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59

第59章 王熙凤快死了:贾琏胆更大、气更足

(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王熙凤是贾府“暴力维稳”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执行者,是贾府的忠实打手,是贾母、王夫人眼中的巾帼英雄。但恶有恶报,时候已到;到了本章回,损人者,终于被损了。

大家一定记得《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中的那幅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冰山”可不是泰山,本来就见光易融,现在众人一起“煽风点火”,融得更快了。“雌凤”何处栖?王熙凤的大靠山贾母已经倒下了。

一从二令三人木,(王熙凤人生三部曲的第三步是被休。“人”加“木”为“休”)

哭向金陵事更哀。(哭着回金陵的娘家,其结局更悲哀)

游人到南京秦淮河,常常想到“金陵十二钗”,想到了王熙凤。其实,这只是曹雪芹的烟幕弹。他不敢说故事发生在北京,于是故意说南京。高鹗把王凤姐的结局改为病死,严重违背了曹公之原意,大大减轻了凤姐结局的耻辱性。

贾琏从忍气吞声、笑脸相陪直到平等吵架、主动吵架,终于发展到凶巴巴、气呼呼、恶狠狠;

凤姐从颐指气使、盛气凌人降到不想吵架、主动和好,终于沦落到忍气吞声、不敢搭话、独自落泪。

平儿守着凤姐哭泣,秋桐在耳房里抱怨凤姐。贾琏走到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平儿哭道:“……奶奶这样,还得再请个大夫调治调治(“瞧瞧”则更符合北方习惯)才好啊。”

贾琏啐道:“我的性命还不保,我还管他(她)么!”凤姐听见,睁眼一瞧,虽不言语,那眼泪流个不尽。看见贾琏出去,便与平儿道:“……到了这个田地,你还顾我做什么,我巴不得今儿就死才好。只要你能够眼里有我,我死后你扶养大了巧姐儿,我在阴司里也感激你的情。”

秋桐本来就是个二杆子,况且王熙凤出于打击尤二姐的目的,曾把她捧上了天;又加上贾琏因其年青新鲜大力宠爱她,于是秋桐忘乎所以,自认为是人上人,从此成为主子奶奶尽享清福。而现在,因为凤姐放高利贷使得贾府败家失权,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秋桐当然生凤姐的气。真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蒺藜收扎手。现在凤姐也没有力气与秋桐斗了。

平儿善良(过于善良),恳请贾琏去找医生,但贾琏早对王熙凤恨之入骨,况且王熙凤与平儿合伙放高利贷一直瞒着自己,自己不仅从未得利,反而大受牵连,既损失了钱,又失了官,又被叔叔贾政责备,正气儿不打一处来呢。

同贾母一样,王熙凤伤心流泪也太迟了。自己当年飞扬跋扈时何曾想过别人的感受呢!

凤姐知道自己快死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女儿贾巧(姐),好在平儿还是个可托之人。

凤姐道:“……他们虽没有来说(批评)……必抱怨我……恍惚听得那边珍大爷的事,说是强占良民妻……有个姓张的在里头,你想想还有谁呢?要是这件事审出来,咱们二爷(贾琏)是脱不了的……你还要请大夫,可不是(确实是)你为顾我反倒害了我了么?”平儿愈听愈惨,想来实在难处chǔ。

王凤姐终于想起了一个人:张华!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还活着,来旺把自己骗了。其实,王熙凤当时也感觉到来旺说杀了张华父子是假的,但当年贾府权力正大,一百个张华凤姐也不会放在眼里。而现在,皇帝要求对贾府实行“法制”,张华作为重要人证(贾府国丧时偷娶二奶),其作用就非常大了,他能把贾琏、王熙凤夫妇直接送进监狱。

贾母……素来最疼凤姐,便叫鸳鸯:“将我的体己东西拿些给凤丫头,再拿些银钱交给平儿,好好的伏(服)侍好了凤丫头……”又命王夫人照看邢夫人……命人将车接了尤氏婆媳等过来。可怜赫赫宁府,只剩得他(她)们婆媳两个并佩凤、偕鸾(贾珍的妾)二人,连一个下人没有……

荣府……账房内实在无项可支。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况又多债务满身。贾政不知家务,只说:“已经托人,自有照应。”贾琏……只得暗暗差人下屯,将地亩暂卖数千金作为监中使费……那些家奴见主家势败,也便趁此弄鬼,并将东庄租税也就指名借用些。

贾母确实最疼凤姐、最相信凤姐、最依重凤姐,凤姐最讨好贾母、一切为了贾母、宁可为了贾母毁了贾府。如果贾母不捧凤姐,凤姐会是一个不错的当家媳妇,安全而自适;而凤姐一旦成为恶狗、打手、维稳先进典型,她就再也回不去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到了黄河还要闭眼高歌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