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8483700000034

第34章 使君有妇

1927年,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宋子文也终于有机会喘口气,革命政府已经迁到南京,宋子文就任南京财政部长。

这年夏天,宋子文去了一趟庐山。他这一次旅行既有公事也有私事,主要还是为了宋家的老母亲倪桂珍在庐山建一个别墅。于是他亲自来到庐山选址和准备筹建事宜。

宋子文来到庐山后就命人找到庐山管理局的官员,然后再让他找一个懂建筑的老板随他一起进山。管理局的官员向他推荐了营造厂的老板张谋之,因为张谋之曾为洋人和其他高官承包过在庐山建造别墅的工程,既懂建筑也善于选址,且为人忠厚。宋子文于是和随从人员亲自来到日照峰3号张家拜访,张谋之对宋子文说:“宋部长,为尊母建造别墅,根据庐山潮湿的特点和尊母年高的要求,别墅适宜建造在距亲人较近而又安静、优雅的地方。”宋子文深以为然,与张谋之相谈甚欢。

在洽谈完毕后,宋子文即准备离去,但张谋之一再挽留,此刻,张谋之的妻子和女儿也来到厅堂挽留宋子文,而当宋子文见到张谋之的女儿的时候,不由地感到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孩子,不但漂亮,而且举止大方得体,张谋之介绍说,这就是他的女儿张乐怡。宋子文没有再推辞,于是与张谋之一家人共进午宴。

这顿午宴可谓其乐融融,张谋之将女儿带出来陪宴显然另有用意,宋子文此时33岁,既有才学,又身居高官;而张乐怡也是淑女佳人,最好的是两人你有情我有意,都不用他人推波助澜,顺其自然就行了。

张乐怡没有盛爱颐那样豪门公主般的气质,但却另有一番滋味,她很亲切,很温婉,平淡中透露着妩媚,安静中显出悸动。自然,席间的眉目传情不如山间徘徊,午宴一结束,当饭后张谋之送上庐山名茶时,宋子文就对张谋之说,他想去花径、仙人洞看看,但想请张小姐一同前往,不知可否?张谋之当然欣然应允。

张乐怡为宋子文担起导游,她带他去了大林寺、花径、仙人洞、大天池等庐山名胜之地,《宋子文传》中这样写道:“我们在漫步中谈吐交流,她总是会心一笑,有时她说得起劲,让我就像读一本内涵丰富的庐山导游书。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此时,花前树下,山径河边,都留下了我们观赏、游玩的足迹,留下了我们和谐的笑声。”

过了几天,宋子文再次进山选址,张谋之就带着女儿一起陪同宋子文。他们来到河西路孔祥熙的庐山别墅旁边,宋子文在此察看地形、景观,张谋之就让女儿单独陪宋子文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走,这条小路通向另一条路,那条路称为松树路,而同时也被人们称为情人路,此地也是庐山一景“月照松林”。这条路上松林茂密,山花烂漫,虫鸣月色,两人漫步其间,自是已入定情之地。

1927年11月7日,宋子文再次飞到庐山,这一次,可以说他是特地来庐山看望他的梦中情人的。

1927年,也是北伐胜利的一年,宋子文也终于有机会返回上海,而且此时盛家庄夫人已经辞世,按理说如果此时宋子文找到盛爱颐的话,他们很可能就此成为一对完美夫妻,但世事难料,北伐刚刚胜利,国民政府的政客们就开始闹起了宁汉分流,蒋介石、汪精卫、戴季陶等人形成各自派系,彼此相争,而作为手握革命政府财政大权的宋子文此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不知道哪条船会沉、哪条船能远航,武汉和南京争持不下,他也左右为难,宋家内也是各有各的立场,宋庆龄是坚决的孙中山派,宋霭龄、孔祥熙夫妇则左右逢源,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盛大婚礼,宋子文何去何从必须要做出抉择。

蒋介石在这一年第一次下野,他回到浙江奉化老家,但实际上蒋介石是在以退为进,他与其说是下野,不如说是在为卷土重来作准备,他一方面与宋家结亲,一方面前往日本与日本军政要人达成协议,而当宋美龄终于与蒋介石结婚后,宋子文明白了谁才是革命政府未来真正的主人,那就是蒋介石,因为与宋家结婚,也就等于与美国结盟,宋子文这个从美国回来的人此时也就自然清楚了该站在哪一边。

但宋子文与蒋介石之间就经济政策方面颇有不同,宋子文的主张总是与蒋介石不同,而蒋介石一向强硬,说一不二,对宋子文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经常干涉,这终于使得宋子文来了一次罢工,1928年1月27日,宋子文发表国民政府对海关态度宣言,称:“国民政府现统辖二十一省之十六省,所收关税约占百分之七十。北京政府又非已经承认政府之法律继承者,国民政府自不能承认任何团体有单独行使管理关政之权,或有派任何代理人行使此种管理之权。”发表完声明之后,宋子文就以“身体不适、需要休假”为由,拂袖而去,上了飞机,直接飞到庐山,显然,此时,宋子文已经将张乐怡视为亲密情人,所烦所恼均向其倾诉。

宋子文经常飞往庐山,且此时又与蒋介石闹得十分不快,这不禁引起了蒋介石的猜疑,他就问宋美龄为什么宋子文一生气就去庐山,宋美龄大笑,就说,那不妨跟着去看看。蒋介石此时也正有求于宋子文,希望他回来继续主持经济和财务,竟然一口答应。

这一天,正当宋子文与张乐怡在家中卿卿我我的时候,忽然有人通报,说委员长来了。宋子文一愣,蒋介石到这儿来干什么?略一思考,就明白了,这一定是他妹妹宋美龄的主意,她是想来看看她未来的嫂子,当然,蒋介石不关心宋子文娶谁当老婆,他只关心宋子文会不会重新回到他的政府中去。

就在这年夏天,1928年6月14日,宋子文和张乐怡喜结良缘。

宋子文并不知道,此时,盛爱颐还在家中守护着他们爱情誓言,一如既往,那样虔诚。

1930年,宋子文再次回到上海,这一次,他想起了盛爱颐,而当他们再见面时,盛爱颐赫然发现,他的身边已经有人了。宋子文也许早就忘了,在他和盛爱颐浓情蜜意的时候,他们曾共同写着爱情诗,盛爱颐在情书中写道:“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爱一个人或被一个人爱都是世间顶顶幸福的事。”宋子文回道:“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没有你,我的世界将是黑暗一片。”

而当宋子文来到庐山后,在见到张乐怡的瞬间,一切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