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8450700000033

第33章 儿科疾病(3)

(2)取当归、川芎、红花、赤芍、透骨草各15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g,丁香9g,肉桂6g,共研末,加羊毛脂100g,凡士林900g,拌匀,涂于纱布上,再用热水袋加温后敷于患部,每日换药1次。

五、调护

(1)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燥,睡卧姿势须勤变换。

(2)严防发生并发症。

(3)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滴奶,必要时鼻饲,或静脉点滴葡萄糖。

脐风

脐风又称嘬口、噤口,为邪毒由脐部创口侵入而得的新生儿急性恶候。临床以唇青口嘬、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多见于出生后4~7日内婴儿,发病愈早,邪毒愈甚,危险性也愈大。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新生儿破伤风。

一、病因病机

脐风主要由于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或由于接触不洁之物引起。

如脐带剪得太短,结缚不紧,或用带有污垢的铁器断脐,或牵动脐带过甚等,均可使风冷水湿之邪、秽浊污垢之毒从脐带创口侵入,郁结脐中,传入经络,继入脏腑,致使气血壅滞,运行不畅,经脉为邪毒所用,肝脾为邪毒所伤,遂成脐风。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初起时病情徐缓,肌肉紧张逐渐增加,患儿于48小时内出现典型症状。先烦躁不宁,继见吮乳困难或咀嚼、吞咽困难,终至牙关紧闭,身体其他部分亦发生强直性肌痉挛。发作时全身肌肉痉挛,头仰缩,腹肌强直如板,下肢及足伸直,两手握拳,身体向后弯,呈角弓反张状态。面肌痉挛,眉蹙,口角缩向下外方,上唇紧贴,邪齿呈苦笑状。

患儿神志清楚,但露惊恐状态。痉挛初起时是间歇性,发作之间有明显松弛期。病程进展中,发作次数渐多,时间亦加长,松弛期就渐减短。

痉挛时,病人表情十分痛苦,经常大汗淋漓,口角往往溢出白沫,是由于口腔肌痉挛,不能吞咽唾液所致。当肌肉猛烈收缩时,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甚或窒息,可导致肺炎及肺不张。膀胱及直肠括约肌痉挛,可产生尿潴留及便秘。

痉挛常可由微小的刺激如噪声、饮水及针刺痛觉等激发。

2.诊断

(1)须详询病历,如新生儿旧法接生;或最近是否受刺伤或其他创伤。常在生后第6~7天发病。

(2)新生儿破伤风临床以唇青口嘬,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则四肢抽搐为主要特征。

(3)实验室诊断:患儿脐部常有感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及厌氧菌培养阳性。

(4)鉴别诊断: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其他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

1.风邪犯表型

【辨证】喷嚏多啼,烦躁不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红。

【施治】祛风散邪,疏经活络。

【方药】玉真散加减:白附子、胆南星、白芷、天麻、防风、羌活各3g。水煎,2次分服,每日服1~2剂。

2.邪犯肝脾型

【辨证】抽搐频作,牙关紧急,呈苦笑面容,口嘬不乳,时吐白沫,啼声不出,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痉挛,发热或无热,痰壅屏息,面目青紫,或见汗出淋漓,指纹青紫。

【施治】息风定搐。

【方药】嘬风散加减:钩藤、蝉蜕各6g,蜈蚣、全蝎、僵蚕各3g,朱砂0.3g(冲),竹沥5ml(冲)。水煎服,每日1~2剂。

【加减】高热者,加黄芩6g,黄连3g,生石膏15g(先煎);便秘者,加生大黄3g(后下),玄明粉3g(冲);汗出伤阴者,加沙参10g,麦冬6g,石斛6g;汗出淋漓,四肢不温者,加人参6g,熟附子3g(久煎),龙骨15g,牡蛎15g。

3.气阴两虚型

【辨证】抽搐渐减,口嘬渐松,可张口吮乳,四肢柔和,形体消瘦,神疲少动,动则汗出。舌淡红,苔薄。

【施治】养阴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0g,黄芪、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白芍、当归、熟地黄各6g,陈皮、炙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若仍见轻微抽搐者,可加蝉蜕6g,全蝎3g,地龙6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玉真散、小儿脐风散(适用于风邪犯表型)。

(2)小儿抽风散、小儿定风散、牛黄镇惊散(适用于邪犯肝脾型)。

(3)人参养荣丸(适用于气阴两虚型)。

2.验方

(1)蝉蜕、僵蚕、天麻、防风各6g,胆南星(姜汁炒)、白附子各2g,甘草、艾叶各3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风邪犯表型)。

