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担当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8446900000031

第31章 艰难岁月中的一棵树

他像一棵树,在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里,顽强地生长着,不屈不挠。他和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巍然屹立成了一片树的森林,为中华民族战乱的天空,撑起了一片教育的绿荫。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华罗庚一直把为数学奉献自己的一切作为人生梦想。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华罗庚和其他教授一样,生活得十分窘困。

一次,日军的飞机在昆明轰炸,华罗庚租住的房子被震塌了,他也被埋在废墟里,幸得同事们相救。昆明不安全了,他就到郊区租房子,但那时昆明城的住户纷纷外迁,郊区的房子也很紧张。

一天,他在陈家营找房子,碰到了闻一多先生。两位仅是相慕其名,并无深交。闻先生说,先搬到我家住吧。就这样,华罗庚的5口之家和闻一多的8口之家住在了不到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中间隔一道布帘子。在这间陋室里,闻一多沉浸在考古文字的研究中,华罗庚正在进行他最重要的著作《堆垒素数论》的写作,他们共同营造出了苦涩而又温馨的学术氛围。

有一次,华罗庚的妻子得到两枚鸡蛋,他让妻子分成五份,自己吃了一份,其余四份留给妻儿。望着桌子上的四瓣鸡蛋,妻子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华罗庚安慰说:“等我的这本《堆垒素数论》出版后,我们去割几斤肉,全家美美地吃一顿,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再给我自己买两包烟……”

每当有课时,这位在当时就闻名于欧美的著名数学家,跛着一条腿,步行到十几里外的学校上课,累了就在路边歇息一下,有时在半路上就饥肠辘辘了。但他仍坚韧地走在民族危难的路上,风雨无阻。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岁月里,华罗庚在1938年到1945年这几年时间里,开创了矩阵几何学,攻克了10多个世界数学史上的难题,撰写了《堆垒素数论》和《教论导引》两本著名的数学论著,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