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8484000000031

第31章 血洗沅陵

自然,在张大治为匪之初也曾遭到官府围剿,但湘西山脉虽然不像华山那样险峻无比,但却十分有利于土匪藏匿,而且同样易守难攻。前面曾说及晋代陶渊明在曾在此地发现世外桃源,说的是一个渔夫驾着他的小渔船逆水行舟,忽然看到一片两岸盛开着成片桃花的地方,十分美丽,于是泊船靠岸,来到一座山中,又发现一座山洞,于是钻进山洞,在幽长的山洞中走了许久,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了,正准备掉头回去,突然发现了山洞的出口,而当他来到出口后发现眼前骤然一亮,那就是世外桃源。这里居住的是秦代的人,他们当初是为了躲避秦朝发动的战争而避居于此。此时,这些人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世代相传,至今仍然不知外界为何时何代。渔夫返回后,将此发现传出,官府于是派人搜寻,但却再也没有找到那个山洞。陶渊明所说的世外桃源究竟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他却说出了一个地理情况,那就是湘西山脉中有许多山洞,而这些山洞就成为土匪的据点。

这些山洞绝非简单的一个洞,而是非常幽深,且十分复杂,一人进去则会常有迷失。例如,在湘西永顺县,有一个匪首叫田高年,他的匪巢就在永顺、龙山两县之间的山区中。当进入这片山区后,就会发现两侧山峰高耸入云,下面是狭窄的山谷,乱石林立,其间还有山溪时而急涌而来,时而缓缓漫过脚踝,两侧的山壁上满是陈年老藤,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不会发现就在西侧的峭壁上,就有一个山洞,这就是田高年的匪巢,此洞名为牛栏洞。洞口距离地面有5丈多高,洞口外还有一块地坪,因而,只要在此架上机枪就没有人可以爬上洞口。即使攻占了洞口,也很难发现土匪藏匿何处,因为这个洞深达五六里路,可容数千人。土匪们在洞内设有三道鹿砦,均有枪手设伏狙击。再进去是一道石壁,壁后洞顶布满钟乳石,曲曲折折,十分复杂,冒然进去,不要说打击土匪,就连道路也找不到。洞内有无数的大小洞窟,且互相交错相连,环环相套,洞洞相通。有的洞内平静的一点声息都没有,有的洞内则骤然风起,猎猎作响;而且洞内许多地方都有溪流,壁石十分滑腻,稍不留意就会摔倒,且有时甚至跌入另一个洞而无法再爬出。洞内十分阴冷,丛生着各种生物,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漆黑一片,根本无从知晓何处有人。土匪们就利用这洞储藏枪支弹药,有些洞常年积水,有些洞则十分干燥,很适合人居住,于是土匪们平时就居住在此,此洞的复杂就是常年在此的土匪有时也会失足跌伤或者迷失方向而困死洞中。

永顺县另一匪首李兰初在山中也有一巢穴,被称“五连洞”,是山腰并排的五个山洞,尽管巨大的五个洞口就在半山腰,也不像田高年的老巢那样难以发现,但却同样没有多少人知晓,因为这个山洞位于海拔2500多米的山中,终年云遮雾绕,故而极少有人见到其真面目。五个山洞依靠在峭壁上凿出的一条一尺多宽的鸟道柏连,人行于其上,稍有闪失,即坠入深渊。匪徒在小路两端及洞洞之间均设有障碍,一方面可以相互支援,另一方面即使一个洞被进攻者占领,其余诸洞不受影响。各洞都以巨石垒成寨门,上设枪眼,用以对外射击。洞内存大量食品弹药,可供匪徒维持月余。据说,清朝时太平天国起义军曾攻打过占据五连洞的歹徒,但始终无法攻破。当时永顺县有传闻说,这五连洞内有一条阴魂河,一直通到四川著名的鬼都丰城,因而常年有鬼从阴魂河里爬出来。但居住在洞中的土匪实际上远比鬼更可怕,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杀人魔鬼。

因而,依仗这些无法攻克的山洞,土匪们根本就没把官兵放在眼里,每当官兵围剿的时候,他们就撤进山洞,而官兵们则只能望洞兴叹,毫无办法。即使是围住洞口企图困死这些土匪也不大可能,一来山洞中有土匪们储藏的够几个月使用的食物、物资、枪支弹药;二来这些山洞多数多不是一个出口,而另外的几个出口不知在何处,且往往位于山的另一侧,根本无法围堵。

无奈,官府也只能采用招抚一策。国民党在湘西因而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收编土匪。第一次是1934年前后,国民党为对付活跃在湘鄂西的红二军团,收编过以陈老统为首的匪众。第二次是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曾将湘西土匪招抚,调往淤沪前线作战;但只编了一个师,土匪骨干分子和好枪械都埋伏下来了。第三次是1947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将土匪编成“戡乱建国大队”,用来对付共产党。最后一次是1949年,白崇禧、宋希濂收编湘西土匪,组织“反共救国军”,企图在中南地区阻止解放军的攻势。

张大治被招安就是利用国民党围剿红军之机,当上了第七保联防队长。张大治一面大摇大摆地充当联防,一面却继续为非作歹,在有了这身官服之后更加巧取豪夺。后来他当上了县自卫队总队长,更是任意勒逼乡民,索取枪械、鸦片、大洋;不服从者,即被捕送自卫队或杀掉。1937年秋,该县农民自发抗捐,被张大治一次杀死八九百人。张大治因此受到赏识,当上了古丈县党部执行委员。

但匪首们向来是听编不听调的,对当上司令、师长、团长的职务,兴趣极为浓厚,但对调出湘西打仗却无不反对,甚至不惜采取强硬行动。1937年,湖南省主席何键在蒋介石指使下,要调招安土匪出省,结果激起了“倒何运动”,最终竟然真的迫使何键调离湖南。

1949年初,由于国民党在国内战争中大势已去,省主席李默庵受命要调招安后的匪兵出湘作战,结果这激怒了张大治等匪首,张大治等匪于是联合行动,制造了血洗沅陵的“三,二事件”。

3月2日这天,被收编的匪首——永顺具警察局长曹振亚、保安十团团长汪援华、古丈县县长张平(即张大治)以及芷江具著匪潘壮飞、杨春圃等人,分两路进攻沅陵县城。攻人城后,匪首们宣布“自由行动三天”。匪徒在城内三处放火,火势因无人扑救,很快蔓延全城。他们到处抢劫、杀人、奸淫。除6户素与匪首有来往的富户人家,由匪首在宅墙上贴了“士绅住宅,严禁滋扰”的告示外,全县无一家得免。被强奸的妇女达300人之多,其中被奸致死的就达56人。三天中,沅陵县城一片烈焰,满街尸体,天空因布满烟尘而昏暗,沅江因流淌鲜血而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