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
8475800000021

第21章 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一、成功与失败的辩证

成功自然是“得”,失败自然是“失”。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得失也是一时的。中国古语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得和失之间的辩证法已经超出了本书所囊括的范围,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有着其深刻的哲学道理的。这种哲学道理事实上也贯穿于天使投资的实践之中。多少成功的天使投资家曾经有过痛苦的、惨不忍睹的失败的教训。多少失败的投资才赋予天使投资家以一种“悟性”(Guts Feeling)天使投资的成功与失败是相互渗透的,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常胜不败的记录。

中国有句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天使投资的成功与失败的一个关键是能否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Amis 和Stevenson 曾经这样概括:正确的决策出于经验,而经验出于错误的决策。天使投资是一门与金融学、管理学等专业关系密切的学问。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次偶然的投资成功未必给天使投资家很深刻的启示。而投资失误的教训往往能够使天使投资家深思。天使投资家需要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没有犯过错误,很难学习到真本事,然而,犯过错误,以至于犯过很多错误,也未必学习到真本事。

一些天使投资家的投资模式可称为“撒胡椒面”。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就在10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投资10笔很小的资本金,然后就守株待兔。这种做法的确能够行之有效的减少风险,但天使投资家从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可能有限。事实上,一些刚刚入门的天使投资家往往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进行“试投”,而仅有少数天使投资家能够从这种“试投”的实践中得到真知卓学。而天使投资家的真知卓学才是其后来大获成功的基础。

二、投资中常常出现的两种误差

投资失败是出于对于项目真实状况的错误估计和判断。这种判断错误有两种:统计学上称为“第Ⅰ类误差”和“第Ⅱ类误差”。前者也叫αerror,即α误差。α误差是一种错误的肯定(False Positive),即对于不该肯定的作出了肯定的结论,或者说对于虚假的条件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后者也叫βerror,即β误差。β误差是一种错误的否定(False Negative),即对于不该否定的作出了否定的结论,或者说于真实的条件给予了否定的答复。

第Ⅰ类误差,即α误差,是否定了一个“虚无假设”或“检验假设”(Null Hypothesis)。而事实上,这个虚无假设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具体地,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我们却观察到它的存在。对于α误差,最常用的例子是怀孕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你已经怀孕了,而事实上你并没有怀孕。这就是第Ⅰ类误差(α误差)。在天使投资中,如果一个项目不具备投资价值,却被天使投资家误认为是具有潜力的项目而作出了投资决策,这自然是一种投资的错误判断。

第Ⅱ类误差,即β误差,是没有去否定一个“虚无假设”或“检验假设”(Null Hypothesis)。而事实上,这个虚无假设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即现实并不虚无,现实是存在的,而我们却没有否定这个虚无,即接受了这个虚无,而现实并不虚无。具体地,一个在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事物,我们却没有观察到它的存在,或否定了它的存在。对于β误差,最常用的例子也是怀孕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你没有怀孕,而事实上,你已经怀孕了。这就是第Ⅱ类误差(β误差)。在天使投资中,一个非常好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却没有为天使投资家所认识,错过了投资机会。

第Ⅰ类误差和第Ⅱ类误差的区别和对比可以通过说明。

通过四种情况(Scenario)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两类误差的发生原因和二者的区别。

这四种情况是:

A:如果实际情况是存在的,而我们对它的存在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得到的是正确的肯定。

B:如果实际情况并不存在,而我们却认为它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得到的是错误的肯定。

C:如果实际情况是存在的,而我们却认为它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得到的是错误的否定。

D:如果实际情况是不存在的,而我们也承认它的不存在。那么,我们得到的是正确的否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上述两种误差,人们的认识、判断或决策如果与现实情况不符,就会出现上述误差。这两类误差常常存在于天使投资过程中,不出现判断误差的天使投资家绝无仅有。因为一般投资项目的真实情况是创业者能够认知的,投资者作为“外部人员”(Outsider)很难了解项目的真情。有时,项目的真实情况连创业者本身也没有全部把握,如创业者过于乐观,或者创业者本身对于自己的产品/服务,对于自己潜在的市场缺乏客观的认识,而投资者对此却没有敏锐地识别出来,投资决策难免失误。

