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其实很轻松
8479900000034

第34章 社交中要避免产生偏见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难避免被第一印象所左右。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产生偏见,就很难发生改变。有偏见的人,看人处事容易走极端,如果说某个人好,就是什么都好;如果说某人不好,就是一无是处。

偏见是社交中的心理障碍之一,它产生的原因是对他人或其他群体缺乏有事实根据的或偏执于某一极端的认识。偏见会使人变得固执,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用有色眼镜看问题,甚至使人懒于思索问题、拒绝接受新的东西,更有甚者,它会使人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我国古代有一则寓言,讲的是有一位农夫有一天弄丢了一把斧子,开始时,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说话的声调、脸部的表情和平常人都不一样,很像偷了东西的人。后来,他自己找到了那把斧子,再留心观察邻居的儿子的时候,又觉得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脸部的表情又都不像一个偷斧子的人。

偏见的特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因而对一些人的看法往往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如同这位农夫一般,他由于怀疑邻居的儿子偷了他的斧子,所以看那人的一言一行都觉得他是偷斧子的人,而当他知道不是人家偷的后,再看那人的言行就觉得怎么都不像偷斧子的人。有偏见的人,看人处事容易走极端,不管对方是不是具有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动机,都很难理解他人。

那么,怎样克服偏见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避免先入为主

前面提到的那位农夫就是这种情况,因为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于是“真的发现”在邻居的儿子身上有许多疑点。其实这些疑点只不过是农夫自己主观想象的结果,而并非是真的事实。如果有些人平时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喜欢道听途说,靠印象做出判断,就难免要陷入“先入为主”的泥潭,对他人形成偏见。在社交中,不要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而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要对别人进行客观判断,为自己的判断找到足够的客观的依据。

2.避免“循环证实”

有些人对他人的偏见十分强烈,而且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后,久久不能消除,还自认为有许多“理由”,究其原因是受了“循环证实”的影响。所谓“循环证实”,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互动”效应,即你对某人抱有反感,久而久之,对方也会对你产生敌意,于是,你就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反感对反感,敌意对敌意,两人的偏见和隔阂越来越深。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应首先主动理智地改变偏执的态度和行为,切断偏见的“恶性循环”。

3.增加直接接触

许多偏见往往是由于彼此间缺乏开诚布公的交谈、接触而形成和产生的。要克服偏见,就必须跨越敌意和不信任的心理障碍,加强直接接触,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4.提高知识修养水平

可以说,偏见是无知和愚昧的产物。一个人知识修养水平越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强,偏见就越少;反之,则越容易受流言飞语、道听途说的愚弄,而对人形成偏见。

综上所述,偏见容易造成我们对人对事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社交。因此要扫除偏见这个社交中的心理障碍,使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被偏见所左右。

交际点金

偏见,使人对别人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防止和消除偏见是件不大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做人豁达,坚持以客观证据作为评判他人的根据,就能避免在社交中因对人产生偏见而影响彼此交往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