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笑着离开惠普
8480400000014

第14章 管理者要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像许多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一样,惠普公司的架构也是公司下面设有若干个集团(group),而不像国内企业那样是集团下面设有若干个公司。跨国公司的集团下面设有若干个分部(division),各分部研制、生产、经营不同类型的产品,是公司的后端机构,同时在全球总部,每个大区、每个国家都有负责某个集团(分部)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前端机构,这些员工属于销售体系的人员。前端机构与后端机构有点类似于代理的关系,前端可以有选择地推广不同分部的产品,所以在后端各分部之间会形成友好竞争,看谁给前端提供的服务好,看谁的产品更好卖。一般情况下,各集团的总经理和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总经理都是惠普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其地位非常高,属于公司的“官员”(officer)。这些官员都是由董事会投票选出来的,会享受终身的福利待遇。记得多年前,一位集团的总经理(公司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在当选后不久与我们谈起过他的成长经历:他原来曾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分部的总经理,当时他很年轻,业绩也很出色,晋升到集团总经理的呼声很高,但是有一天,公司将他从这个大分部调到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分部担任总经理。这时候外界就传说,这个人可能犯了什么错误了吧,或者不得志了,所以从一个大分部调到一个中等分部了,因为跨国公司中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级别、薪酬是与他的业务规模挂钩的,职位头衔并不重要,关键看你对公司的贡献和影响,如果负责的业务规模变小,薪酬和级别也可能相应下调,至少是失去了提薪的机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司又把他从那个中等规模的分部调到一个小分部去了,他又二话不说服从了安排。上任之后,他的情绪非常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种挫折感。在那期间,我去他所在的分部看他的时候,他谈笑风生,非常愉快,依然是十分努力地去做他的工作。他在这个小分部干了不到两年,他的上司,也就是集团的总经理退休了,在董事会的投票中,他被选为集团的总经理,成为惠普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其实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在当时可能的继任者中,很多人的业绩都比他好,掌管的业务规模也比他大,但他却获得了晋升,这个结果使很多人大跌眼镜。在聊天的时候,我们问他为什么董事会选择了他,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他说:其实道理很简单,他每次接到“调令”的时候,都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只为个人利益着想的人肯定不愿意离开大分部,而他愿意牺牲暂时的个人利益以换取公司的利益,于是公司叫他去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当他被调往小分部的时候,短期上看是他的级别、薪资的下调,但是当他成为集团的总经理,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之后,所有暂时的损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两点:

第一,惠普特别强调管理者的“德”,越是级别高的官员,惠普越关注他能不能无私地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替公司利益着想。

第二,能不能做到顾全大局、能屈能伸是衡量管理者的重要的指标。

如果你只顾个人利益,你就不适合坐到为公司谋利益的高位上,只有那些能为公司的利益愿意牺牲暂时的个人利益的人,才会被惠普认为是有“德”的人,所以也是最容易得到提升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公司重用的管理者未必是业绩最突出的人(当然一定是优秀者之一)。在普通人看来,公司一定会提升那些业绩最好的员工,其实不然,对于管理者来说,达到公司的业绩要求只是前提或必要条件,但是要得到晋升,一定要全面发展,就像我们小时候评选三好学生一样,不能仅是学习成绩好。

为了让管理者树立全局观念,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轮岗,以便让管理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因为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位置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就变了,如果管理者能接触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可以开阔眼界,从而使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否则你就会老是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看问题,不善于顾全大局。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可不是一日之功。我做管理者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司开会的时候总是强调,你说的这个事,你提的这个意见,是对公司好,还是对你们部门好。时间一长,大家慢慢地就知道了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利益,否则老为本部门谋利益,就会在大家面前显得很自私、很没面子、是不光彩的,而且上司说了,如果只为自己的部门谋利益,你就可能永远只待在这个位置上,什么时候你能站在我这个角度看问题了,你才有希望坐在我这个位置上。如果你不站在我这个位置上考虑问题,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大家在开会或处理冲突时,就不会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大家都认同这样的标准——那就是怎么做对公司最有益,不是说你或我,而是说我们。轮岗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因为不能硬性地规定),而是一种软性的文化,所以各级管理人员在给部下做职业生涯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部下将来怎么发展,他们还欠缺什么,如何能补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在员工业绩评估最后的那一部分,即员工发展计划里会体现出来。记得有一次给我做评估的时候,我就向上司提出来:如果我想做到你这个位置上,您认为我还缺什么?他说你仅做市场营销工作不行,还需要熟悉销售工作,需要有战略眼光。那我当即就提出来,你能不能给我创造一些条件让我去做这两方面的工作?后来,我的上司果然把我安排到业务发展部做战略规划,做渠道设计,然后又调到销售部做渠道销售经理。尽管那次调整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短期的损失,因为相互换岗,双方都是新手,会降低工作效率,但是从长远来说对公司的发展是有利的。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博大的胸怀,能从长计议。

好的管理者总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能做到顾全大局,能屈能伸,而不是只考虑个人或部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