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8484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特有的历史阶段,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混战,《民国江湖》系列丛书将从各个角度回首38年(1911年-1949年)中国的社会百态,如同一个多棱镜,所折射出的那缕光和影,有美丽的,也有丑恶的,而整个民国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怯魅,好在它已落满尘埃。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年年都有土匪,几乎代代都有招安,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原名是《江湖豪客传》,其中所描绘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土匪,只不过他们被施耐庵以浓妆艳抹的“侠”掩盖了他们原本的“匪”,以文过饰非的“文”颠倒了他们曾经的“盗”,为的是狡辩出一个替天行道来,其实,宋代的土匪与民国时期的土匪并无二致,他们都要打家劫舍、烧杀奸淫。土匪是那个时代无可回避的一个史实,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原到边境,从高山到大海,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匪,有钱的地方就有劫掠,土匪的脚步声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音律,强盗的嘴脸是那个岁月烧不掉的音容。他们中绝大多数曾经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世代脸朝黄土背朝天,而经年累月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终于让他们抛弃了锄头,拿起了鸟枪,拉杆起事,落草为寇,正是忍无可忍之时,无须再忍。

在民国时期,许多土匪也曾在这个乱世或成为一代枭雄,如张作霖;或成为一代将才,如马占山;或成为一代恶盗,如孙殿英;而更多的是孙美瑶、老洋人、瞿伯阶、蒋世英这样的地地道道的土匪,他们无恶不作,却又左右逢源。而无论是一代枭雄之将还是鸡鸣狗盗之徒,他们又都能在民国的大舞台上占据一个角色,这是因为军阀常年混战,他们就时常需要借用土匪的力量,所以与其说这是警察与小偷的游戏,不如直接了当地说,这是兵匪一家亲。许多匪徒当时都打着什么“自治军”、“保民团”之类的旗号,也高喊着什么革命的标语,但实际上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农民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言:“作为个体,他们算不上政治的或社会的叛逆者,更不要说是革命者了;作为农民他们拒绝服从……一般说来,他们只不过是他们所身处社会的危机和矛盾的象征……因此土匪活动本身并非是一种改善农民社会的进程,而是在特殊环境下逃避社会的一种自救形式。”1969年,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出版了《土匪》一书,这是以他1959年出版的《原始造反者》中的一章为主题扩充而成的。尽管该书篇幅不大,但却十分引人深思,他提出了“社会土匪”(social bandits or social banditry)这一概念,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土匪从何而来、又将归于何处。但以什么方式自救呢?那就是劫掠。

其实,人的本性很简单,那就是追逐幸福,而一旦一个人的幸福之路被堵塞,那么,当他绝望的时候,他要么以自杀的方式去天堂寻找幸福,要么以暴力的方式强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