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孩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人形象地把想象比做奇异的翅膀,在无际的太空中自由飞翔。聪明的父母们赶快以赏识的态度为孩子插上智能的翅膀吧,因为这是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方法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周围有太多相对孩子而“博学”的成人,很多时候,只要孩子问,成人就会赶快回答,生怕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生怕被孩子“看扁了”,结果孩子习惯于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懒得去思考,更不要说去想象了。
下面是发生在幼儿园大班里的故事:
年轻的女教师提了一个问题:花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好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也长耳朵,好想听听小朋友们唱歌。”而第五个小朋友则反问老师:“老师,你说呢?”女教师侧脸仔细地想了想,尔后露出如花般灿烂的笑脸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她就仰起小脸,笑了!”老师的回答清脆明亮,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笑了,俨然几十朵灿烂的花儿。
真奇异这些孩子充满灵气的回答,更钦佩女教师那精彩的话语。课后,女教师说,她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一听孩子们那充满童趣和无限想像力的回答,她便急中生智地回了一句:“花仰起小脸,笑了!”
感谢这位老师的“急中生智”,保护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一位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由于缺乏想像和观念。”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像力,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一个敢想、敢思、敢做的孩子,才会成长为一个自主、独立、进取的人才!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智慧的源泉。让我们就从保护好孩子纯真的想象力做起吧!
让孩子具有创造力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创造力看作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的个人财富。其实,创造力是所有正常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性。幼儿同样具有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开发的萌芽期。
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的画面吧:
画面-:4岁的军军画了一辆汽车,在汽车两边画了两个圆乎乎的东西,妈妈问:“这是什么?”军军认真地说:“这是汽车的翅膀。”妈妈马上严厉地说:“你平时看见的汽车有翅膀吗?快擦了重画。”军军顺从地用橡皮把长了翅膀的汽车擦掉了。
画面二:妈妈正在给玲玲讲《猫医生过河》的故事,正说到大象怎么帮猫医生过河,这时3岁的玲玲说:“大象把鼻子伸到河对面,猫医生从大象的鼻子上滑滑梯到河的对面。”妈妈则说:“这怎么可能呢?河那么宽,大象的鼻子根本伸不到河的对面。”
以上两个画面,表面上这两位妈妈没错,他们极力地想将一些科学常识灌输给孩子,但是她们却在不经意之间,扼杀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孩子创造的萌芽是娇弱的,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所以,我们家长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避免因一时的失误而使孩子创造的萌芽不幸折断了。
研究证明,3-5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大胆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具有潜力的时期,那么,家长应如何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是创造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孩子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对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应予以爱护、鼓励和引导,使之合理的发展。
孩子对事物产生好奇,应鼓励他提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进行积极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儿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为此,他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嘴,使他敢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重大的创造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好提问题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体现,是创造性的萌芽。
所以,家长要善待幼儿的发问,认真解答并力求回答的生动具体,使孩子从小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寻求答案。
方法二: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奇思异想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平时孩子经常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心理,家长切不可认为是“瞎想”、“胡闹”予以指责和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断送孩子的创造欲望。
有一位妈妈在给两岁的孩子讲美人鱼的故事,当她讲到小美人鱼游到海面上时,孩子的两条胳膊上下摆动,妈妈问:“你在干什么呢?”她回答:“我在游泳。”;当妈妈讲到:“小美人鱼救起王子后躲到礁石后面。”孩子就远远地坐到一边,妈妈问:“怎么了?”孩子说:“我躲在礁石后面呐。”
从孩子这些活泼有趣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眼睛看着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耳边回响着成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孩子早已进入了神奇的故事世界里,在他们的心里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早已活化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上演了一出出“真实”的戏剧。在这一出出戏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可信的,每一个情景都是立体的,每一个物体也都是触手可及的。
尊重儿童的想像,无论它是怎样的怪诞离奇,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家长要允许孩子自由地想像,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念,如孩子的绘画中会出现“红海洋”、“蓝太阳”、“五彩树”等,这是他们独特思维、丰富想像的体现,我们应予以鼓励并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如讲故事、童话叙述、朗诵诗歌、音乐、小制作等,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想像力,让孩子获得间接知识,丰富想像的内容。
方法三:丰富孩子的认知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原有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创造的基础。没有感知经验作铺垫,想像、创造必定是枯竭、贫乏的。因此,家长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就应不断增进孩子的知识,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家长可向幼儿提供合适的读物和音像材料,创造多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
