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8484000000029

第29章 桃园悍匪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千古流传,早已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而世外桃源由此成为一个人所向往的理想之地,但实际上,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数百年来却是个土匪横行的地方,风景可以说是美不胜收,但人间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地狱。

陶渊明所描绘的武陵位于湖南西部地区,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实则是由于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因而与世隔绝。湘西在民国时期,共设置有大约20多个县,境内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自东北而西南,透迄而下,横亘全境。湘西的北、西、南三面,与鄂、川、黔、桂四省交界,因而有许多三不管的地区,便于土匪流窜、藏匿。交通又极不方便,仅东北方面靠澧水、洗江水路通往洞庭、长江。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国民党为了撤向大西南,因而曾在开辟过盘山公路,通向四川、云南等地。但公路之外的崇山峻岭中,反而成了土匪的“给养线”,山高林密中,多达数十万的土匪就依靠劫掠这条公路为生。

也正是如此,在民国期间,湘西是一个闻名的贫困之地,土匪肆虐。战乱已经使这里人烟稀少,田园荒废,而无日不来的土匪更是使得这里每天都有人被杀,有家被劫,因而可以说日日闻哭声,夜夜不安宁。而在山间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土匪,他们或正押着人票回巢,或者正在将女人捆绑奸污。

湘西这一带如果说在东晋时代还算太平的话,那么从元末天下纷乱后这里就再也没有太平过。元末元朝军队与各路义军混战,这里也由此成为一个兵匪横行之地,各种溃兵、土匪如雨后春笋般突然之间冒出来很多,后来,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两湖地区争雄角逐,更是导致无数散兵游勇落草为寇,这些土匪少数的就利用湘西连绵的山区拦路抢劫,人多势众时就杀入村中洗劫一番。民国初期这里更加兵荒马乱,湖南本来就位于中原之地,是兵家往来驰骋的必经之地。袁世凯称帝后,南方革命党人发动北伐,蔡松坡在云南起义,护国军北上讨袁。袁世凯的部队于是南下狙击,其第一路军由马继增统卒,在湘西与北伐军交锋,结果连连失利。而湘西的土匪为了获得武器弹药,也频繁袭击两军后方的补给线,致使双方许多军械物资被劫走,双方由此苦恼不已。马继增部队连续失利也由此留下了许多溃兵,而且在其回撤的时候,部队官兵纷纷把武器弹药自私卖给当地土匪、村民、地主等,结果湘西的土匪由此又得到大批武器。此时湘西四周到处都是征战的部队,附近数省的难民不时涌入湖南,但这里实际上早已水深火热。

湘西境内的20多个县早已被几十股土匪瓜分完毕,有一股控制一县的,有两股平分秋色的,有以一县为中心、活动于附近数县的。湘西的官兵自然也日夜不停地剿匪,但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收获平平。湘西的土匪由于历史悠久,躲避官兵的经验代代相传,且有些地方自古就是匪巢,数百年来都未曾间断,因而早已根深蒂固,官兵更是无从下手。湘西的土匪中,有的从小就是出生在土匪窝里,或者与土匪为邻,因而天生就是土匪;有的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由于此地已经形成数百年的“土匪气候”,因而也对如何为匪轻车熟路;有的其家族悉数为匪,已历经数代,可谓土匪家族,且早已在本地拥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因而更是树老根深。

湘西土匪不计其数,但危害最深的还是一些“官匪”,他们取得政府合法授权,而本身实际上就是土匪出身,当官后当然更加残酷地劫掠——原本土匪就是土匪,抢劫就是抢劫,而如今,他们却是在用官府的名义抢劫,名正言顺。在湘西,古丈县的张大治就是最为恶劣的官匪,不但贪婪,而且血迹斑斑。

