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组织部门在分析后备干部情况时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干部在意识到自己被列为后备干部以后,往往对自己的言论行动有一种特殊的自我要求,工作更为努力,言谈更为谨慎,但同样有少数人为此自高自大起来。但不管如何,这些干部与他们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列为后备干部之前的表现是不同的。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贴标签效应”。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容易达到与标签一致的效果。有人作过这样的试验:要求某人对慈善事业捐献,对捐献者称为“慈善家”,对不捐献者称之为“非慈善家”,对另一些人不给贴标签。后来再次要求捐献时,被试者的表现往往与标签相一致。先前捐献并被称为“慈善家”的人比未贴标签的人更倾向于捐献;被称为慈善家的人比未贴标签的人更少捐献。
“贴标签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体现在以上方面,它在广泛的领域中有反映。在党、油组织中,有些人在入了组织以后,能自觉地按党、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他感到自己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在一些临时性的活动中,某人被人推选为队长、组长,他也会自觉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贴标签效应”最明显的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大家都说这个孩子是诸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更喜欢动脑子,人们称某学生将来是某一方面科学家的,这个孩子也常常舍启觉不自觉地去往这方面努力。相反,一旦给孩子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则很可能使他自暴自弃。这里不妨提起一件真实的小故事。一位刚转学不久的小学生的母亲被请到了学校。斑主任对家长提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影响了全班的成绩,而且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发言。这位母亲心情沉重地回到家里,当她与孩子那不安和询间的目光相遇时,她想了一路的批评孩子的话却变成了—她微笑地说:老师说你在学匀上有很大潜力,可以在班里得第一。希望你在课上回答间题时,能够给其他同学带个头。”孩子很兴奋,对妈妈提出的要求一一答应了。第二学期,一个意想不到又是意料之中的效果出现了。这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直线上升,成了全年级的第一,而且孩子的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这位母亲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贴标签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贴标签效应”的反映与标签相一致。但是,心理学家斯提尔的研究还发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反映可能与贴的标签相反。消极的标签也可能使人作出补偿性行为。比如,有不少运动健将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受到一些人的贬视、甚至贴上“不可造就”的标签。但是,他们往往产生相反的反应,你们说我不行,我非干出个样子给你们看看。一般这种行为往往产生在一些意志比较坚强的人身上。
“贴标签”效应的存在,给我们在用人中提供了一个原则,就是对人一般不轻易贴上消极标签,当然贴积极标签也要名符其实。但是,对某些特殊人物,不妨也可以用贴消极标签的办法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