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读的最幽默的智谋故事
8503500000017

第17章 银子学书法

米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每幅作品都不是随手写出来的,在下笔前,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米芾之所以有这样的习惯,还得从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说起。

小时候的米芾,曾跟着一位私塾先生学习书法。学了两三年,一点长进都没有,反而浪费了很多钱。尽管米芾也想把字写好,但始终不见成效。

一天,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经过米芾所在的村子,米芾听说他写得一手好字,就跑去请教。没想到秀才却说:“想要我教你写字,你就必须买我的纸,一张纸五两银子。”米芾听完吓了一跳,心想:什么纸这么贵啊?秀才说:“买不起就走吧。”米芾忙说:“我马上去凑钱。”

米芾回到家问母亲要钱,母亲只好把自己的首饰拿去当铺,当了五两银子。米芾拿着银子去找秀才,秀才接过钱,递给他一张纸。米芾拿着纸上下翻看,却发现和普通的纸没什么区别,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奥妙。

秀才对米芾说:“你写两个字给我看看。”米芾提起笔,却迟迟不落笔,看起来像是在出神。过了很久,秀才问道:“你怎么不写呢?”

米芾说:“纸太贵了,随意写我怕浪费了纸。”

秀才说:“那你琢磨了半天,想出该怎么写没有?不妨写一个出来看一看。”

米芾落笔,写了一个字,比以前写得都工整。这时,秀才说:“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写字不光靠手,还要用心才行。”

秀才给米芾留下一个包裹,并嘱咐要等他走了才能打开看。秀才走后,米芾打开包裹,里面竟是当初买纸的五两银子。从那以后,米芾一直牢记秀才的教诲,即使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下笔前也一定会深思熟虑。

米芾学了那么久的书法,都没有把字练好,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用心。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只要肯花心思,那么世上无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