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8451000000054

第54章 别为小事抓狂

禅语

人的情绪中有两大暴君(愤怒与欲望)与单枪匹马的理性抗衡,感性与理性对心理的影响相反,人的激情远胜于理性。常常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是聪明人。佛家是很讲求自制与自控力的,只有一个人能够很好地自控内心,才能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进入修行的无人之境。对于我们的现实人生来说,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调控:控制自我的感情和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理智地把握人生。拥有成功。

故事

一位经理向全体员工宣布,从明天起谁也不许迟到,他自己带头。第二天,经理睡过头,一起床就晚了。他十分沮丧,开车拼命奔向公司,连闯两次红灯,执照被扣。他气喘吁吁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营销经理来了,他问:“昨天那批货物是否发出去了?”营销经理说:“还没来得及,现在马上发。”他一拍桌子,严厉地训斥了营销经理。营销经理满肚子不愉快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此时,秘书进来了,营销经理问昨天那份文件是否打印完了,秘书说:“说没来得及,今天马上打。”营销经理找到了出气筒,严厉责骂了秘书。秘书忍气吞声一直到下班,回到家里,发现孩子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大骂孩子为什么不看书、写作业。孩子极不高兴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猫竟然趴在自己的地毯上,他对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这就是愤怒的链条。恐怕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叫做“迁怒于人”。在单位被领导训斥了,工作不顺利,回家对着家人出气。在家同家人发生了不谕快,把家里的东西砸了,又把这种不愉快带到工作单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更严重的是,发生不愉快后开车发泄,其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解读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它是当人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不满,或者个人的意愿一再受到阻碍时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学会排解愤怒,也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养身贵在戒怒,戒怒就是养怡身心,尽量做到不生气、少生气,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宽厚待人,谦虚处世。这样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于人于己都会有益而无害。

容易动怒的人,光知道排解怒气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制怒,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风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宽以待人,才能让自己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里永远充满阳光。

人常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在怒火中放纵,无异于燃烧自己有限的生命。人生苦短,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尝的东西实在太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生气,可以算是真正的愚行。其实,人生多一点豁达,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感悟,多一点理性,愤怒的情绪便会化为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