻脸绝交。

谁说历史是严肃的,历史有时候幽默得让人心酸,而楚怀王无疑就是那个制造心酸的高手。

秦国第二次把楚怀王当猴儿耍,相对应的,齐宣王再次被楚怀王调戏,他再也忍不住了,放弃了秦国,带着韩魏直奔楚国而去。楚国惹了神下来却没处安,只好向秦国求救。秦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得到楚国太子做人质,才发兵。于是,三兄弟无功而返。

公元前301年,三兄弟再次进入楚境,怀王派自己的得力经理唐昧前去对付。结果楚国败得一塌糊涂,唐昧连小命都搭上了。这三兄弟来一趟不容易,捞不到好处哪肯轻易就走,楚国只好再次使出超级无奈杀手锏——以太子为人质送给齐国。看来楚国的太子不是做接班人的,而是筹码,老爸求饶或求救的筹码。

秦国为了稳住齐国,故意示弱(反正不是真心拜服齐国),也送了一个有头有脸的公子哥泾阳君给齐国当人质。

至此,齐国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起码是名义上的。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宣王应该死而无憾了。所以这一年,他放心地去了。

五、再至函谷关

齐宣王带着还算满意的答卷,去天堂见老祖宗。天堂下面,依旧是纷乱贪婪的人间。不知宣王看着人间的凶险,会不会倒吸一口凉气,庆幸早死了几年?

齐湣王接过老爸的枪,上任头一年没什么事情,主要任务是维稳。他做得不错,公司平稳过渡,保持了宣王时的强大。第二年,这位董事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要继承并壮大爷爷和老爸的家业了。他先是很大度地把楚太子和秦国泾阳君送回了各自公司,显示了齐国公司作为一家超级大公司的博大胸襟。紧接着,他插手了韩国公司的继承人问题,这几乎是每位意图当老大的董事长的一贯做法。两千年后,美利坚合众国不打折扣地继承了这个传统。

这一年,湣王也很闹心。孟尝君作为一名顶尖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兢兢业业为齐国公司服务。在齐国当人质的泾阳君替秦国董事长传了话:董事长非常欣赏你的能力和品德,希望你能从齐国辞职,去秦国当CEO。一番话说得孟尝君心痒痒,自信心膨胀。巧合的是,这一年秦国公司的CEO之一樗里疾去世了。孟尝君作为田氏的后裔,辞掉了在齐国集团的职位,带着自己的门客,大包小包地迁往秦国,出任秦国公司CEO。

这年还发生了一件很让历史尴尬的事情。江湖人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们极具喜感的楚怀王就应了这句话。他迫于秦国泰山压顶的压力,不得不与秦国结成市场同盟,认秦国为大哥。认就认了吧,实力差距,没办法,可是秦国虚情假意地邀请怀王去秦国公司参观一下,顺便指导指导秦国的公司管理,给秦国公司的员工做几场讲座。楚国公司上下都反对怀王去,唯独董事长自己觉得应该对秦国的热情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热忱,他去了。

秦国没曾想怀王还真实在,居然来了,那就别客气了,扣下,要钱要地。楚怀王第三次被秦国耍了,悲愤不已,坚决不答应秦国的无理要求。他后来趁机逃跑,到了赵国,赵国不敢收,又逃到魏国,结果被秦国捉了回去,在秦国郁郁而终。

楚怀王的下场,小三个人觉得非常恰当。

孟尝君到了秦国,那叫一个别扭,他和秦国董事长互有防备,互不信任。秦国董事长为什么不信任孟尝君?当年秦国小施一计,派张仪去魏国当CEO,实际上是玩了一次无间道。这次孟尝君来秦,谁知道是不是想玩这个呢?这就是人的普遍心理,以自己的心去度别人的想法,尤其是自己有前科的那种事情,他老是会怀疑对方也会这么做。举个例子,如果你曾经出轨,你一定会经常怀疑自己的妻子(或老公)是不是也时常对自己撒谎,偷偷跑出去跟别人劈腿。

秦国董事长终于耐不住下属对孟尝君的猜忌,决定让孟尝君下岗。但是如果就这么让他很没面子地回齐国,绝对是给秦国培养了一个优秀的敌人。不能用,就做掉,这是秦国的打算。于是秦国拘禁了田文。还好孟尝君的名号不是盖的,他凭借着“鸡鸣狗盗”,逃回了齐国。

回去后,齐湣王没有让他难堪,因为当初放田文去秦国,也有齐湣王一份怂恿在里面,至于目的,那肯定是担心功高盖主。田文这次在秦国受了委屈,应该明白齐国公司才是他的家,湣王才是自己的老板。没错,田文是这么认为的。他回到齐国后,马上联合兄弟韩和兄弟魏,回报秦国的“款待”。三方人马直奔秦国的门户——函谷关。这次齐国出兵去揍秦国,还有另一个理由。当初齐韩魏三兄弟大败楚将唐昧,本来楚怀王要割地赔款的,可是秦国斜插一脚,搅了齐国的好事。恰在此时,秦国准备再次去魏国捞好处,魏国派陈轸来齐国游说齐湣王。这些缘故,促成了此次联盟攻秦。

如此充足的理由,让三方人马不破秦不罢休,结果大败秦国,直抵函谷关。秦国公司眼看着门户大开,只好划割了以前蚕食的各家地盘作为赔偿,三兄弟这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秦国吃了亏,找了个理由,对楚国公司大打出手,打爽了打赢了,楚国割了十六城给秦国。秦国这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六、第二次致命的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