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两家公司,生产状况绝然相反。A公司人员精神不振,不少人要求调离工作,S公司人员精神状态良好,团结协作。专家们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了企业诊断,发现其他情况基本相同,只是用人方针不同,A公司实行的是“论资排辈”,乃公司实行的是能力主义。
论资排辈的用人政策,就是工作人员的工资、晋级、职称都根据资历和学历来决定。一个人来到一个单位,不管工作绩效如何,只要不捅娄子,不出间题,熬到一定年头就可以得到提拔、晋升。在这种用人政策下,人们都不必去竞争,也不能去竞争,因为不努力工作不会承担任何风险,要付出努力去做出成绩,反而冲击了论资排辈的习惯势力而受人非议。所以一方面得过且过的人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牢骚、怨气越来越盛。刚来的青年人见到这种现实,对自己的前途必然忧心忡忡,有的甚至接近于丧失信心,上进心近于泯灭,要求调动工作等现象就难于避免。即使耐着性子等下来了,到了一定的年头受到了晋升、提拔,或评定了一定的技术职称,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己经没有多少激励作用了。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不是他们工作努力的结果和他们真实水平的标志,而是到了这个年龄的结果。在更多人的心目中,认为获得的职称、职位和工资,早应该是自己的,这是迟到的喜事。因此,调动不起他们更多的工积极性。这种现象,在50多岁,或者到了离退休的时候得到晋升提拔的干部中反应得更为显著。他们在人生的晚年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职称,更多的心理感受是领导对自己的一种评价,是给自己改善政治与生活待遇,并不指望他们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人在获得提拔晋升后,由于年龄引起的一系列身心特点,迫使他们更多的守业而不去开拓。由此可见,论资排辈的用人政策,使精力充沛的人长期压抑,得到重用时又精力不佳,这样长期下去,一代接着一代,形成精神不振的恶性循环。为此,日本企业界后来十分重视用人中的能力作用,用人不拘一格,破除论资排辈,防止精神状态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