事实上,这些误差不仅存在于投资决策中,也存在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认识、判断或决策中。例如,人们身体出了毛病,自己并没有觉察。这是病人本人的判断出现了上述第Ⅱ类误差。如果他去医院,医生也没有能够诊断出他的病情,那么,医生的判断也出现了第Ⅱ类误差。如果一个人本来没病,却疑神疑鬼,非认定自己得了大病,那么,他本人的判断出现了上述第Ⅰ类误差。假定,他跟医生抱怨身体的不适,而医生没有彻底检查,就相信了患者的错觉,从而确诊。那么,这位医生的结论也出现了第Ⅰ类误差。更有甚者,假定病人本人并没有什么抱怨,而医生却误诊,认为病人得了大病,为病人错开药方,甚或错动了手术。这自然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第Ⅰ类误差。在现实生活中,第Ⅰ类和第Ⅱ类误差都会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甚至生命带来巨大的损失。从21世纪初最大的世界性事件来论,美军出兵伊拉克,基于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判断。而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基于错误的信息。伊拉克本来就没有这种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实是“无”,结论却是“有”,自然落入上述第Ⅰ类误差。这种判断性的错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千上万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天使投资中,第Ⅰ类误差是对于不该投资的项目进行了投资。第Ⅱ类误差是没有投资那些优秀项目。第Ⅰ类误差固然使得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有时可能是分文不归,但第Ⅱ类误差对于投资者造成的机会成本有时也令人咋舌。天使投资家Frans Kok 曾经带有讽刺意味的态度谈到自己错过的投资机会:当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刚开始融资时,他们只有1万名付费会员,每人每月付费不到20美元。他们当时融资500万美元,给投资者20%的股份。Frans 认为美国在线的年轻人对于自己企业的估值太高了。他们的创意虽然很好,但科技难度太大,网络速度又太慢,这样相互交流,还不如直接打电话。Frans 提出投资200万美元,所占股份不变,仍然是20%。结果,美国在线的管理团队拒绝接受他的价值评估,从而转向其他的投资者。自然,美国在线与“Time Warner”在2000年2月合并时,它的估值高达3500亿美元。Frans没有投资美国在线的损失可以想象。Frans自然感到一些失意。他后来调侃道,我听说另外一个非常成功的天使投资家当时也放弃了美国在线项目,顿时心里觉得舒服多了。

三、成功也在人,失败也在人

在“如何成为一个天使投资家”(How To Be An Angel Investor)一文中,Amis 和Stevenson 重申了William Sahlman(1997)总结的创业四大要素:人、机会、环境、风险/收益均衡分析。他们把Sahlman 的四大要素运用到天使投资方面,并指出,与风险投资一样,成功的天使投资家需要从潜在的投资机会中牢牢把握四个因素:人、商业机会、风险/收益结构和交易环境。进一步,他们把“风险/收益”结构归纳到“交易结构”中。

哈佛模式认为:人、商业机会、交易环境及交易结构是投资是否成功的四大要素。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天使投资的经验说明:成功也在人,失败也在人。人是投资成败的关键。人包括企业家、管理团队、投资者、顾问及其他重要的利益攸关者。

商业机会是指商业模型、发展潜力、未来规模、市场、消费者,等等。

交易环境包括宏观环境、科技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行业趋向,等等。

风险/收益均衡表现在交易结构中,包括价格、条款、投资框架,等等。

这四个因素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而这四个方面中关键的关键是人。例如,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能够很快地察觉到市场状况的变化,从而及时设计相应对策;他们能够敏锐地看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曾说:投资就是投人。特别是早期投资、天使投资,更要看人。他投资开始先看人,尤其是人的道德因素。他认为自己在中国的一个种子期基金就曾经投错了人,大概损失了30多万美元。

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也赞同“投资就是投人”的观点,他提出,创业者要把诚信当品牌来经营。只有把自己的诚信当作品牌来做,你才会取得成功。例如,他们曾经投过谭智的8848,但这个公司没有成功,后来谭智做框架传媒时他们继续投资他,这个公司取得了成功。熊晓鸽认为,道德风险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商业上一味冒着风险追求短期利益,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