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8542600000039

第39章 音乐家名趣事(4)

国乐改进的先驱刘天华(1895-1932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国乐改进的先驱。他生于江苏江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时代,即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后曾在上海参加新戏剧团体"开明社"乐队。19岁后,返回家乡,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1922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平女子文于理学院音乐系等单位,并组织了旨在振兴民族音乐的"国乐改进社"。刘天华是"五四"以来坚持学习西洋音乐理论,改进民族音乐的重要音乐家。他践行了一条中、西音乐文化在撞击中交融的艺术道路。为此,他创作了二胡、琵琶练习曲,改变了历史上口传心授的课业方式。他还改进了二胡的形制和定弦以及弓法,从而使二胡传习进入专业教学的领域。他所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也吸收了不少西洋作曲技巧,力图使传统的民族器乐曲焕发出新的光彩。刘天华的主要创作作品有二胡曲《病中吟》、《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等。

中国的舒伯特赵元任(1891-1981年)是著名语音学家、作曲家。他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体裁,曾被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赵元任出生于江苏常州,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和哈佛大学选修钢琴、声乐和作曲等课程。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又赴法国研究语言学。1925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国家研究院教授。1929年任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从1938年起定居美国。

赵元任在美国学习期间和后来致力于语言学的同时,坚持业余从事音乐创作,成为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开创时期,最早专以"新诗"来谱写歌曲的作曲家之一。发表了四十多首歌曲,一首大型合唱和三首钢琴小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和合唱曲《海韵》等。

赵元任的创作,鲜明地反映出"五四"时期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风格上讲究旋律的流畅自如,特别重视曲调与歌词的紧密结合,他对于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也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他的作品在我国"五四"以来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聂耳的艺术成就聂耳(1912-1935年)是我国30年代谱写出人民心声的时代歌手。他出生于云南玉溪一个清贫的中医家庭,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和戏曲,并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1930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叛徒告密而逃往上海。后来考入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师。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同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作曲。1935年准备绕道日本赴苏联学习音乐,7月17日不幸在日本鹄沼的海中游泳时逝世。

聂耳短暂的一生,为人民留下了三十多首传世的歌曲作品。他深入生活,体察劳动人民的感情,谱写人民的心声,在音乐舞台上首次塑造了工人阶级的音乐形象。如《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他以旺盛的抗战热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救亡歌曲,如《毕业歌》、《前进歌》等。而《义勇军进行曲》到后来被定为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国歌。

他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下层劳动人民的真实感人的音乐形象,如《铁蹄下的歌女》、《飞花歌》、《塞外村女》等。他选编的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则以凝练的手法,抒发了民众乐观、欢悦的情绪。

聂耳的音乐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苦难中奋力求解放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充满对未来的胜利信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从而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为我国无产阶级音乐开辟了道路。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民音乐家。他出生于广东鄱隅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酷爱音乐。11岁时,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小提琴与作曲。23岁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后赴巴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30岁时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次年任音乐系主任。1940年受党中央派遣赴苏联,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英年早逝,但却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他谱写的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四部大合唱,不仅在当时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为后来我国不同合唱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歌曲创作中,他也为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斗争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救国军歌》、《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只怕不抵抗》等等。冼星海还积极探索交响音乐的标题化原则,以求运用这种较高的艺术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此,他写了两部交响曲和四部交响组曲。

冼星海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上迈进,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病逝后,毛泽东主席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题词。

中国之莺周小燕(1918-)是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生于湖北武昌。1935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声乐。

1938年赴巴黎,入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后又专门学习法国艺术歌曲和法国歌剧。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剧院首次登台,以清唱剧形式演唱齐尔品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所作的歌剧《蚌壳》,引起巴黎公众的注意,被誉为"中国之莺"。此后,又在欧洲许多国家巡回演出,参加了第一届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演唱了《神女》、《红豆河》等中国歌曲,深得各国听众好评。建国以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副院长等职,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音代会上当选为中国音协副主席。周小燕的演唱曲目包括了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歌剧选曲、中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歌,尤其擅长演唱运用花腔技巧的歌曲。在社会主义时期,她一直从事声乐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声乐人材。

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1903- )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习音乐,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1934年,他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俄籍音乐家齐尔品举办的 "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头奖和名誉二等奖。

