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71

第71章 鸳鸯之死:甘心愚忠,只能殉葬

(第一百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zhì奴/欺天招伙盗)

(注登太虚:上天堂。狗彘奴:狗猪式的奴才)

许多读者看不起邢夫人,认为她贪财好利、目光如豆、举止粗陋,但如果平心而论,王熙凤也具备以上三个特点;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对婆媳,真是绝配。

当王熙凤在宁国府大手大脚花钱时,她可以呼风唤雨、凶狠狡黠;现在只能低声下气、勉强支持;倒是当年被边缘化的邢夫人突然找到了当领导的感觉与自信,也如王凤姐以前一样抖起了威风、耍点手腕。可见,在贾府,做领导不是很难的事,就看有没有机会;开始不像领导,做做就很像了。

丰儿将凤姐吐血发晕不能照应的话回了邢、王二夫人。邢夫人打量凤姐推病藏躲,因这时女亲都在内里,也不好说别的……只说:“叫他(她)歇着去罢(吧)。”……

鸳鸯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老爷(贾政)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铰jiǎo(剪。北方习语)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自己又哭了一回……关上屋门。然后端了一个脚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儿,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

贾母死了,鸳鸯的权力与自由也就没有了,于是不想活了。同晴雯一样,鸳鸯也一直生活在上层,就连贾琏、王熙凤夫妇都要刻意讨好她,虽然鸳鸯从来没有以此谋私利。假如突然让她与下层男仆结婚生子,她无论如何是受不了的。(同时,她也特别担心贾赦娶她不成而事后报复)

鸳鸯这个人很忘我,她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贾母,贾母的饮食起居、小金库等等,全是她一个人打理且从无私念。这样的劳动模范,放在哪个公司都受欢迎。难怪大儿子贾赦一说要娶走鸳鸯,贾母就雷霆大怒:这等于折她一只胳膊。

贾母的最大自私在于,她能把自己死后的发丧钱留足,却从来没有考虑过鸳鸯的未来,她甚至没有帮鸳鸯找个合适的对象。

鸳鸯的愚忠在于:自己被贾母使用了一辈子,仍然忠于这位自私的老人。大领导的秘书们,不分男女,常常有这种特点。

鸳鸯上吊的情节,与前八十回风格明显不同。此处又拉出了“小蓉大奶奶(秦可卿)”教其上吊,似乎回答了秦可卿之死的原因,但反而有点画蛇添足、不伦不类。

王夫人即传了鸳鸯的嫂子进来,叫他(她)看着入殓,遂与邢夫人商量了,在老太太项内赏了他(她)嫂子一百两银子,还说等闲了将鸳鸯所有的东西俱赏他们。他(她)嫂子磕了头出去,反喜欢说:“真真的我们姑娘是个有志气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声,又得了好发送(出殡埋藏。北方方言)。”

傍(旁)边一个婆子说道:“罢呀,嫂子……那时候儿给了大老爷,你还不知得多少银钱呢,你该更得意了。”一句话戳了他(她)嫂子的心,便红了脸走开了。刚走到二门上,见林之孝带了人抬进棺材来了,他(她)只得也跟进去,帮着盛殓,假意哭嚎了几声。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也一样极有特色,鸳鸯的哥嫂这一对无情无义、见钱忘形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真实得让人叫绝。

贾政因他(她。鸳鸯)为贾母而死,要了香来,上了三炷,作了个揖,说:“他(她)是殉葬的人,不可作丫头论,你们小一辈的都该行个礼儿。”宝玉听了,喜不自胜,走来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头。贾琏想他(她)素日的好处,也要上来行礼,被邢夫人说道:“有了一个爷们就是了,别折受的他(她)不得超生。”

贾琏没有祭拜成,倒像是神来之笔:邢夫人最恨鸳鸯,因为当年鸳鸯让她丢了人、失了脸。宝玉祭拜时,她不好说什么;但贾琏是自己的“儿子”,也就不客气了。当然,邢夫人心里的气还有冲着贾母的成分。

鸳鸯不爱贾宝玉,更不爱年老好色的贾赦,那她爱谁?女作家闫红认为她爱的是贾琏。故事发生在《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凤姐儿笑道:“你和我少作怪。你知道,你琏二爷爱上了你,要和老太太讨了你作小老婆呢。”鸳鸯道:“啐,这也是作奶奶说出来的话……”……贾母和王夫人等听了也笑起来。

王凤姐不会凭空说这话,虽然鸳鸯从来没有向贾琏表示过什么,贾琏也从来没有——估计也不敢——暗示过什么。但贾琏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此时,他本想向祭拜一番,但被邢夫人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