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8484000000020

第20章 来势凶猛

梅神父一案的结束使得河南、湖北一带大批土匪被消灭,然而与此同时,另外一股更大的土匪却愈演愈烈,最终连吴佩孚都不由得担忧起来。而其实无论是劫持梅神父的雷老么等土匪还是河南西部更大的匪情都是吴佩孚一手种下的。在1922年至1924年间为患河南、湖北、陕西数年的老洋人就是远比雷老么等人更为猛烈的一股巨匪,而这个被称为老洋人的巨匪和雷老么等人一样,都是源于吴佩孚的那次裁兵,即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河南督军赵倜因企图联奉反直,其弟赵杰组织的所谓宏威军被直系冯玉祥部打败,退往豫东中牟县,战后被吴佩孚勒令解散。这个师的士兵除部分退往山东外,其余大部则拖枪为匪,成为河南重要匪源之一。当时,老洋人就在宏威军中,并却已经是一个连长,该师被解散后老洋人也率领这个连及另外加入的散兵300多人拉杆起事。

老洋人,他本名张庆,出生于河南省临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之所以被称为老洋人到也恰如其分,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西方血统的人,他长得身材高大,黄发深目高鼻,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洋人,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老洋人”。老洋人本人并非来自西方,而且祖上几代人都是河南土生土长的农民,他自己也说不清他的祖先究竟来自何处,但陕西、甘肃地区的确有一些具有欧洲血统的人,至今仍能见到。在历史上,这有两种说法,一个可能就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曾有一个军团在远征波斯的时候,在帕提亚草原战役中失败,其第一军团被迫一路向东迁徙,躲避波斯骑兵的追击,最终这支部队进入了中国境内,并最后在甘肃一带定居下来,至今这里仍能看到具有罗马风格的军事防御城堡;另外,西安是唐代的都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盛唐时期,长安城内就聚集着不少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欧洲人等,因而他们也曾在这一带留下后裔。老洋人很可能就是这两种人的后裔之一。

在老洋人还未成匪之前,义和团曾在大清朝弄得乌烟瘴气,但最后还是被洋人和清政府联合剿杀了,官府惧怕洋人已经是举国皆知,因而在当时的中国,无论官府还是平民,都对洋人敬畏有加,甚至连土匪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即不碰洋人,因而如果不劫持洋人,那么官府剿匪就是走走形式,而一旦有洋人被劫持,那官府剿匪就要真刀真枪地干了。但当老洋人当听到有人说洋人如何如何厉害,老洋人就颇为不服气,他说,“洋人算什么东西,我比洋人更厉害,我是洋人的老子!”而在义和团之后,中国尽管混乱不堪,但洋人历来无人敢碰,而第一个敢于劫持洋人的恐怕也就是老洋人了,也正应了他当初的豪言壮语,故此,他“老洋人”的绰号更加受用。

老洋人家境贫寒,在他10岁那年,父母先后病故。他跟着哥哥张林艰苦度日,但他自小胆大、好打抱不平。在1911年这个革命之年,他的家乡夏秋豫西一带却连遭天灾,而官府不但不施救助,反而继续横征暴敛,当时白朗就揭竿而起,张林、张庆哥儿俩跟着一些人一起投奔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豫、陕。但白朗起义没有坚持多久,到1914年,张林牺牲,此后不久白朗起义也遭失败。张庆只好返回临汝老家,后改名张廷献,再投入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率领的宏威军中当兵。

老洋人本人一向好勇斗狠,又两度参军,在军队上受到正规训练,因而颇懂战术头脑,对官军的作战方式极为熟悉。老洋人为匪后更加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最终成为连吴佩孚都感到头痛的河南巨匪。

老洋人拉杆起事后,从中牟南下豫西,一路经过宝丰、鲁山、栾川、卢氏等县,然后转向北方,直指陕州(今陕县)。河南西部这一带土地贫瘠,民国时期就更加民不聊生,因而当老洋人的杆匪途径此地时,就陆陆续续有许多盗匪加入,这些盗匪在当地被称为蹚将。老洋人的队伍一边打家劫舍,一边吸纳沿途蹚将,队伍也因而一路壮大。这一带有许多山系,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崤山几条东西走向的大山脉,从南到北依次排列,连绵不断,这又成了土匪滋生地沃土。1922年7月中旬,当老洋人这支杆子到达陕州城下时,人数已达数千人。

当老洋人来到陕州城下后,陕州守备丁保成已经风闻有大批土匪席卷而来,他听说杆首名叫张廷献,便派人打探此人是否就是当年驻守灵宝县的张连长。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丁保成竟然下令开门迎接,而老洋人此时却正准备攻城,当听到城门大开,官兵出门相迎的时候也颇感意外。原来丁保成当年曾在灵宝县巡缉队担任副领官,而当时还是张连长的老洋人的部队就驻扎在此地,因而两人关系甚密。当下,丁保成置酒宴请老洋人,并在酒桌上当场宣布其所率全体士兵加入老洋人的杆子里。老洋人喜出望外,立即任命他为自己的参谋长。在此稍事休整后,杆匪按原定进军陕西的计划,西攻灵宝县,逼进潼关。

驻守潼关的憨玉琨奉陕西督军刘镇华之命,急忙率部东进援救灵宝守军。老洋人自中牟南下以来一路顺风,没有遇到强敌阻挡,而这一次,前有陕西憨玉琨的部队阻挡,后有河南军队的追击,老洋人在灵宝城下一时间受到内外夹攻,连续多日攻击都难以前进,丁保成见状当即建议老洋人放弃入陕的打算,沿豫陕边南下,然后进入河南西部的山区,然后就在豫西广大山区活动。

老洋人也只好放弃进入陕西的计划,转而向河南西部山区前进,而在沿途,老洋人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先后有一些河南、陕西大股的土匪加入,如张得胜、李明胜、任应歧、崔二旦、李老末、常建福、韦凤岐等大小30余杆土匪,这样一来,老洋人的杆子已经达到七八千人,匪势大炽。老洋人也被众杆首推举为“老架子”,又称“总架杆”,也就是总杆首的意思。

这七八千人的土匪已经相当可观,当他们沿着陕西、河南边界向山区前进的时候,一路上如同席卷而来的洪水猛兽,所过之处无不一片凄惨,到处都是死尸、烧毁的房屋,当听说土匪奔涌而来的时候,往往村民们就已经扶老携幼逃向山林,而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本来就简陋的家园已经荡然无存,一片战后的残垣断壁。老洋人这杆土匪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赵杰被解散的那一个师,当初这个师本来就是赵家兄弟组织起来的匪军,他们在军阀混战中作战力不强,但为害百姓却是异常凶猛。在赵家兄弟被吴佩孚驱赶下台后,部队尽管已经解散,但赵家兄弟仍然与这些匪军保持密切联系,并且时常给码子们提供枪支弹药,让他们继续祸乱一方。赵家兄弟自然有从中渔利的意图,而且也有意让吴佩孚、冯玉祥等军阀在河南不得安宁,以便他利用这些旧部与冯玉祥、吴佩孚、张作霖等人讨价还价。

有意思的是,老洋人的码子们尽管一路烧杀劫掠,却打着“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老洋人也把他的队伍命名为“河南建国军”,如同又一支农民起义军,但其实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土匪,土匪所干的一切他们都干,而起义军所干的一切他们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