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很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
方法四:鼓励孩子动手动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眼睛、嘴巴、时间与空间)。首先是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是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思维的结果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长要鼓励引导孩子多动手。研究者发现,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增长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开发。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做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操作中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难免会“闯祸”或出差错,对此,家长应持宽容态度,理解幼儿,而非批评责备。
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胡闹”,因为家长只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这种过分限制幼儿活动的教育方法是极为有害的。
家长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多让孩子在沙滩上、公园里、大海边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等。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幼儿创造的潜力才能得以较好的发展。
鼓励孩子逆向思维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很多家长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喜欢别人送礼,没想到这回接到的礼物是一头大象。“大象这么大块头,恐怕有一万斤吧!”拍惯马屁的跟班本来是想让曹操高兴一下,没想到这回曹操很认真。他说:“是啊,怕不止一万斤!阿冲,你不是说自己很聪明吗?把大象称一称,告诉我多少斤!”曹操想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子出丑,没想到曹冲竟然笑嘻嘻地站出来,立刻发号施令,叫兵士划来小船,把大象和自己都装上船,然后又拉走大象,换上许多石头,然后说:“把石头的重量都称了,加起来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
还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常规教育里,我们通常是先教孩子一定规则,再让他按照规则来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可能会碰上更复杂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他打破常规思维来解决问题。按常理解决不了问题,从“结果”(目的)往回推论,这种思考的方式,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5岁前的孩子,因为还处在直觉行动的阶段,思维的范围没有深度和广度,不能进行深层次的逆向思维训练,但家长可通过创设轻松、有趣和愉快的游戏环境,诱发他独立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亲自动手操作,使他经常处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为以后的逆向思维操作打开一道大门。
例如:玩“剪刀、石头、布”,让胜利的做哭的动作,失败的做笑的动作,做得不对的才算输家。这要求思维和动作流畅结合,是训练迅速反应的好办法。再如:你喊口令,让孩子步操,但动作必须和口令相反,这是训练思维的逆向和反应的敏捷度,这些都为进一步逆向思维的训练打好基础。
孩子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对事物的表象的联想来触动思维,可以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它进行概括,可以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在这些基础上,在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不断地训练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这是逆向思维进程中的关键阶段。
例如:和孩子比赛说反义词,可以积累词汇、增强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和敏捷度。再如:拿三根长短不同的绳子,分别在三根粗细不同的木棒上各扰三圈,剩下的部分绳子要一样长,让孩子判断哪根绳子最长,哪根最短。这是训练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增进逆向思维的能力。
方法二: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推推不行,拉拉看”。它要求在思维活动中,转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思考,避免单一的正向思维,克服线型因果律的简单化,以相反视角来看待和纵观问题,这样常常独具慧眼,取得突破性成果。
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而且常常是一种单向思维,即从一个角度而且常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例如,母亲将奶瓶里的牛奶倒入大口杯时,孩子就会觉得牛奶多起来,因为大口杯的口径大。当他不愿意别人发现时,就用小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以为人家看不见他了。单向思维是低级的思维形式,它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思维形式,养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多途径思考问题的习惯。
告诉孩子“童言无忌”
依依四五岁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少儿频道,这个频道开办之初,就有两个我和依依都喜欢的节目——《童言无忌》、《异想天开》。那段时间,我不忙事就陪着孩子看,没时间就让孩子自自己看,不管有没有人陪,依依都乐此不疲。
我们知道,小孩子天生爱说话,而且无所顾忌,然而,对孩子们的唠叨,大人们很少有耐心倾听,更谈不上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赞赏,相反,倒经常是漠视、讥笑甚至训斥,孩子们的各种奇怪念头和不合常规的言行不断地被纠正。
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的文化是“韬光养晦,胸有城府,沉稳老练”。如果一个人说话没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是被讥为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就是被斥之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我们的文化也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禁令的文化:不许大声说话,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做小动作,不许开小差,不许看这种书,不许做那种事……
这些禁令是通过话语霸权、温和的暴力、耳提面命的说教等等方式灌输给孩子的,于不动声色之中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力。我们一方面疾呼“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又用釜底抽薪的办法,不遗余力地摧毁这个动力之源。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些孩子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其实,“好问”不是不好,这说明孩子正在积极思维,如果一味制止他们“好问”,势必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抑制孩子的思维。到他们不高兴问了,家里变得静悄悄的,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