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都是情绪化的,心情很容易被外界所感染。但为人处世很多时候是需要沉着冷静的,在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把事情处理的最好,最满意。所以,父母要关注女孩的情绪细节,培养女儿果断干练的性格素养,这对她的生活和事业都会大有帮助。
71.适当批评,不要纵容女孩的暴脾气
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如: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对于暴脾气的女孩,家长一定不要纵容,适当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批评是与孩子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也是孩子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种动力,孩子正是在纠正一个个错误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我们来听听一对母女的心声:
1.孩子心语:那天,妈妈带着我和芳芳表姐去吃麦当劳。我一兴奋,就把雪糕蕃茄酱弄了个满鼻子满眼。妈妈看见了,又开始罗嗦:看你芳芳表姐,吃东西的时候多斯文,说话都慢声细气的;再看你,哪像个女孩子!……为什么芳芳什么都比我好!那你干脆要芳芳表姐好了。我越想越生气,索性把汉堡包、薯条弄得满地都是,反正也比不上芳芳了!
妈妈道白:我这孩子真不知哪根筋有问题,任性胡闹起来简直像个野小子,还一点说不得。长大后怎么得了!
2.孩子心语:我想玩奇奇的遥控汽车,可奇奇太小气了,不给我玩。我的火一下就蹿了上来:不给就抢,抢不到就打!这时,他妈妈看见了,居然去向我妈妈告状。好啊,想整我?以为我会怕吗?气死我了,哼,让你们先看看我的厉害。我把奇奇的小汽车使劲扔到了地上,看着它散了架,然后我还要把它踩扁。看到了吧,我是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你们谁敢惹!
妈妈道白:这孩子从小脾气火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没法跟她讲道理。真怀疑这孩子有暴力倾向。
这样的女孩,是够让父母苦恼的。专家告诉我们,一个孩子一个脾气。所谓脾气,在心理学上叫做气质,是孩子身上最早出现的个性特征。传统上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孩子大多脾气急,性子倔。这样的孩子很有主意,稍不满意就会和父母“顶牛”,让人感到非常任性。但她们的任性时间短暂,事情过去了,很快就忘记了。等孩子平静下来后,父母再耐心地给她分析,指出错误会比较好。
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家长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治服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家长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他事情。或是告诉她“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父母的反应如何,她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父母身上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她的情绪稳定以后,家长一定要告诉她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做父母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但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家长不能允许自己真的败北,忍无可忍只好声色俱厉、殊死反抗。这时带来的伤害就大了,你认为你在拒绝她不合理的要求,她认为被拒绝的是正在萌动的自我,或者更严重的,她认为你已经不再爱她了。亲子的和睦,孩子的成长,都有可能因此而蒙上阴影……
后果够严重的,起因却很简单:就是最初的那一次半次的退让。所以要想打赢这场仗,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一开始就站稳脚跟。
待孩子脾气过后,谈心时适当的批评是必需的,要让孩子认识到发脾气的危害,学会以理智驾驭感情。平时,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主动地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让孩子明白: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
脾气再暴的女孩,也毕竟是孩子,只要我们不纵容,及时让她刹车,一定会有改观的。适当的批评会让她明白脾气暴的危害,会有助于她的成长。72.女孩,哭吧哭吧不是罪!
