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读的最幽默的智谋故事
8503500000029

第29章 刘伯温以画巧谏

明朝的刘伯温足智多谋,经常向朱元璋提出治理国家的良策。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准备封赏功臣以及自己的亲友。朱元璋仔细想想:手下的功臣没有多少,但亲朋好友却很多。这些亲朋几乎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什么能力,如果给他们封官,肯定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但如果不封官,又觉得伤了和气。为了这事,朱元璋整天愁眉苦脸。

刘伯温跟随朱元璋多年,早看出了朱元璋的心事,于是建议他外出散心。一天,刘伯温带着朱元璋来到了城隍庙,只见庙前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一走进庙里,朱元璋看到大殿西侧的墙前面围着很多人,朱元璋想看个究竟,快步走了过去。只见墙上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头发上有很多条辫子,每一条辫子上都戴着一顶帽子,显得乱蓬蓬的。

朱元璋没有看懂这幅画的含义,在回去的路上,他边走边琢磨,一句话也不说。回到宫里,刘伯温解释说:“陛下,您想想画上的人,一条条辫子上都戴着帽子,看上去很乱,这就意味着冠(官)多发(法)乱啊!看来这个画家是想以这幅画向您进谏呢!”其实,这幅画是刘伯温专门找画家画的。冠多发乱,原本指帽子戴多了会使头发变乱,而在这里却是说在朝的官越多,就越不好管理。朱元璋想了想,恍然大悟地说:“我懂了!国家刚建立,根基还不稳,一定不能封太多的官。我只封功臣,其他人一概不能做官!”

朱元璋只封功臣,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为明朝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伯温用画巧妙地向朱元璋进谏,生动地说明了分封功臣的重要性。当我们想让别人采纳我们的意见时,如果采用刘伯温这样的办法,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