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正确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图纸上,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提升了国家在经济、政治、国防等方面的综合国力。
坚决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尊严
在国力并不强盛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没丢失一寸土地,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尊严。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思想
勇敢面对和纠正了在历史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出了左的干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主旨,坚持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国家发展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恢复和完善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理论日趋完善和成熟,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升,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
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中央领导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
1.我们党为什么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深远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带领下,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扎实、开局良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宏观调控艺术逐渐成熟
2003年以来的五年间,我国成功应对了各种严峻挑战,克服了国际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宏观调控艺术逐渐成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运行积累了更多经验。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加强政协工作,从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到强化各方面的民主监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正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全面推进,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更好保障。
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民族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在五年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起了以大中城市为骨干、县级城市为基础、辐射乡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文化实惠。同时,全面实现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更多享受发展好处
老百姓能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全社会更加注重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注重创新和教育,注重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最有生命力的体现,就在于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节能减排出现“拐点”,环保日益成为自觉行动
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节能减排“减排”,就是节约能耗,降低各种废气排放。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组织部门将节能减排作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影响非同小可。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康凤立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康凤立参加金融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普通员工做起,先后担任过城市信用社的信贷科长、副主任、主任、伊川县农信联社副主任、监事长,2004年6月起任伊川县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近年来,康凤立带领伊川县农联社398名职工,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从而使连续亏损13年的农联社在他2004年6月担任理事长的半年时间内实现全辖盈余,一举甩掉了亏损帽子。2006年末各项存款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04亿元,占全县存款总量42.65亿元的47%;各项存款上升75100万元,是省联社计划27200万元的276%;各项贷款余额为12.46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30.79亿元的40.5%,上升4.15亿元,增幅49.9%,实现利润3306万元,是省办计划2470万元的134%。
康凤立由此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楷模。
1.康凤立为我们树立了什么榜样?
2.想一想,什么是“全面小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得到促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得到促进;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和谐劳动关系得到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得到坚持,促进了教育公平;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加强,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加快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环境治理保护得到加强,促进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制度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
完善了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了法律制度,夯实了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了司法体制机制,加强了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了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
和谐文化: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得到巩固
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了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了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了正确导向,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了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了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社会管理:社会安定有序得到保持
建设了服务型政府,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了社区建设,完善了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了社会组织,增强了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了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了社会矛盾;完善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了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了国家稳定安全。
社会活力:社会团结和睦得到增进
增强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巩固和壮大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会议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等决定。
错打电话喜获友谊
打错电话,是常有的事,当对方解释说“打错了”时,有的人表现冷漠,有的人骂骂咧咧。那么对一个屡次打错电话,回给他又不接的人,你的表现又会怎样呢?浙江苍南的黄先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用短信和对方聊了起来,这让原本心情不好的云南的刘先生很是意外,也有些感动。
“因为个人原因,正月初四那晚我心情很不好,便随意拨打了一个陌生人的手机号码,当对方接时,我挂断,随后又打,反复多次。最后对方打来电话,我又把手机按掉了。”刘先生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特殊经历。
后来,刘先生想自己这种行为给对方造成了困扰,实在是不应该,于是给对方发了条短信,称自己是打错电话了。没一会,对方也回了条短信说:没有关系。见对方没有生气,刘先生索性发短信和对方聊了起来,在聊天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也好起来了。刘先生从短信中得知,对方是温州人。
刘先生所说的陌生人叫黄合格,浙江苍南人,在一家海鲜水产市场上班。说起这事,黄先生回忆,当时自己刚从亲戚家做客回来,心情挺不错的。就在自己为这个“骚扰”电话纳闷时,对方发来短信说打错了,他感觉对方为人不错,于是就用短信和对方聊了起来。
“聊的内容都是一些有关个人、家乡的介绍。”黄先生说,每个人都有打错电话的时候,大家相互谅解就和谐了。
1.读了上面的和谐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你认为什么是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国家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得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得到完善。
国防军队建设成效显著
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领导下,全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牢固确立,已成为凝聚军心意志、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光辉旗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深入人心,全军官兵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高度认同、衷心拥护;各级党委领导的能力建设得到新的加强,科学发展观正在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部队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愈发凸显。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注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上的统筹兼顾。
《党章》在中国共产党全党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是全党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这次修改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通过现行《党章》之后,中国共产党在25年内对《党章》进行的第五次修改。
“共同富裕就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我们村的落实,就是共同富裕,家和万事兴。”十七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夏流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东说。
1992年,王化东担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夏流寨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里穷,旱了没水吃,涝了一片汪洋,村民组织不起来,发展生产也上不去。”为彻底摆脱落后面貌,王化东带领村干部筹集资金打井,让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为搞集约化生产,村里与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有机食品;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以无偿赠予果树苗的方式鼓励村民开发荒山,果树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500亩变成了现在的5000亩。
“村民致富了,思路打开了,不再只关心自己家的小事,也开始关心村里的大事。”王化东说,“村民不仅盖起自家的大瓦房,还开始热心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村里实现100多万元的利润。在村民的积极支持下,村支部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开展食品加工和建筑行业,每个村民每天平均可以领到20元至60元的劳务费。
“现在我们村是人人有事干,人人有工资。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王化东说,“在我看来,共同富裕就是科学发展。”
1.通过阅读以上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2.你认为共同富裕和科学发展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