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8483700000019

第19章 从曾家岩到神仙洞

得知30箱物品丢失对胡蝶的打击甚大,行至桂林的时候胡蝶就已经病倒。此时,胡蝶与远在重庆的儿时好友林芷茗取得了联系,告知了30箱物品丢失一事。而林芷茗的丈夫杨虎就曾任上海警备司令,与胡蝶夫妇甚为熟识。当胡蝶向林芷茗哭诉30箱家产丢失后,杨虎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当时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大批国民党高官云集于此,一个小小的上海警备司令就显得位卑人轻了,杨虎到此后竟然连个差事都没有,闲赋在家,当他得知此事后,立即就想到了军统头子戴笠对胡蝶青睐已久,如果将此事呈报给戴笠,他必然鼎力相助,而他杨虎也自然会得到戴笠的回报。

戴笠,1896年生于浙江江山,字雨浓,早年曾在浙江军阀周凤岐部当兵,后来在上海交易所内结识尚未得志的蒋介石、戴季陶等人,也是青帮中人。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后就任蒋介石侍从副官,从1928年开始从事情报工作,1930年为蒋介石建立起第一个特务组织,即调查通讯小组,为蒋介石获得大量情报。1932年3月,蒋介石为了加强控制,组织了一个力行社,后来又在南京秘密成立中华复兴社,也就是后来让人闻之变色的蓝衣社,戴笠当时就是该社特务处处长。1938年特务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戴笠任副局长。戴笠的军衔不过少将,所坐之位也不过是副局长之职,但在高官云集的重庆却没有人敢于轻视他,谁都知道他是蒋介石的“佩剑”,素有中国的希姆莱之称。而杨虎知道,戴笠对胡蝶早有情愫,此次抵达重庆,胡蝶已是有夫之妇,不便与戴笠直接联系,杨虎自然乐为中间人。

一周后,在军统的安排之下,胡蝶夫妇顺利来到重庆。而当抵达重庆的时候,一向奢华的蝴蝶夫妇竟然显得有些落魄,他们已经无力在重庆购买自己的房子,只好暂时借住在林芷茗家中。紧接着,杨虎和林芷茗以欢迎胡蝶夫妇为名,在家中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宴会,而一向孤僻诡秘的戴笠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舞会上。

有人说,戴笠是个好色之徒,对女人十分迷恋,其实,男人都如此。但戴笠也的确有一种对女人来说独特的魅力。对女人而言,戴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对于通常印象,一位曾见过戴笠的外国记者曾这样描写道:一个隐面人,总是藏在房间的暗处,而其他人则处于一览无余之下。这似乎是世界所有特工头子的通常镜头。

对于外表,当时在戴笠领导下的一个在敌后工作的美国战略情报局(OSS)人员回忆说:“戴笠的身材中等壮实,外表粗犷强硬,有军人的干练。他的脸轮廓分明,尖锐的目光咄咄逼人,还有一张坚毅的嘴。”一个出生于中国传教士家庭的美国军官也写道:“他英俊瘦长,有一双纤细优美的手,走起路来像是脊梁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

这些描写刻意强调了他特工头子的一面,但从这些描绘中也不由自主地透露出了一股男人的阴冷、强硬味道。在他的一生中,尽管他杀人如麻,但对他曾爱恋过的女人,他似乎并没有多少冷酷,相反,有时他很温柔,甚至也会在女人面前表现出男人的忧伤。

戴笠不慌不忙地听着胡蝶哭诉30箱物品的丢失,然后让胡蝶开列一个所失财物详细的清单,表示他一定会尽快破案。

戴笠返回寓所后立即就进行了部署,他一边下令将在湖南株洲的杨惠敏及其未婚夫赵乐天抓捕并押解到重庆,同时又派人前往广东东江一带进行调查。据杨惠敏交待,当时运载30箱货物的船只航行到东江江面上时,突然出现一股土匪将船拦截在江心,然后将船上货物全部搬运到快艇上,之后向虎门方向航去。戴笠立即命令军统广东省地方站严查此事。广东站见是戴笠亲自过问,也立即明白此事的轻重,于是立即派出大量特工进行明查暗访,很快,广东站向戴笠报告,在东江时新寄卖商店发现一只价值5000银元的钻石戒指,戴笠命令,不要惊动店主,然后又立即命令特工郑三玲前往东江购买。

郑三玲到达东江后,找到了这家新寄售商店老板郑时新,郑三玲一边讨价还价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这家店,最终以4000银元成交。郑三玲购得这枚钻戒后立即让人将其送给戴笠,而他自己则继续潜伏在东江监视这家店。

戴笠拿到这枚钻戒后即将其送给胡蝶,经其辨识,确认这就是胡蝶的那枚钻戒,看着这枚失而复得的钻戒,她不由地激动地掉下了眼泪。这枚钻戒约为1克,外形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右手上所戴的钻戒十分相似,也是胡蝶最珍贵的物品之一。

