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4岁以前不可不做的59件事
8462300000011

第11章 知道成功有时需要一点异于常人的独特智慧

每个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些挫折,而要想从逆境中脱身出来。就需要有一点魄力,一点变通的智慧。

不要给自己设限

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尤其是中年人,在社会上经历了风风雨雨,在职场上经过了各种挫折打击后,就更难正确的评估自己。我们凭空设立了一个高度,然后对自己说,这就是你的极限了,你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于是我们再也不敢拼搏,再也不思进取,每次都低着头、弓着背,畏畏缩缩地从那个虚假的高度下走过,还颇为心安理得。其实,只要你抬头挺胸地大步前行,你会发现那个所谓的高度并不存在,而你能做的事要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他们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了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璃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不是因为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璃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璃璃罩已经罩在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已被自己扼杀掉!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我们很多人也是如此:在你年轻气盛的时候,你总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很快你就在现实的社会里吃尽了苦头——责备、打击接踵而来。你不信邪,还是鼓起勇气继续奋斗,但迎接你的却是批评和挫折。久而久之,你对失败由惶惑不安变成了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于是你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只能如此了,偶尔感到失落时,就会安慰自己一句:命里三升,难求一斗啊。就像那只玻璃罩中的跳蚤一样,我们被自己限制住了,只懂得自怨自艾,殊不知只要打破那虚假的极限,就可以拥有一片广阔的空间!

老赵是镇上一家小医院的大夫,他为人本分,医术精湛,很受患者的好评。这家医院原来收入还可以,但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病了大家都喜欢去市里的大医院,所以镇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少。由于是自负盈亏,医生们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在卫生局的提议下,医院举行了换届选举,这个烂摊子谁愿意收拾啊!于是老实巴交的老赵被选为院长。老赵心里很矛盾,他是很喜欢管理工作的,可又担心做不好还要担责任,自己也不是当官的料啊!他永远都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没有组织好春游,被老师撤了班长职位的事,连一个班长都当不好,怎么能管好一个医院呢?他决定去卫生局表态,请求换人!但妻子阻止了他:“你还没干怎么就知道干不好?平常你看到医院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就总回家唠叨,现在该你管了,怎么又不行了,我看你就是只会说人!”老赵被激怒了,决定做出点成绩给妻子看看!走马上任后,老赵这个新官烧了三把“火”。第一,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对病人态度亲切,有被病人投诉者扣当月奖金;第二,组织医务人员轮班进修;第三,新添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别看老赵平时不说话,办起事来却雷厉风行。三个月后,医院情况明显好转,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说:“真想不到,老赵还有这样的本事!”老赵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他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舒心多了!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个“老赵”,他们明明很有能力,但却因为受到了一些挫折,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欲望被“自我设限”地封杀。从此就画地为牢,将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老赵还算幸运的,他碰到了一个机缘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突破了自我设限。可是事实上大多数中年人都还被困在“圈子”里,尽管心有不甘,却从未想过要向外迈出一步。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44岁之前,现在放手一搏还不算太晚,不要再把“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之类的话当作口头禅,这只会使你意志消沉。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很多事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敢做,别再处处自我设限,否则你的人生只会是一团糟。

目光尽量放得长远些

人到中年,权力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是部门经理,有晋升为副总经理的可能的话,谁也不会轻易放弃机会。对权力的渴望人人都有,参与权力之争却非人人可为,许多人正是因为没有长远的眼光,单凭炽盛的野心去争夺权力,结果白费了力气。不管是职场还是商场,都是极其复杂的,没有“放长线钓大鱼”谋略的人难以立足。那种对此认识简单、只看眼前的人,最易成为权力的受害者。所以说,对于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更进一步的人,必须首先修习“近处着手,远处着眼”的本事,否则只能有害无益,自讨苦吃了。

