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潜能如同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每一个正常人都具备多种潜能,只是发展的程度和组合的情况不相同,如果在早期能发现其潜能的长处与不足,并适度的发展或弥补其能力,就能帮助他发展个人潜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小冒险家”的潜能
据说,很久以前人类居住在灌木丛中,为了熟悉周围的环境、保卫自身的安全或者寻找食物,就必须往高处去。当对周围产生兴趣并开始关注周围的一切时,人类就开始了向高处移动。这一习性也被顽皮的小孩子继承了下来。
许多孩子常常爬树或者爬到很高的地方,做妈妈的每天为此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由于过度担心,很多母亲非常苦恼,却不知道应如何制止孩子。有的对孩子的行为大加训斥,有的干脆强行把孩子从树上扯下来。
孩子们之所以想往高处爬,一定是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们、认知它们。这是一种好现象。如果对此进行干涉或者制止,就有可能毁坏从孩子身上萌生出来的兴趣之芽。
不能因为有危险,父母就禁止孩子去做。这样最终将导致孩子什么也不会做,孩子正是通过爬树等“冒险”行为,才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当然,必要的安全是要给予孩子保障的。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不断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
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脚还够不着自行车蹬子,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就跳到水中去游戏,做父母的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举动,说些“你做还早呢!”“那可不行啊!太危险!”“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的话,你把判断强加给孩子,就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这等于是给孩子的成长泼冷水。
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而这些都要从小培养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锻炼孩子的勇气,常常对父母自身的勇气也是一个考验。有时父母仅仅是为孩子的安危担心,为防止万一,却牺牲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做事实上是很划不来的。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家长要大胆鼓励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父母更该担心的不是孩子的失败,而是变成“无所作为”的人。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四岁的小娜在公园里玩时,想爬树。妈妈:“太危险了,不许爬!”小娜:“只往上爬一点。”妈妈:“不行,不许爬!”小娜:“就一点点。”妈妈:“摔下来会摔断腿的,不要爬啦!”小娜:“要是不摔断腿呢?”妈妈:“那也不行。”小娜:“我不摔断腿,可以了吧?”妈妈:“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一个女孩子……”小娜:“为什么不行?”妈妈:“因为危险。”小娜:“有什么危险?”……
想登高,想爬树,这是任何一个处在幼儿期的孩子的梦想和心愿。他们抵抗不了爬树的诱惑力。被禁止爬树的小娜想不通,心里感到不满。她一定想,如果今天不让爬,那么明天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爬。当然,危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当着家长的面,孩子想要做这种“冒险”游戏,做家长的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安全。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家长看不见时做这类“冒险”游戏,那就危险了。因此,家长与其限制孩子的行为,倒不如积极主动地将爬树的技巧,手足的攀登方式教给她,那不是更好吗!
爬树与打秋千、坐滑梯不一样,它不仅要用手和脚,而且还要使用全身的肌肉,这是一件极其有益的运动。做家长的如果想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体魄健壮、思想活跃的人,就必须有一定的胆量。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就放弃磨练孩子意志和进行全身训练的机会,以及放弃冒险换来的快乐,这种消极态度是不足取的,会使孩子丧失许多锻炼的机会。
一位父亲刚刚买回一块手表,结果不到5分钟就被他5岁的儿子给拆得四分五裂。父亲当然是怒不可遏,狠狠地把他的宝贝儿子揍了一顿。当这位父亲把这件事情告诉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时,陶先生诙谐地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没了。”
孩子的冒险精神是非常强烈的,无端的打骂很多情况下,都会摧残孩子的智慧潜能,强行中断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很可能就会抑制孩子的创新精神,使孩子由于畏惧父母的威吓而趋于保守。
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新奇有趣的,他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只是好奇地去探索未知事物。孩子们的许多举动只是在大人眼中是“错”的,他们本身并不知道这有什么不对,也不是故意与大人作对。况且,许多积极探索的行为尽管可能不合常理,但绝不能说是错的。
方法二:给孩子创造“冒险”机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有无限多的事物等着孩子去发现。对于成人来说很平凡的一件事,对孩子或许就意味着全新的一大步。
到路边邮筒去寄封信,去小卖店购物,或者是去邻居家借东西,这些家长或许根本没有看重的“小事情”,对于5岁以下的幼儿来说,其实就意味着全新的体验,就是一次有趣的“冒险”。
去路边邮筒寄信只需花费很短的时间,但令人惊奇的是绝大多数儿童会为之“疯狂”。首先你应该表示有一项寄信的任务,准备交给他——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非常有益;然后他会非常高兴与你分享这个任务;当他最终把信投入邮筒之后,别吝啬你的表扬。
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似乎是我们最先教给孩子的东西之一。即使你是自己开车,也要千万注意不要忽略了公交车。对于孩子来说,有几次乘火车或者汽车的经历,能够很好地印证他们从电视或者书籍上得来的经验。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火车有多少节车厢,双层公交车有多少个座位等等。当你购票时,让他帮你握住钱并交给乘务员然后取回车票。
支持孩子在安全状态下探索新鲜事物,尝试各种体验。尽管这些冒险行为会有多次失败,然而,不去尝试就永远也不会成功。
在女儿依依的成长中,充满着无数次“冒险”举动,这些举动既有依依自己提出来,在我的保护下实施,也有是在我的精心策划指导下来完成的,比如4岁时的独自购物、5岁时的独自在家、7岁时的独自乘公交车、9岁时的独自乘飞机、12岁时的独自乘火车……
依依就是在这一次次冒险中赢得了自信、坚强和快乐!