再说郑三玲为了进一步摸清这家店,于是决定再次试探,他又来到这家店,编了借口,请求店主再设法代买一枚钻戒,但碰巧这天店主郑时新外出,伙计王虎说要过两天老板才能回来。郑三玲听后也只好回到原驻地耐心等待,此刻,他突然接到戴笠急电,命令他“立即拘捕郑时新并押解重庆,不得有误。”郑三玲立即进行部署,但郑时新此时仍未返回,郑三玲也只好命人埋伏等待。但就在郑三玲焦急等待郑时新露面的时候,突然接到报告,在距离此店不远处发现了郑时新的尸体。郑三玲不由地大吃一惊,急忙奔赴现场,很明显,郑时新是被人杀死的,郑三玲猛然意识到店中那个伙计王虎应该才是这家店真正的主人,他立即率人返回店中,但早已人去楼空,王虎已经不见了踪影。郑三玲无奈,只好据实向戴笠禀报。

戴笠明白,这种劫匪多如牛毛,一旦失去线索是极难再次捕获的,因而也只好收回人马不再追查。至于怎么向胡蝶交待,他自有办法——他派人去了香港、美国以及欧洲,然后按照胡蝶开列的清单逐一购买,结果,除了一些纪念性物品外,胡蝶所有的30箱东西大部分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当然,胡蝶看得出有些东西并不是她原有的,而是新近购买的,而这份心思显然是戴笠的,此时,胡蝶对戴笠的用意自然心领神会。

但此后戴笠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表示,似乎与胡蝶的交往就此止步,他对胡蝶的情意也仅此而已。胡蝶夫妇在重新得到30箱财产后也就又有了一些资本,潘有声因而准备重操旧业,他和几个朋友在重庆重新开了一家公司,然后从事茶叶和木材生意。正当潘有声的生意逐渐开始有些起色之时,一天,潘有声却突然失踪了,随即公司来人告知,原来不知是谁在公司的仓库里藏匿了一些枪支,结果潘有声被逮捕。胡蝶闻听此言当时就感到此事必然事出有因,潘有声始终是一个生意人,他也并不走私军火,因而此事恐怕是有人故意陷害潘有声。

胡蝶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这种事谁能解决,而解决此事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谁又是这解铃人呢?惟有戴笠。至于谁是系铃人,也无须多想了。

这一次,胡蝶没有白天登门求助,而是在夜晚,通过杨虎夫妇的安排,胡蝶孤身一人来到了戴笠的公馆——如同蜻蜓点水,当胡蝶返回杨公馆后不久,潘有声也被一辆军统的小车毫发无损地送了回来。这一切尽在不言中,戴笠不惜重金为胡蝶重新购置了整套家产,之后又小小地提醒了潘有声,戴笠可以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然后,戴笠又给潘有声指了一条路:他为潘有声谋取了一份公差,1944年春天,潘有声得到了重庆政府颁发的一份专员委任状和一张滇缅公路的特别通行证。这两样东西对当时的商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利用战时唯一的陆路通道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获得物资,自然,这是一个肥差。另外,戴笠当时也是负责管理战时交通运输的,也就是说,潘有声还可以得到戴笠的庇护,毫无顾忌地从事物资运输和倒卖,在战时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的时期,拥有这样的特权也就意味着可以日进斗金。

当潘有声起身赴云南就职后,戴笠看到胡蝶寄人篱下的情形就又为其提供了一套住所,把胡蝶夫妇及其家人从范庄接出来然后安排住进了重庆中山路151号曾家岩公馆。但此时胡蝶下有一双儿女,上有母亲大人,戴笠尽管可以随时出入其间,仍然感到有所不便,于是,戴笠将胡蝶再次转移到了中美合作所旁边的杨家山公馆。

这是一段温婉的时光,戴笠是个离不开女人的人,但自从赢得了胡蝶的青睐之后,他的身边就极少再出现其他女人;戴笠一身数职,公务十分繁忙,但他只要有空就一定会到杨家山公馆陪伴胡蝶;戴笠身为特务头子,历来冷酷无情,毫不手软,但胡蝶身边时,他的血腥残忍都留在了杨家山公馆的大门之外,剩下的只有温柔备至情人面孔。戴笠会利用他的权力,从新疆空运来新鲜的哈密瓜,从海南岛运来新鲜的水果,从印度购买到时髦的美国服装,从漠北寻找到上好的皮货,胡蝶在重庆的日子可以说如同王妃,在举国一片赤贫、流民遍地、到处硝烟的世界中,她远离这一切,享受着奢靡的宫廷一般的生活。胡蝶是上海人,其家原籍广东,因而戴笠聘请了擅长沪菜及粤菜的厨师,又特意从其老家江山找来了何琼梅为其制作江山特有的桂花糕点,胡蝶十分喜欢这种桂花千层糕,说它比慈禧太后吃的茯苓饼还要好吃。

但戴笠还是觉得杨家山公馆不那么合意,因为这不是胡蝶喜欢的建筑风格,于是,他亲自前往重庆郊区选址,最终看中了一个名叫神仙洞的地方,此处风景秀美,且远离闹市,可以说是难得的风水之地。

在戴笠与胡蝶精心准备他们的爱巢的时候,杨慧敏这个倒霉的女人仍然在监牢中度日,1943年她被押至息烽监狱,1945年又转到重庆渣滓洞,直到戴笠死后,她才被毛人凤用飞机押送到南京,然后转到镇江开释。但开释后的杨慧敏已经一无所有,她的未婚夫赵乐天也抛弃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