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创新
8502700000005

第5章 绊脚石与垫脚石 (3)

在我们树立自己高远目标的同时,也要画好自己的底线,确定自己一步一步的目标,从自己近期内能完成的目标出发,先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再在自己做好每一件预定事情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向新的目标迈进!

大的鹅卵石

在一次时间管理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他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他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不再盲目回答了。“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同学们:“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启发?”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实际上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视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换位思考:

对于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成长感悟:

不要在还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时就妄下结论。有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就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燕昭王纳贤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所以,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

有个叫郭隗的智者,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位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他派人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买马的人说:“您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吸引天下人为您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您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接纳,那些比我本事更大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地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果然,没多久就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

投奔燕昭王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

从此以后,一个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换位思考:

燕昭王招贤,唯才是用,国家才得以兴旺。虽然我们不能像燕昭王那样纳贤,但可以多交良师益友,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成长感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广交良师益友,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如食鸡肋

东汉末年,刘备以及军师诸葛亮率兵攻打汉中。

蜀兵将士英勇善战,越战越勇。汉中守将曹洪、张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击之力,继而节节败退。没过多久,就有数关失守了,曹洪看势头不对,自己又抵敌不住,长此以往,他将全军覆没,所以只好求救于曹操。

曹操闻讯大惊,亲率四十万大军至汉中迎战刘备,以解曹洪的燃眉之急。双方在汉水一带屯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可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埋下了伏兵,曹兵又被诸葛亮的伏兵十余路前后夹击,三军锐气堕尽。此时,曹操进兵不能,退兵又怕被人耻笑,非常无奈。

一日,夏侯惇入帐问夜间号令。曹操一眼看见桌上那碗鸡汤,便心有感触地说:“鸡肋。”号令传到当时的行军主簿杨修那里,杨修即刻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返程。夏侯惇不解,亲自前往杨修处细问。

杨修对夏侯惇解释了曹操所说的“鸡肋”二字的含义:“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惹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夏侯惇听后恍然大悟,说:“先生真知魏王心腹。”

于是,夏侯惇也下令所有军士准备行装,并告诉所有军士来日必班师,为免大家到时惊慌,提前收拾。

曹操得知情况后大怒,以“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了。

换位思考:

“杨修之死”千百年来皆为人传诵,杨修无疑是聪明的。无奈之下的曹操口吐“鸡肋”二字,居然就被杨修揣摩透了他的心思。但正是杨修的聪明,却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生活中,该“糊涂”时还得“糊涂”,你“糊涂”过吗?

成长感悟:

有时即使真聪明,也要有所收敛。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杨六郎的神箭

宋朝时期,杨家将赫赫有名。他们个个英勇善战,赤胆忠心,可以说是一门忠烈。

父亲杨继业死后,杨六郎(杨延昭)子承父业,继续抗辽,后被宋太宗封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军,驻守三关。

有一次,六郎率领兵马,一鼓作气,杀得辽兵落花流水。可是,六郎见军中粮草不多,很担心,怕辽兵来偷袭。六郎思来想去,心生一计。

到了晚上,六郎命令士兵悄悄出动,用沙土堆起了许多小山包,上面用芦席覆盖,远远望去和真的粮草堆没有两样。

辽兵几天来连吃败仗,心中不安,又见六郎一夜之间运来许多粮草,以为六郎要与自己大战一场,当即大惊失色。辽军思虑再三,只好派人与六郎和谈。

辽使来到宋营,见过六郎,表明和谈的诚意,六郎哈哈一笑:“和谈不难,但必须答应我们一个条件:先退兵,后和谈。”

辽使问:“怎么个退法?”

六郎答道:“看你愿意退一马之地,还是一箭之地?”

辽使心想,让一马不知要退多远,不如就让一箭之地,便答道:“甘让一箭之地。”

六郎昂首阔步走出营外,大喝一声:“拿箭来!”

待士兵们抬来弓箭,辽使一看,吓得目瞪口呆,只见六郎的弓似弯梁,箭如屋椽。

六郎随手抽出一支箭,搭上弦,用力一拉,弓如满月,轻轻一放,“嗖”的一声,那箭离弦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六郎神机妙算,暗中早已派人跑马到大青山,把一支箭插进了山中的石缝里。

辽使一路找箭,一直找到大青山才找到这支箭,无奈,辽兵只好退到大青山外。

据传,那支箭现在仍在大青山的石缝里,只能摇晃,不能拔出来呢!

换位思考:

杨六郎真是聪明!他在本身粮草不足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辽兵心甘情愿地后退,从而为下一次作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成长感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急躁畏惧,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用机智灵活的方法去应对和解决。在智慧面前,任何困难都会害怕,只要你肯努力,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

扇贝与石油

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壳牌石油”的标识是一只扇贝。扇贝,是怎么和石油联系起来的呢?

壳牌石油公司的创始人麦卡锡起初只是英国伦敦一个不起眼的进出口代理商。一次,麦卡锡当海员的朋友怀特来看他。怀特在东印度轮船公司服务,经常航行于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北部沿海一带。当怀特谈性颇浓地讲述起这些地方盛产美味海产品——扇贝时,讲者无意,听者有心,正为开拓业务而发愁的麦卡锡的脑海中烙上了“扇贝”二字。

经过深思熟虑,麦卡锡筹集了一笔资金,并在扇贝低价时大量囤积,然后伺机抛售。想不到这一招一举成功,为公司的发展掘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麦卡锡多次出奇制胜,捕捉到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商机,终于积累起巨额资产。公司的继任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别人害怕风险、裹足不前时当机立断挺进石油业,经数度拼搏,终于创建起全球知名度极高的“壳牌石油公司”。

为了纪念麦卡锡的功绩和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公司决定将“扇贝”作为自己的标识,同时激励员工——“别看轻你身边每一只小小的贝壳,正是它们构筑起了今天的石油王国”。

换位思考:

麦卡锡从一个不起眼的进出口代理商成长为拥有自己“石油王国”的“国王”。你能想象出,是扇贝给了他第一桶金吗?

成长感悟:

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把握机会,让它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