蒙蒙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连日来差强人意的考试成绩,让蒙蒙很是郁闷,来自家庭、学校的双重压力更是让蒙蒙喘不过气来。为了释放由这些因素引发的不良情绪,蒙蒙开始寻找一些宣泄的方式,例如时常扔家里的东西,不是拿杯子往墙上砸,就是把干净的枕头扔到地上,有时还会跺上几脚。
现实中出现和蒙蒙一样状况的孩子不在少数。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宣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认为,宣泄是对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发泄。比如说是感到郁闷、感觉到焦虑、感觉到恐惧、感觉到问题解决不掉的时候,不少孩子就会去寻找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其实,宣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异常的、不良的、错误的现象。不少孩子对“宣泄”这个词理解为一种暴力倾向,实际上,采取一个正当的宣泄方式十分有必要。其实宣泄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把自己不满的情绪写下来然后装在瓶子里后扔掉。把情绪宣泄给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朋友、同学。如果还解决不掉的时候,可以把枕头想象是那个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对着模拟的人,可以把所有的委屈都跟它说出来,说出来以后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宣泄的行为时,父母该如何及时有效的应对呢?有关专家指出:
1.父母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注意不要动辄火冒三丈,因为孩子会模仿你处理问题的方式。
2.适当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父母很清楚孩子处于饥饿和疲劳状态下易发脾气,但对孩子心理需要却重视不够,父母能否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需要,这对孩子的脾气有很大的影响。
3.精减不必要的管教。
不要事事对孩子管教过严,在必要情况下,才对孩子给予限制。
4.注意早期发现发脾气的苗头。
鼓励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倾吐出来,一旦孩子的情绪有导向发怒的可能,立即提醒她,也许有些事情正在困扰她,需要你提供帮助。父母表现出的这种理解和关心,能有效地减缓孩子不愉快的感觉。
5.转移注意和松弛训练。
孩子生气时父母除对她表示理解和关心以外,还要尽量分散她的注意力,引导她做些愉快的事,以助身心愉悦。
6.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爱好。
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可适当引导孩子绘画、下棋、弹琴等,逐渐培养豁达性格。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去学她根本不喜欢的东西,而造成加重孩子的负担。
7.让孩子有适当发泄的机会。
如果坏脾气已经形成,一要采取冷处理方法,在其发脾气时故意忽视不理,这样孩子会觉得原来的方法不灵而泄气。二要教孩子选择适当的方式发泄,如通过交谈法使怒气宣泄出来等。
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哭,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哭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许多人在生活中承受了许多压力,但不敢向亲朋好友诉说,就连大哭一场都在克制自己,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委屈和打击,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向别人证明我们自己是被误会的,如果压抑自己的话,那真是非常痛苦。哭只是人在情感上的一种宣泄方式,它不存在“软弱”或“坚强”之分。
哭是一种很不错的宣泄方式,如果女孩子受委屈或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时,不妨让她哭出来。因为哭能使心中的压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泄,从而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如果一味地忍,闷在心里时间久了,心中的压抑就会越积越重,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大,就有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反应性抑郁症等现象。所以,给女孩心理释放的空间,感到压抑时让她放心地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让所有的委屈随着奔涌而下的泪水尽情流走,让所有的悲伤在哭声里得到有效的缓解。
但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哭也必须有节制,不能没完没了的哭,或一想起什么就哭,这都是不可取的;同时哭完之后要尽快调整心态,压抑的心情一旦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要再哭了,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痛痛快快地哭完之后,要尽快地投入到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73.“我家有个爱撒娇的小公主!”
撒娇是每个女孩的天性!孩子对父母撒娇是难免的,也是可爱的,还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做父母的不能百般迁就,百依百顺,否则就会对孩子产生不利。所以父母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让孩子过分撒娇。
对待孩子的撒娇,首先要学会区分孩子的撒娇哪些是合乎情理的,哪些是不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就比较容易撒娇。另外,外界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导致孩子吵闹、撒娇,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不熟悉环境而产生心理不愉快也会撒娇。专家们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易撒娇……这些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原谅。
但对那些因不顺心不讲道理而故意发脾气撒娇的,父母要对其进行教育,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至少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正。有位向专家求助的妈妈这样描述自己女儿的问题:
我女儿刚2岁2个月,从四天前开始每天她非常的反常,很爱撒娇,常提出很多要求,只要不满足立刻大哭,白天这样,晚上睡觉前更明显,脱了衣服后就不睡(实际已经很困了),一会要尿尿(刚尿了)、一会要喝水吃东西、一会要抱,还要站起来抱、喝水或抱等还要指定人做(奶奶或妈妈)、要开灯睡觉(根本就不睡,两眼直盯着灯)等等,不满足或给她讲道理就大哭,每晚都要折腾1-2个小时才会睡,而以前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她都没有这样,最近她也没有生病,吃饭也和以前一样,问她有没有哪儿痛,她说不没。不知是怎么了?是生病吗?是什么病?如果不是生病而只是小气、撒娇,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对待她的要求。
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情感需求的问题。不管多小的孩子,均是有一定的情感需求的,她们对“爱”的理解非常的敏感,渴望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爱与关心,尤其对自己最喜欢的人(如奶奶或妈妈)更是如此。所谓的“小气、撒娇”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试探,试探“指定人(如奶奶或妈妈)”对她的爱心程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