但是东子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冒险是指冒“合理的风险”,而不是一种“蛮勇”。对于比较鲁莽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学会对所冒的风险做出考虑,而后再让他们去冒险。如果“冒险”会带来危险,则应坚决反对孩子去冒险。
“小破坏大王”的潜能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到:“我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立刻变成废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随便放东西。好像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难道破坏东西让他很高兴吗?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其实,对于爱破坏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复杂,父母需要耐心地去发现和理解,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轻易地以打骂来应对孩子的破坏。一般说来,孩子爱破坏有以下的几种原因:
1、过剩的精力。这类幼儿天生爱动,有使不完的劲,拿到一个玩具也是东摸西碰,停不下来。
2、天生的好奇心。他们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想摸摸、看看、闻闻、尝尝,弄个明白,喜欢拆卸钟表、玩具、收音机、笔,乱按电器开关或遥控器,从而损坏了东西。
3、通过破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如果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对幼儿过于严厉,幼儿也可能有意搞些破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4、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幼儿的破坏有时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力量,比如他想通过砸碎一个物体,拆开某个玩具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5、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许他对于没有加入这个活动,被别人忽略了而感到难过,想通过搞破坏来得到别人注意的目的。
有时,孩子的“破坏性”并不是纯粹的破坏,他会将一个小朋友好不容易搭造的积木“宫殿”一举摧毁,但是尔后他又会盖起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来补偿那位小朋友;他把爸爸的闹钟拆得一塌糊涂,然而不一会儿,他却又奇迹般地把它重新装好,还修好了其中的小毛病……
因此,家长应该意识到,在孩子这些破坏力的背后,往往会隐藏着呼之欲出的天赋,用强制方法压制孩子的“破坏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对于孩子的探索精神,家长应先给予肯定,然后也要教育孩子要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是,有些孩子拆毁、摔砸物品,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故意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
家里的孩子是“破坏大王”,喜欢刨根到底地探究问题、喜欢拆东西、喜欢搞破坏……做家长的不要着急。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能够把孩子的这种带有探索性的“破坏行为”引向正路,任何一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破坏能力”
画家蔡智忠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父亲不在,溜进书房玩耍。看到桌子上瓶瓶罐罐里的墨汁,蔡智忠玩兴大起。他拿毛笔沾满红墨汁,东寻西找“作画”的地方。最后,他选择了客厅通往书房的墙壁作为画板。片刻之间,一个个小圈圈组成的小人跃然墙上。
父亲回来后看到了蔡智忠的大作,不由得火冒三丈。他追着儿子,看样子要大打出手。然而,父亲后来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骂了蔡智忠两句,然后居然给他买了一块小黑板和一些画笔。蔡智忠喜出望外,从此,这块小黑板成了他艺术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天地。
如果蔡智忠的父亲没有给儿子买小黑板和粉笔,而是给他一顿打骂,那也许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就会因此而夭折。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破坏能力”,千万不能让天才消失在自己的棍棒下。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孩子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对待男孩的这些“破坏行为”,家长应客观地分析其动机,在尊重、鼓励其探索能力的前提下,把孩子的“破坏”引向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