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考定位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8441900000017

第17章 人生的十字路口

人生在走到十字路口时,会有许多纠结不可排解。这时,如果你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门,接受阳光的照耀,就会豁然开朗,让思考的正能量战胜消极的负能量。反之,如果让消极的负能量成为主流,人生就会被葬送无疑。

科里·海姆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他从小胆小羞怯。为了让他学会与人相处,母亲将他送到一家艺术学校的表演班学习表演。但海姆对表演并不感兴趣,却热衷于曲棍球,他那时的梦想是长大想成为一个曲棍球运动员。

在他10岁那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台一名电视剧导演看中了他,邀他在一部肥皂剧中扮演主角而大获成功,为他日后的从影生涯铺平了道路。

1984年,13岁的海姆获得了登上大银幕的机会,在影片《新生儿》中饰演主角,获得如潮好评。不久,他又主演了根据史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惊悚片《银色子弹》,成功扮演了一位身有残疾男孩的奋斗故事。这些角色的成功,使海姆在好莱坞的知名度大增,并赢得了一个“年轻艺术家”奖。

15岁的海姆迎来了演艺事业的转折点,在影片《卢卡斯》中,他展现的与年龄不相符的纯熟演技,赢得了素有“毒舌”称谓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盛赞,海姆也因此成为好莱坞最当红的童星之一。

16岁时,好莱坞知名导演乔·舒马赫邀请海姆在其执导的吸血鬼影片《捉鬼小精灵》中出演主角山姆。影片上映后,受到青少年的疯狂追捧,海姆更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然而,巨大的拍片压力让海姆急切寻求精神依托,在他拍摄《捉鬼小精灵》期间,竟抽了生平的第一支大麻,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整日沉浸在飘飘然的生活中。年少得志的他,就这样走上了吸食毒品的不归路。《捉鬼小精灵》不仅成了他演艺事业的顶点,也为他的演艺生涯划上了句号。

海姆也意识到吸食毒品的巨大危害,并开始了与毒品之间的漫长斗争,尤其是思想斗争,即成名之后究竟自己想要什么和成为什么。他多次进戒毒所,又多次复吸,但始终难以戒除。海姆痛苦极了,他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才好。没多久,他完全垮了,成了一个废人,他感到很可耻,却难以摆脱。

虽然如此,海姆还是努力想戒掉毒品,主动去戒毒所强制戒毒。朋友们也尽力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曾与海姆一同出演过《捉鬼小精灵》的影星科里·菲尔德曼,邀请他做搭档,共同表演真人秀节目“两个科里”,一度赢得观众的欢迎。

仅仅过了半年,“两个科里”便在荧屏消失了。海姆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每天都要吸食大量的毒品,极大地影响了正常工作,科里·菲尔德曼不得不终止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海姆此时已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

没有了片约,海姆失去了一切生活来源,只好借住在患有癌症的母亲家里,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度日,而且每天都要向患有癌症的母亲要钱买毒品,母子俩为此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

2010年3月10日凌晨,母亲发现海姆倒在浴室里不省人事,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在被送到医院后海姆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3月16日,海姆的葬礼在家乡加拿大多伦多市一所教堂里举行。因海姆生前长期吸食毒品,去世前一贫如洗,母亲为筹措葬礼费用,呼吁儿子的影迷伸出援手。在葬礼的前一天,美国一家公司捐献了两万美元,这才勉强凑够了葬礼费用。

为减少悲痛,海姆的母亲要求葬礼不对公众开放。但仍有许多海姆的影迷前来为他送行。

海姆的一生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好莱坞悲剧”:年少成名,万人敬仰,染上毒品,继而一蹶不振。他在享有盛名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吸毒成了他消解压力的方式,也成了把他推向毁灭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