何某44岁之前,为人颇有城府,是某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经理。最近公司里的一位副总离职去了国外,几个部门经理为了这个肥缺斗得不亦乐乎,谁不想升官呢?各部门员工的情绪也变得很亢奋,整天七嘴八舌地讨论谁会是那个幸运儿。各部门经理使尽了浑身解数,一方面不断找老总自荐,一方面拼命“踩”其他的竞争者。但何某却没有加入到战局中来,他照样沉稳地工作,还严格管束手下的工作人员:“你们来这里是工作的,谁当了副总都得照样干,别人的闲事咱们别掺和!”于是他带领财务部的工作人员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架势。过了几天,竞争愈演愈烈,各部门经理越斗越凶,除了财务部外,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大幅降低,公司里谣言四起:一会儿说张经理当选,一会儿说马经理上台,甚至还有人说老总准备外聘……一天下午,外出办事的老总突然回到公司检查工作,结果越检查脸色越阴沉,直到财务部才放晴。财务部的工作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老总问何某为什么不参加竞争,何某严肃地回答:“提拔谁是老总的事,我现在是部门经理,我的职责就是带领部下做好份内的工作!”老总很惊讶,他赞许地点了点头。三天后,人员调动名单下来了!何某成为副总经理,而那几个参与竞争的经理中有两个被免职了,理由是“工作不力”。

有人说何某心眼实诚反倒钻了个空子,但也有不少人说,何某才是最有心计的那一个!懂得放长线钓大鱼!这些猜测谁是谁非,明眼人心中自然雪亮。

要想自己的地位不断晋升,就得有放长线的手腕,有远处着手的眼光,有目标的长期投资,绝对不会让你吃亏。

必要时不忘记迂回前进

人生如攀登,为了登上山顶,有时我们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绕道而行,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与原来的目标背离,但事实上,我们这样做正是为了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有一位留学法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法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他的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明,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又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及,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并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老板对他的学识、能力和敬业精神早已了解了。

与这位博士相反,许多年轻人初入社会时,往往把自己的一堆头衔、底牌全部亮出来,夸耀自己,结果或者让别人反感而难以与人合作,或者招来很高的期望值结果却让人失望,稍有失误便难以翻身。

毫无疑问,在人生的征程中,大多数的人们都愿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相反,没有人乐意去走弯路,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弯路曲折艰险而又浪费时间。然而,人生的征程中却总是弯路居多,山路弯弯,水路弯弯,人生之路亦弯弯,只会走直路的人,恐怕一遇上弯路就傻眼了。因此,要想猎取到真正的成功,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绕道而行、曲折致赢。

学会绕道而行,迂回前进,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从事一件事情,如果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另用他法,换个角度去思索,换种方法去重做,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只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绝非易事。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当时许多人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该队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然而等到暂停结束比赛继续进行时,球场上出现了一件令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而全场比赛结束的时间到了。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一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是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如果保加利亚队坚持以常规打完全场比赛,是绝对无法获得真正的胜利的,而往自家篮下投球这一招,颇有迂回前进之妙。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奇招怪招来制胜。只有这样,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孙子兵法》中说:“军急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事战争中最难处理的是把迂回的弯路当成直路,把灾祸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也就是说,在与敌的争战中迂回绕路前进,往往可以在比敌方出发晚的情况下,先于敌方到达目标。

美国硅谷专业公司曾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公司,面对竞争能力强大的半导体器材公司,显然不能在经营项目上一争高低。为此,硅谷专业公司的经理决定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并抓住当时美国“能源供应危机”中节油的这一信息,很快设计出“燃料控制”专用硅片,供汽车制造业使用。在短短五年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就由2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成本由每件25美元降到4美元。由此可见,虽然经商者寻求的是不断增加盈利,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很少有投资者能直线发展,因此迂回发展也是大多数经商者所必须要走的共同道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有迂回前进的概念,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世上没有绝对的直路,也没有绝对的弯路。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怎么把弯路走成直路。有了绕道而行的技巧和本领,才能在每一次人生出击中避开非赢即败的“老规矩”,从而顺利打通另一条成功的途径。

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退却或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打破常规,只要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你就永远是一个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