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8533100000018

第18章 小事细节,铸就成功人生(17)

这个人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这家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对自身的不满足,成为了他成功的关键。只有对自己不满足的人才会具有饥饿意识,才不会固步自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之路。

生活中很容易遇到许多难题,这些难题还都是必须解决的,而解决难题的突破口往往不是从全局入手,更多的时候,从细节入手更容易让难题迎刃而解。

比如说你要打开一个密室的门必须首先找到那个有用的机关,而这个机关往往是最不易被察觉的。单从整体摸索很难找到突破口,只有细心的人才可以发现开启机关的通道。粗心大意、不重小节的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注意自己身上存在的细小的致命性的缺点造成的。

1930年,我党的一位干部在广西右江领导革命工作。有一天傍晚,他出去执行临时任务,途中被敌人发现,有一个连的敌人在追击他,情况非常紧急,他在躲避敌人的时候一不小心还把腿摔伤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地下党一个外号叫“金钢锥”的交通员恰巧经过这里,发现受伤的同志,立即将他背起来,渡过附近的一条小河,钻进了离岸边不远的一个旧瓦窑里。瓦窑里不仅阴暗潮湿,蚊子还特别多。两人进去后虽然被许多蚊子叮咬,却还能坚持。可是他们又一想,如果敌人进来搜查,两个人肯定会被敌人逮住。就在这时,他们想出了一个迷惑敌人的好办法,令追赶的敌人来到窑洞口时,根本就没有进去搜查。

他们两人悄悄来到洞外,在附近找了许多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他们把蜘蛛放在洞口,没过多长时间,蜘蛛就结了好几张大网。然后,两个人又挥动衣服向外驱赶蚊子。不一会儿,新结好的几张大网就粘上了不少蚊子。两人布置好一切之后,追赶的敌人搜查到了窑洞口。连长见窑洞里黑漆漆一片,便命一个排长进去瞧瞧,排长害怕,便指派班长,班长又去命令士兵,士兵无奈,只好胆战心惊地走向洞口。来到洞口以后,立即发现窑洞口结满了蜘蛛网。于是,他赶紧回来报告说:“洞口上的蜘蛛网都没破,不可能有人进到里面去。”连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带着队伍到别处去搜查了。

想想,假如是你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你能否很快想到这样的办法救自己的命?多数人只是知道蜘蛛可以织网,在关键时刻却不会想到蜘蛛网还会有这样的妙用。蜘蛛网虽小可作用很大,犹如细节虽小却影响很大一样。敌人根据蜘蛛网没破这样的细节断定洞里无人,失去了一次立功的机会,这恰恰是我方战士利用细节迷惑敌人的一个胜利,这个细节在我军战士的手中成了处理难题的一大利器。蜘蛛网也可以救人,听起来似乎玄,却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了一幕活剧。

生活中,许多小事都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些细节性的小事情往往可以成就大事。

在鲁班之前,不知有多少人被长着锯齿的草叶割破过腿、胳膊。但是只有鲁班在被这种草割了胳膊之后,才依据草叶的锯齿形状发明了锯。

在牛顿之前,不知有多少人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唯有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才发现了地球引力,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与其他人相比,鲁班、牛顿就是一个在细节中成就自己的人。

一位年轻人最初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供职三年,尽管没获得晋升,但他在这三年中,把律师事务所的一切工作都学会了,同时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不少在律师事务所里工作的人,如果以时间论,他们的资格已经很老了,可是他们却收获甚微,仍然担任着低级的职位,拿着低于别人的工资。两相比较,同样是年轻人,前者就是因为对工作注意观察、仔细谨慎,并能利用业余的机会加以深造,终于获得一定的成功;但后者却恰恰相反,所以就难有出头之日。

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解决,大多数人都不在意细节中隐藏着的契机。再难的问题都有可以解决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只留给了少数有心人、能够关心细节的人。

成功青睐有心人,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有自信,就要把握住机遇,勇于尝试任何事。只有把更多的心血倾注于事业中,用生命燃烧事业,你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积累细节

远大的目标是人生成功的磁石。一个人如果仅仅拥有志向,没有目标,成功就无从谈起。

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原本是一样境况的人,对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回答,反映出他们的三种不同人生目标。十年后还在砌墙的那位胸无大志,当上工程师的那位理想比较现实,成为老板的那位志存高远。最终不同的人生目标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想得最远的走得也最远,没有想法的只能在原地踏步。

远大的美好的人生目标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它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它就似沙漠之中生命的绿洲,让你看到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它又犹如破晓的朝日,驱散满天的阴霾。

在人生目标的驱策下,人们能不断地激励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焕发出超强的斗志。那样,你就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细化目标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因为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比拼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目标应该远大,才能激发你心中的力量,但是,如果目标距离我们太远,我们就会因为长时间没有实现目标而气馁,甚至会因此而变得自卑。山田本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远犬目标的好方法,那就是在大目标下分出层次,分步实现大目标。

用目标优化人生进程。首先,心中拥有目标,给人生存的勇气,在艰难困苦之际赋予我们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了具体目标的人少有挫折感。因为比起伟大的目标来说,人生途中的波折就是微不足道的了。因此,拥有科学的目标可以优化人生进程。

其次,由于目标存在于脑海某处,所以即使我们从事别的工作,潜意识里依然暗自思量对策,遂在不知不觉之中接近目标,终于梦想成真。拥有目标的人成大功立大业的几率,无疑要比缺乏志向的人高。

最后,实现目标好像攀登阶梯一般,以循序渐进为宜,尽管前途险阻重重,也要自我勉励。当时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往往几年之后,出乎意料之外地轻易做到了。所谓“天助”,即当我们拟定目标努力实现之际,将会觉得好像凡事都顺遂己意;当我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时,一切都将变得比较称心如意。

当然,行进的路上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有时也得含辛茹苦。无论遭遇多少打击,都要永不气馁,坚持到底。一个怀抱鲜明目标的人从不叫苦,凡事总是默默耕耘。

虽说某种偶然确能开创个人命运,不过对于有目标取向的人而言,与其相信偶然,不如掌握必然。尽管“机会”公平眷顾世上每一个人,但缺乏目标的人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溜掉。

心中拥有目标,便会使自己不太留意与之不相关的烦恼,这会使你变得豁达、开朗。因为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一旦他(她)全身心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去冥思苦想时,其他的事情是很难在其脑子里停留的,这个道理极其明显。

生命比盖房更需要蓝图,然而一般人从来没有计划过生命,每天只是醉生梦死地度过。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为生命做计划,决定一生的方向。

一生的计划:你这一辈子要做什么?当然,有很多事。只能定出个大概。你可以好好选择自己所喜欢做的事。

十年大计:有了大概的人生方向,就可以确定细节。第一步是20年。定下这20年内你要成为什么样子,有哪些目标要完成。然后想想从现在起,10年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十年目标:20年大计一定要20年才能完成吗?不必。你的经验和知识越丰富,就可越快达到目标。

五年计划: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几秒钟时间,你就知道五年内要赚多少钱。

三年计划:三年是重要的一环,一生大计通常只是简单的方向,而三年计划是最重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