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林集刊(十六)
8547500000071

第71章 1907年何乐模仿刻景教碑的活动及其影响考述秦蜀(2)

何乐模用原碑照片、拓本等与完工后的仿刻碑一一对照,并进行了补刻工作,以使仿刻碑与原碑在文字、图案乃至碑面凹凸之处都一模一样。随后他邀请陕西洋务局、长安县等衙署官员前往金胜寺察看仿刻碑。地方官员对仿刻碑的精准程度大表赞赏,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立即视察了景教碑原碑,并当即派两人日夜守护景教碑,以免被“偷梁换柱”。很快,陕西巡抚曹鸿勋下令将景教碑原碑移入碑林,10月2日,48

名苦力抬着景教碑送往碑林保存,何乐模在西关城附近见到了运碑的队伍,并拍摄了景教碑被移走之后基座尚在原址的照片,而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和宇野哲人则在10月4日遇到了运送景教碑基座———的队伍。

何乐模在陕西洋务局官员协调下,请车夫特制了一辆载重大车,谈妥运输价格之后,即于10月3日由车夫先行将仿刻的景教碑从西安运出。10月6日,何乐模也离开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洋务局在此次与何乐模办理交涉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方翻译与何乐模关系恶化,已于10月1日提前离开西安,所以由曾在上海学习英语、时任陕西高等学堂教务长、教授英语的王猷负责从中翻译。日本教习足立喜六当时任教于陕西高等学堂,与王猷为同事,因而足立喜六的消息很有可能来自于王猷,他又向桑原骘藏和宇野哲人通报了何乐模意欲换碑的传闻。诸多中文史志称王猷擅长英语,百般折冲,才废除了盗买契约。实际上,依据何乐模本人所记,王猷英语水平一般。

既然从前到后实际上就不存在所谓的“盗买契约”,又何来“废除” 之举?这是特别需要澄清的史实。

11月4日,何乐模在郑州遭人袭击受伤。11月8日康复。11月10日,在得知陕西官员将仿刻碑滞留在华阴时,他遂冒充俄国驻华公使璞安第从郑州向陕西巡抚曹鸿勋发送电报,要求尽快运送仿刻的景教碑。曹鸿勋从电报所发地点为郑州这一点上发觉事出蹊跷,遂于1907年11月11日(即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六日) 致电清廷外务部报告事情原委。此电报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不妨移录于此:“昨接郑州局驻京俄使好尔姆电云,祈饬洋务局速运景教书并电覆等语。查景教书系唐代所遗,为关中古物,载在志书。前已移置书林,岂能为外人搬运,致秦人别起事端?俄使所请不知何指,或即指丹国人仿刻之新书。闻新书业经丹人自行起运,由洋务局给照出关矣。俄使无端来电直接,且系郑州发来,殊不可解,未便迳复,理合呈请钧部转达,详晰酌答,并祈复示。鸿勋。”曹鸿勋所言“景教书”即指“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而“仿刻之新书” 则指何乐模的仿刻碑。从曹鸿勋电文可以推测,何乐模虽然假借俄国驻京公使璞科第的名义要求陕西洋务局尽快放行仿刻碑,但却落款为“好尔姆”,即何乐模(Holm) 的音译,并非当时俄国公使、前银行家璞科第;而且电报是由郑州发到陕西,不是从北京清廷外务部或俄国驻华公使馆发来,这也违反传统的外交惯例,所以曹鸿勋对这则催促放行仿刻碑的电报大感疑惑,也就没有直接贸然回复,而是请外务部向俄国公使转达意见。曹鸿勋电文中也透漏了陕西洋务局已经发给何乐模相关证件,同意运送仿刻碑。

何乐模在郑州没有等到陕西巡抚的回复,遂乘火车前往北京。11月12日向俄国公使璞科第(Pokotilov) 报告此事,请求斡旋。璞科第遂向陕西巡抚发电询问。11月15日接到陕西巡抚曹鸿勋回电:“丹麦国民何乐模未经本抚同意,私雇刻工仿刻景教碑。工毕,何乐模亲订运碑之约。洋务处所颁之通行证仅确保运输无碍,与他事无涉。陕西连月阴雨,行车艰难。

昨经咨问,知一骡倒毙,无法前行。陕省官员未尝阻碍仿刻碑之运输。曹。”曹鸿勋在电文中明确指出了何乐模私雇刻工、秘密刻碑的事实,也确认了洋务局为何乐模颁发运送仿刻碑的通行证件;只是由于天降大雨的原因,道路难行,才使得仿刻碑滞留在华阴,而不存在陕西官府故意阻拦运送仿刻碑的事实。不过,核实而论,沿途官府对仿刻碑的查验的确甚为严格。

由于俄国驻京公使的干涉,此后仿刻碑运送速度得以加快。陕西巡抚曹鸿勋下令从潼关将仿刻碑、运载大车和车夫等装上平底船,派员押送,沿黄河直抵巩县附近,而后再陆运至郑州。12月31日仿刻碑运抵郑州。1908年1月2日,何乐模也从北京返抵郑州,与仿刻碑会合。在北京期间,他会晤了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里循等人。

5仿刻碑从上海运往纽约的路线

1908年1月3日下午,仿刻碑在郑州被装上火车,运往汉口。1月4日下午,何乐模亦乘火车南下汉口。1月5日下午,装载仿刻碑的货车和何乐模乘坐的客车几乎同时抵达汉口。仿刻碑抵达汉口后,先暂存于英国怡和洋行仓库,受到汉口海关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Aglen)及其下属的严密检查。安格联等人把仿刻碑扣留在怡和洋行仓库长达1个月时间。何乐模对此大为恼火,遂再次前往北京,请求安格联的上司———总税务司赫德下令放行。在赫德的帮助下,汉口海关最终放行仿刻碑。何乐模将仿刻碑装上“龙舞号”(Loongwo)运往上海。此事经《汉口日报》等的报道,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由于汉口海关放行仿刻碑一事,安格联此后还接受了清廷的调查,但这并未影响他之后接替赫德成为大清海关的总税务司。

“龙舞号”抵达上海后,何乐模在上海逗留了五六天。其间皇家亚洲文会希望何乐模就其获取仿刻碑的历险过程向文会会员发表演讲,并将仿刻碑在上海公开展出,但何乐模担心一旦仿刻碑上岸会再生不测,便谢绝了这一建议。而《上海时报》采访并刊载了何乐模获取仿刻碑的过程,行文中大加赞扬其“勇敢”行为。

1908年2月29日,何乐模携仿刻碑乘坐“肯尼贝克号” (Kennebec) 离开上海,开始了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后半段。至此,何乐模在中国已驻留了11个月,即从1907年4月10日抵达天津,至1908年2月29日离开上海。

“肯尼贝克号” 离开上海,途经马尼拉、新加坡,经印度洋,过苏伊士运河,于1908年5月23日抵达波士顿,受到了包括哈佛大学研究生、报刊记者在内的众多民众欢迎。6月3日抵达此行目的地———纽约。

四、从纽约到罗马:仿刻碑的结局

前已述及,何乐模行程万里前往西安,希冀能获得景教碑原碑,始终怀着“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