(2)白附子、全蝎各2g,蜈蚣、防风、钩藤各3g,僵蚕5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邪犯肝脾型)。

(3)党参15g,麦冬9g,五味子5g,炙黄芪15g,肉桂2g(煽),炙甘草9g,浮小麦30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药量酌减(适用于气阴两虚型)。

(4)僵蚕10个,蝉蜕10个,蜈蚣1条,朱砂1.5g,牛黄0.15g。前三药先炒黄,诸药共研末,每服1/4量,乳汁送服(适用于新生儿破伤风痉挛期)。

(5)赤脚蜈蚣(炙)半条,钩藤、朱砂、直僵蚕(焙)、全蝎尾各3g,麝香0.3g。共研为细末,每服1.5g,以竹沥水调服,日服2~3次(适用于新生儿破伤风抽搐发作时)。

3.针灸疗方

(1)发作时针人中、百会、合谷、行间穴。用泻法,不留针,以息风醒神。

(2)发作后针肝俞,心俞、督俞、中脘、丰隆、涌泉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20分钟,以息风化痰,柔肝益肾,防止复发。

(3)选取八鱼穴:趾鱼穴、跟鱼穴、眉三鱼穴、眉间鱼穴、人中鱼穴、口周鱼穴、百会鱼穴、指鱼穴,以上穴位均以三棱针点刺为主,部分穴位可留针。每24小时刺1~2次,连续施术3日为1个疗程。

4.外治方

(1)取枯矾、硼砂各8g,朱砂2g,冰片0.2g,麝香0.2g,混合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2g,撒布于神阙穴内,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2)取土鳖虫2个(去头足),捣烂,敷于脐部,外盖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五、调护

(1)室内宜清洁,注意空气流通,并须调节室温,严防感冒。

(2)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3)痉挛发作时禁止喂药、喂水,防止窒息。

(4)当出现窒息时,应及时吸痰,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

(5)注意口腔护理,可用杜贝氏液或生理盐水洗口腔。

(6)每日用过氧化氢洗脐部1次,脐带敷料应及时烧毁。

(7)施行接触隔离,用具需用2%来苏水儿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灭菌。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杆菌经血循环到达脑膜可引起本病,起病常缓慢或骤然发病,症状凶险者也偶可见到。本病为一种最严重的结核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是一种顽固而难治的病证。

一、病因病机

(1)感受时邪:外感六淫,皆能致惊。其中以冬春之风邪、夏秋之暑邪为多。当冬春之交,寒暖不调,气候骤变,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风邪,侵及肌表,时邪从表入里,郁而化热化火,火甚生痰,热极生风。故病之初起,先有外感表证,继则引动肝风,或逆传心包,可见发热、头痛、项强、神昏、抽搐等证。夏秋之季,暑气旺盛,小儿元气薄弱,真阴不足,易感暑邪,暑为阳邪,化火最速,传变急骤,易陷厥阴,引动肝风。又暑必夹湿,湿为阴邪,若被热蒸,化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清阳,则见高热、呕吐、痰鸣、神昏、惊厥等证。如感受疫疠之邪,则起病急骤,化热化火,传变迅速,以致实热内闭,引动肝风,邪陷心包而神昏、抽风。

(2)痰热积滞: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毒邪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故可见呕吐、腹胀、腹痛、便闭、惊厥,或高热、呕吐、便溏、泻痢、惊厥等证。

(3)痨虫感染:痨虫从飞沫中吸入于肺,导致肺郁不宜,郁久化火,以烧灼肺阴,痨虫沿络脉入脑,头为诸阳之会,痨虫得阳气,从热势而动肝风,故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一系列脑膜刺激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主要有性格不活泼、痴呆、烦躁、易怒,不明原因呕吐,嗜睡,无力,大一点的儿童常诉有头痛。病情重时,大便结燥,体温逐渐升高,历时1~2周后,出现头痛头昏,呕吐纳呆,舌苔黄腻,神志恍惚,口干不欲饮,并有惊厥发作,胸满口噤,卧为着席,且出现颈项强直、脚挛急痉、克氏及巴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婴儿前囟隆起。晚期呈昏迷状态,呼吸不整,脉细弱不规则,瞳孔散大或不对称,对光反射消失。或肢体瘫痪,机体极度消瘦,呈严重衰竭征象。