从此,使这一民族风格浓郁的钢琴小品走向世界,深受人民的喜爱。抗战期间,贺绿汀参加救亡演剧一队,后又到重庆育才学校任教。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建国后,他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从全国第一次音乐会起,一直当选为中国音协副主席。1979年,在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贺绿汀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有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管弦乐作品有《森吉德玛》、《晚会》等。此外,从三十年代起他就开始为左翼进步影片配乐,一些优秀的电影插曲如《天涯歌女》等也曾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贺绿汀不仅是艺术根底扎实的杰出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民主革命期间曾因从事革命活动而遭反动当局监禁。文革期间也曾蒙受不白之冤,被长期监禁,受到非人的迫害。但是倔强的性格、坚强的党性,使他不屈不挠。无论处于何种逆境,他都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因此,音乐界称誉他为"硬骨头音乐家"。

我国讴歌时代的旋律大师施光南(l940-1990年)是我国人民尽人皆知的当代著名音乐家。他用心血谱成的美好旋律,时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他是中国青联副主席,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最年轻的副主席。

施光南出生在浙江金华,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在天津歌舞剧院从事专业作曲工作,1978年后在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施光南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与时代同步,深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的声乐作品。五、六十年代,他的《我要飞翔,我要歌唱》、《五好红花寄回家》、《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都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

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把一腔喜悦化成了一曲《祝酒歌》,传遍中华大地,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同时,他用泪水谱写了《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积蓄已久的悲痛与思念,歌声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施光南的音乐灵感尽情涌动,创作也进入高潮时期。《假如你要认识我》、《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妈妈》、 《多情的土地》等一系列美好的旋律,犹如甘泉喷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施光南不愧为一位讴歌时代的旋律大师。但这美好的旋律,却并非无所依托地凭空而至。这与他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对于民族音乐的爱好和积累分不开,与他对世界各国音乐的借鉴分不开,也与他心向人民的高尚情操分不开。因为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和群众性,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中国西部歌王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优美的歌。

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将《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保留曲目,唱遍了全世界。

20世纪60年代,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将它编入声乐教材。

这首歌作为"青海民歌"已经传唱了整整半个世纪,孰不知它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创作歌曲,作者就是被海外誉为"中国西北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王洛宾。直到1983年,中国《歌曲》杂志才用五线谱形式发表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并将"青海民歌"更正为"王洛宾调曲"。

新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对《在那遥远的地方》作出了如下诠释:此歌是根据哈萨克民歌《哈依路亚》的旋律为素材创作的,王洛宾词曲,作于1939年,曾以青海民歌广为流传。

这是一首具有经典地位的歌曲。

音乐大师王洛宾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搜集、整理、加工创作了700多首西部民歌:《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罕》、《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玛依拉》、《高高的白杨》、《哪里来的骆驼队》、《我等你到天明》、《黄昏里的炊烟》、《亚克西》、《都达尔和玛丽亚》、《草原上的金太阳》……一首首优美动人的歌曲曾经伴随过几代人的青春岁月。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洛宾却连署名的权利都没有。

1990年12月1日,王洛宾歌曲演唱会在新加坡举行,场场爆满、这个华人聚集的国度被王洛宾的歌曲征服了。一时间,满城争说王洛宾。

王洛宾现已出版了两本英汉对照歌集《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方》,销往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许多歌曲被海内外数不清的音像公司采用。1992年全国国庆文艺晚会专门介绍了王洛宾先生。中唱总公司第二届"金唱片奖"特别奖的得主正是王洛宾这个响亮的名字。

有位诗人曾说: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能听到王洛宾的歌曲。

王洛宾是当之无愧的西部歌王。

王洛宾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92年,王洛宾已是79岁高龄,定居新疆乌鲁木齐。屈指算来,王洛宾打从1937年西出阳关已近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风雨苍桑,半个世纪的血火洗礼,为了中国的民间音乐,王洛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经受了19年的牢狱之灾,可他依然执着达观,他那颗赤子之心里依然跳动着人类的最强音。

王洛宾的歌曲从民间来,吸取了民歌的精华,填平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沟壑,跨越了歌曲作品在地域、民族、文化和历史上的时空限制、用艺术歌曲的音乐语言再现了民歌丰富多彩的世界,使作品像民歌一样在人们口头传扬,历久弥新。

王洛宾以民歌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成功实践,使具有我们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音乐语言得以融汇贯通。在各个历史对期,各种歌曲创作模式中,王洛宾的创作数量最多,传播最广,经久不衰。他的创作继承了李叔同、赵元任、黎锦辉、贺绿汀等人的探索,同时又将其推向了使民间歌曲与创作歌曲融为一体的新台阶。

王洛宾的价值是永恒的。

获得了博士学衔的音乐家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牛津大学音乐博士。

舒曼:德国作曲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

布鲁克纳:奥地利风琴演奏家、作曲家、维也纳大学名誉博士。

勃拉姆斯:德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剑桥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名誉博士。

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彼得堡医学院医学博士。

圣桑:法国风琴和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剑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剑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德沃夏克:捷克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金桥大学、布拉格大学名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