如古丈县匪首张大治(又名张平),古丈李家洞张家坨人。儿时家境丰裕,被送去私塾,但张大治从小物化玩劣,去私塾念书时,总是搅乱课堂。私塾先生一天终于忍不住用戒尺打了他一下,没想到张大治大怒,一把夺过先生的戒尺,反手就给了先生一击,先生惊愕不已,大声怒斥他无礼,张大治却说:“你是什么东西,敢打我!”随后竟然又抄起砚台砸向先生,先生顿时血流如注。数日后,先生去张大治家告状,他本以为学生打了老师,必然要被家长斥责,但想到的是,张大治的爷爷也是个蛮横之人,反而责骂先生打了他家孙子,并让人将其推出门外,先生无奈只得将张大治赶回家。而张大治也由此成为四乡八里有名的蛮横之人。

张大治本来就对念书毫无兴致,现在被先生赶了回来,于是更加肆无忌惮,整日与一些顽劣之徒混在一起,上山打猎,下水捉鱼,而突然有一天他不知从哪儿弄到一支“汉阳造”,也就是一支步枪,他整日背着这支“汉阳造”四处闲逛,乡人见了急忙四处躲避。

十八岁那年,张大治搅入了一场田产纠纷,其实这场田产纠纷也就是他与他叔父之间的争执,但张大治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恶棍,他想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有人挡了他的道,哪怕是天王老子他也要除掉。于是他扛起他的汉阳造,伙同几人,竟然心狠手辣地谋杀了他的叔父。随后,张大治就拉起一帮人上山当起了土匪,此时,他改名叫作张平,也就是表示要荡平天下,当上古丈王。

当时在湘西,土匪还保留着一个传统,那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因为大部分土匪都是本地人,他们一般只抢劫大户,而不去滋扰小户人家,但张大治不然,他从一开始就不论贫富,只要他撞上的,一律不放过。此人也的确极度恶劣,他抢劫并不是有目的,而是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出了门走到谁家就抢谁家,想起什么东西来,知道谁家有就直接去抢,而想起女人了就走上街头,遇到稍微俊俏一点的当即就拖入房子强奸,而且他也没有任何顾及,以致连他的亲婶婶都被他奸污。当时村中长者张廷富看不过眼,上前劝说了几句,要他积点德,不要乱了天伦。张大治由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张大治带着几个土匪悄悄摸进了张廷富家中,将其家中三个男人和一个婴儿当场杀死,而另外三个女人则被张大治扒光了衣服,一一奸污了,随后在当场勒死。

张大治的心狠手辣因而远近闻名,每当闻听张大治要来村子里的时候,村民们就立即携家带口、收拾细软躲进山中,而任凭山下张大治气恼地将全村一烧而光,直道张大治离去后才重新收拾残垣断壁。

再有一次,张大治喜好猪舌,因而古丈县所有的人杀了猪必以猪舌相献,甚至连邻县也不列外。邻县沅陵相木溪一农民,春节杀猪忘记给张平留着猪舌,被张平抓到李家洞问罪。张一刺刀戳进向的嘴巴,取人舌以代之,续后又一刀刺向大腿,使向姓农民痛得昏死过去。

湘西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古就是一个野蛮落后之地,因而此处土匪在民国期间是最为凶残的,土匪人人嗜杀,且手段极为残忍。张大治本人就极为喜欢杀人,每每需要动手的时候,他往往都是亲自操刀。痛快的时候,他手起刀落,一刀了事,而大多数时候许多人都是被他慢慢虐杀的,如有的人就是被他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剐死的,且往往持续数日,他一面双手血淋淋地从人身上割下一小块肉,一边饮酒作乐,对身边人讲:“杀个人比杀猪还容易。杀猪还要用盐巴腌,杀人可要省事得多了。”

他为匪10余年间,据有关资料统计:张平为匪以来,其部杀害的群众达3000之多,为其奸污者不计其数。张平的嗜杀成性实际也是其反社会性病态人格的表露,他既无内在的约束,也无外在约束,肆意杀人,攻击没有防范的弱者,通过强奸、杀人来发泄自己的毁灭欲望。张平的反社会性病态人格的张扬,反映出他已丧失了人类的良知和理智;当他需要发泄时,他便不顾任何后果地去干任何伤天害理的事。

自张大治为匪后,就有一首民谣在湘西传开: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水见张平,浑浊不清;人见张平,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