2.诊断

(1)发热,性情改变,头痛,呕吐。

(2)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

(3)消瘦、舟状腹。

(4)血沉增快或偶尔正常。

(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晚期可转为阴性。

(6)胸部X线检查:可有结核病源。

(7)眼底检查发现脉络膜有结核结节可助诊断。

(8)头颅CT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

(9)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多微混浊呈毛玻璃状,细胞数一般在数十至数百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可有中性粒细胞增高),静置12~24小时后,有薄膜形成,蛋白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用沉淀法或以薄膜做涂片,可找到抗酸菌,或直接荧光法抗体检查阳性,脑脊液培养或动物接种阳性。

三、辨证施治

1.暑湿夹风型

【辨证】头晕沉重,呕吐纳呆,有时四肢抽搐,颈项强直,手足欠温,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身倦无力。舌苔黄腻,脉濡带数。

【施治】清暑和胃,升清降浊。

【方药】清暑息风散:香薷、姜厚朴、钩藤各10g,全蝎3g,粉葛、党参、白及、大青叶各8g,甘草4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呕吐甚者加厚朴8g,法半夏4g;抽搐甚者加蜈蚣2条;肢冷项强者加桂枝8g,生姜3片,大枣5枚。

2.热甚惊厥型

【辨证】高热口渴,突然昏迷,目闭不开,手足抽搦,四肢厥冷,牙关紧闭。唇干苔黄,脉象洪数。

【施治】清热息风,热退厥已。

【方药】及夏白虎汤加减:白及、夏枯草各10g,石膏15g,知母8g,钩藤10g,天竺6g,连翘8g,地龙6g,全蝎2g,甘草6g。

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高热不退者重用生石膏100g,用米泔水磨调作饮料;大便结者加泻叶茶、大黄各8g;昏迷不省人事者配合针灸,并用退热散敷脐。

3.阴虚夹风型

【辨证】忽然发热,头痛呕吐,四肢抽搐、项背强急,口渴心烦,小便淡黄,舌苔黄干,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施治】清肺养阴,润燥息风。

【方药】润肺息风汤加减:黄精、白及、麦冬、元参、钩藤各10g,天竺、地龙、全蝎、甘草各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抽搐甚者加蜈蚣2条;口渴甚者加花粉10g,大便结者加火麻仁10g;昏迷不省人事者配合针灸,并用上方1剂煎3次去渣保留灌肠。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凉膈散、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膏、羚翘解毒丸、牛黄镇惊丸。

2.验方

(1)杏仁6g,白蔻仁6g,薏苡仁15g,佩兰6g,苍术6g,独活3g,僵蚕6g,海风藤6g,六一散12g,连翘9g,忍冬藤12g。水煎服,日1剂。

(2)羚羊角粉2g,广角粉3g,玄参、钩藤各20g,竹叶心、麦冬各15g,生地30g,连翘心12g。水煎,日2~3次口服。

(3)生石膏、生地黄各15g,寒水石、麦冬各10g,白僵蚕、赤石脂、天竺黄、紫石英、生川军(后下)、生龙骨、生牡蛎各5g,桂枝、全蝎各3g,水煎服。另用牛黄清心丸1丸,研细冲服(适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4)山药35g,熟地25g,茯苓、生牡蛎、麦冬、火麻仁各16g,枣皮、丹皮、阿胶、白芍各13g,鳖甲、龟版各12g。水煎服(适用于阴虚风动型)。

(5)乌药、白芍、香附、吴茱萸、竹茹各13g,良姜12g,党参、茯苓、白术各16g,法半夏、甘草各7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脾虚痰逆型)。

3.针灸疗方

(1)神志昏迷者取人中、印堂、合谷、太冲穴;四肢抽搐者取内关、间使、曲池、足三里穴用泻法。

(2)取穴为外关、少商、合谷、百会、印堂、人中、十宣,用泻法,呕吐加内关、内庭、金津、玉液、内关、下脘。神昏、谵语、项强、抽搐,刺百会、印堂、人中、中冲及十宣出血。

五、调护

(1)室内保持通风凉爽。

(2)密切观察体温、神志、呼吸等变化。

(3)昏迷患儿要经常翻身变换体位,清洁皮肤,防止褥疮。

(4)壮热抽风的患儿,要及时设法降温、止痉。

(5)抗结核药应足量、足疗程,以免复发。

(6)注意营养,以清淡为主,忌食硬物。

小儿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临床以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为特征。

本病属中医“臌胀”、“积滞”、“胁痛”等范畴。

一、病因病机

(1)肝郁脾虚: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若因情志不畅,特别是小儿喜哭爱怒,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肝之脉络为瘀血所阻。肝属木,木旺则克土,土被克,则脾土运化水湿之功能失职,故水湿泛滥而成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