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68

第68章 贾母临死:对凤姐也没说实话

(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一百一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qū失人心)

(注诎:屈服)

晚年的斯大林、毛泽东对于看病非常小心,而且他们很忌讳说自己的病情。贾母似乎也是这样:

贾母两日高兴,略吃多了些,这晚有些不受用;第二天,便觉着胸口饱闷……贾母不叫言语,说:“……我饿一顿就好了,你们快别吵嚷。”于是鸳鸯等并没有告诉人。(此中间情节即是送宝玉汉玉玦)……贾母两日不进饮食,胸口仍是膨闷,觉得头晕目眩,咳嗽……贾政出来,即请大夫看脉……一连三日,不见稍减……

看园内腰门的老婆子进来回(禀报)说:“园里的栊翠庵的妙师父……特来请安。”……岫烟是妙玉的旧相识,先走出去接他(她)……贾母便道:“你是个女菩萨,你瞧瞧我的病可好的了好不了?”妙玉道:“老太太这样慈善的人,寿数正有呢。一时感冒,吃几帖药,想来也就好了。有年纪的人,只要宽心些。”

贾母道:“我倒不为这些。我是极爱寻快乐的……刚才大夫说是气恼所致。你是知道的,谁敢给我气受?这不是那大夫脉理(号脉技术)平常么?我和琏儿说了,还是头一个大夫说感冒伤食的是,明儿还请他来。”

乐极生悲!贾母努力高兴为宝钗过了次生日,因为多吃了点东西,不消化。这本来不是大病,但贾母不让说。是不是她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当然不是,贾母要是有这种思想觉悟,她早就成了贾府的华盛顿了。此时的她,讳疾忌医,于是,瞒!

妙玉是何等机灵的女子,她知道贾母最想什么、最爱听什么,所以,她也投贾母之所好,大讲“寿数正有呢”。这正如当年叶剑英也只能违心地对毛氏说:你能活到126岁。

其实,有个大夫说得很对,贾母的病情“是气恼所致”,但贾母偏偏不承认,吹牛“谁敢给我气受”!还反笑话医生“脉理平常”、水平一般;她偏偏与自己过不去,故意让那个说她是“感冒伤食”的大夫主治。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大清早拾粪——找死(屎)。”

只见老婆子在门外探头……是陪迎春到孙家去的……人,道:“我来了半日……又不敢冒撞,我心里又急。”彩云道:“……又是姑爷作践jian姑娘不成么?”

婆子道:“姑娘不好了!前儿闹了一场,姑娘哭了一夜,昨日痰堵住了。他们又不请大夫……”彩云道:“老太太病着呢,别大惊小怪的。”……岂知贾母病中心静,偏偏听见,便道:“迎丫头要死了么(吗)?”……贾母便悲伤起来……“……不打量他(她)年轻轻儿的就要死了!留着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活着做什么!”王夫人、鸳鸯等解劝了好半天。

……外头的人已传进来,说:“二姑奶奶死了。”邢夫人听了,也便哭了一场……叫贾琏快去瞧看。可怜一位如花似月之女,结缡lí(出嫁)年馀,不料被孙家揉搓(折磨。北方习语)以致身亡……孙家草草完结。

贾母病势日增……一时想起湘云,便打发人去瞧他(她)。回来的人悄悄的找鸳鸯……道:“……那(哪)里知道史姑娘哭的了不得,说是姑爷得了暴病……只怕不能好……史姑娘心里着急……只是不能过来请安……务必托你们变个法儿回老太太才好。”

两个年轻生命不在了,一个因为恶人,一个因为恶运;一是可以避免,一是无法摆脱。这时,贾母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她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我们不知道。再者,贾母本人还不知道,贾府很缺钱,缺到了她几乎死不起的地步:

贾母神色大变,地下站着一屋子的人,嘁嘁的说:“瞧着是不好。”也不敢言语了。这里贾政悄悄的叫贾琏到身旁……贾琏轻轻的答应出去了,便传齐了现在家里的一干家人,说:“……快快分头派人办去。头一件,先请出板(棺材。北方方言)来瞧瞧,好挂里子(油漆棺里)。快到各处将各人的衣服量了尺寸,都开(书写)明了,便叫裁缝去做孝衣。那棚杠执事(负责灵棚、抬棺事务的人)都讲定了。厨房里还该多派几个人。”

赖大等回道:“二爷,这些事不用爷费心,我们早打算好了,只是这项银子在那(哪)里……”贾琏道:“这种银子……老太太自己早留下了。刚才老爷的主意,只要办的好,我想外面也要好看。”……

贾母睁眼要茶喝,邢夫人便进了一杯参汤。贾母刚用嘴接着喝,便道:“不要这个,倒一钟(盅)茶来我喝。”众人不敢违拗,即忙送上来。一口喝了,还要,又喝一口,便说:“我要坐起来。”……“略靠着和你们说说话儿。”(以上见第一百零九回)

赖大一直贪财捣鬼,心理素质渐渐过硬,说话也坦然多了。发丧出殡不用主子多管,你准备好钱就行了。贾琏想得很简单,贾母临死前已经预留了足够的殡葬费。可是他可能忘记了:中国人一向是专款不专用。就连贾政也等着妈妈的这笔钱渡过难关呢。

贾母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拉着宝玉,道:“我的儿(孩子),你要争气才好!”宝玉嘴里答应,心里一酸,那眼泪便要流下来,又不敢哭,只得站着。

听贾母说道:“我想再见一个重chóng孙子,我就安心了。我的兰儿在那(哪)里呢?”李纨也推贾兰上去。贾母放了宝玉,拉着贾兰道:“你母亲是要孝顺的。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凤丫头呢?”

凤姐本来站在贾母旁边,赶忙走到跟前说:“在这里呢。”贾母道:“我的儿(孩子),你是太聪明了,将来修修福罢(吧)。我也没有修什么,不过心实吃亏。那些吃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就是旧年叫人写了些《金刚经》(佛学经典)送送人,不知送完了没有?”凤姐道:“没有呢。”

贾母希望宝玉能好好学习,考上公务员为家族争光;贾母叮嘱贾兰:努力,为了你的妈妈。终于嘱咐到了王熙凤:“你是太聪明了,将来修修福罢。”这句话让人猛地一惊,王熙凤的一切,贾母果然了如指掌!

作为一个大独裁者,贾母何等聪明机智、明察秋毫。她哪能不知道王熙凤所干的无耻之事呢?只是她装作没有看到而已。她说王熙凤“太聪明了”,也许是感叹自己“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送几本《金刚经》能救得了凤姐吗?佛祖如果有灵,也不会救恶人。

贾母自我评定为“心实吃亏”,真可耻!人之将死,何必撒谎。

贾母又瞧了一瞧宝钗,叹了口气,只见脸上发红。贾政知是回光返照……王夫人、宝钗上去,轻轻扶着,邢夫人、凤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们已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众婆子疾忙停床(死前换上寿衣,抬到草席上以备装殓)。

于是贾政等在外一边跪着,邢夫人等在内一边跪着,一齐举起哀来。外面家人各样预备齐全,只听里头信儿一传出来,从荣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贴上。北方习语)了;孝棚高起……贾政报了丁忧(父母死辞职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以上见第一百十回)贾母微笑着死了,你知道她为什么微笑吗?她基本上享尽了人间洪福,一辈子也算值了。现在,她终于解脱——贾府的烂摊子,谁爱咋整就咋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