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大自然的困惑
8434900000065

第65章 细胞的演变

一个单细胞是如何变成一个拥有几百亿个细胞的组合体?这是最新提出来的科学上的未解之谜,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思索。

早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就证实了卵子原来只是个简单的细胞,经过不断分裂而产生的为数不多的胚胞或“分裂球”也是简单的细胞。首先由这些“分裂细胞”构成了胚层,然后通过这些胚层的分工或分裂构成了各个不同的器官。此外科学家还证实了雄性动物的精液也是一些微小细胞,它们是奇特的“纤毛细胞”。这也证明了动物的两种重要生殖物质,一是雄性的精子,二是雌性的卵子。

然而事实证明单纯的物质是没有思维的,它们只是一种信息的载体。换一句话说,只有在意识的作用下,这些物质才有存在的价值。当然,反过来说,没有这些物质载体,信息和意识也同样没有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新观念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衡量尺度。

受精卵的形体本身就是一个人生存的开始,一个独立生命生存的开始。怀孕和有性生殖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延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受精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两个性细胞及其核的融合。几百万个雄性细胞包围着一个卵细胞,而只有一个进入到卵细胞中去。两个细胞核由一种神秘的力量互相吸引,互相接近和互相融合。对于这种与生俱来的神秘力量,人类至今仍未探索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有一种领域是我们无法涉足和掌握的,那就是信息微波的发射方式和意识对万物的引力。

不少人将这种神秘力量解释为一种化学与嗅觉相类似的感官活动,他们认为两个性核的感官感觉,由于“恋爱的化学向性”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细胞,统一了双亲的遗传特征。精核将其父性的,卵核将其母性的体征与精神特征都引渡到了“种细胞”中,而种细胞则发育成了婴儿。当他们提到“嗅觉”和“感觉”的时候,他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入了思维的领域。因为单纯的物质是不会产生“嗅觉”和“感觉”的。

20世纪60年代,人类发现了第一部“遗传密码字典”,这部“字典”确实令人感到惊异和神奇。4种核酸分子成分中的任意3种组成1个密码子,对应于蛋白质的一种成分,遗传密码字典好像一种排列组合游戏的谜底,至今还没有发现一种可以用数理方法来描述的函数关系。

四种码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组成了决定全部二十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密码字典上,我们还能查到命令蛋白质开始组合的起读密码子和终止蛋白质肽链的止读密码子。生物体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贮存和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整本遗传密码字典编造得极为完美、严谨、精巧,真可谓丝丝入扣。面对这样的奇观,人们禁不住急切地发问,没有意志和意识的自然界怎么能够编造出如此超凡的密码字典呢?这正是让现代科学家困惑不解、思索不通的大问题。

生物化学家早就注意到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结构很复杂,种类繁多,它们在生物体中执行着许多不同的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的许多组织的组成部分,例如,动植物的纤维、鳞片、毛发、羽毛、软骨和肌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是蛋白质最重要的功能则是维持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酶蛋白,只要酶的作用受到阻碍,生命就会终止。

你们瞧,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里竟也有着如此和谐统一、完美严谨的智慧体系。难怪莱布尼茨断然否定宇宙间存在着任何荒芜的、不毛的、死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混乱,根本没有混乱而只有秩序和规律。他认为,物质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设想成一座充满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着鱼的池塘。植物的每个枝丫,动物的每个肢体,它们的每一滴液体,也都是这样的花园或这样的池塘。

这也就是说,在这个宇宙中事无巨细统统都包含着规律和秩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面提到过,当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碰撞、汇合的瞬间,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那么这个新生命是属于雌性还是雄性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在这个新生命的诞生之时,这种属性也就被决定了。

生物学家把某些哺乳动物的一些细胞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滴上一点特殊的染料在显微镜下观察,便可以看到细胞核中的一些形状各异的小东西被染上了颜色,其形状有的像扁豆,有的像木棍,有的像枝杈,它们便是举足轻重的染色体,决定生物性的特征和基本基因就在这些小东西里面。

如果观察正常人体的细胞,一定可以数到46条染色体。它们俩俩成对,一定是23对,如果拍成显微照片适当放大,还可以把照片的染体一条条剪下来排好,决定性别的遗传基因就在最后的那一对(即第23对)上。如果这一对是相同的2条大个子染色体,那么这个新生命必定是女性,这条大个子染色体称X型染色体。在男性第23对染色体上必定有1条X型和1条较小的Y型,Y型染色体上带的某种遗传基因导致了男性特征的产生。最常见的决定性别的方式称为XY型。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鱼类、两栖类动物、昆虫以及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均是由这种方式决定性别的。

诸位现在该明白了吧?宏观上雌雄个体如此显著的差异,竟是由如此精微的小东西——性染色体决定的。这不由得人们不佩服造物主的精巧安排。过去,由于人类不明白宇宙中智慧等级的差别所在,由于不明白“大自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所以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生命奇迹,不是高喊“感谢上帝”,就是高呼“自然的巧妙安排”。

可是今天,因为一个全新观念的诞生,所以人类必须严肃地更正过去的片面论点,而要将这一切归功于宇宙中各层次的高级智慧者们的共同创造。正是他们发送信息微波的刺激,使得那些构造精巧的神奇遗传机制产生了更新生命的奇迹。

而关于细胞分裂和演变的奥秘,不在于别的,而在于来自宇宙智慧发送的信息微波的刺激作用。这种信息微波的刺激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而是规律的、恒定的、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殖过程中,生命集中到单个细胞,这一事实表明,在单细胞中含有使其自身在以后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物质,每个生物都带有它自己的后代的微型译本,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细胞的后代。

由此看来,这种信息的传递绝不是什么随机的偶然,而是规律的恒定。从有生命开始起,这种更新与延续生命的信息传代就一直在起着主导作用。正如我们的电子计算机在没有软件程序的输入下,是不可能进行工作的道理一样,组成生命的细胞、蛋白质分子、性染色体等都不可在没有信息微波的引导下来进行工作。这就是新观念给予人类阐明的一个关于生命奥秘的真理,这个真理的诞生将帮助人类进一步探明我们的生命从单细胞发展到五脏俱全的奥秘。

母亲怀胎10月分娩下一个有着完整机体的婴儿,谁能不为这创造的奇迹叹为观止呢?要知道这是一种恒定的软件程序,我们怀着的新生命只要按照这种程序的引导来正确进行分裂细胞,组成各种器官的工作就可以了,这就是细胞分裂的奥秘,也是永恒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任何人都无法违抗的;没有这样的信息引导,就不可能有人类和万物生命延续。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事实上,对于生命奥秘的研究我们还只是了解了一点表面,地球上充满了各种奇妙构造的生物,参与构成的蛋白质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搭配起来,这只要蛋白质库中的很小一部分就够了。科学家们曾计算过,二十几种氨基酸排列成有250个碱基程度时,形成的蛋白质种类可达20250,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宇宙数字。从地球上生命起源以来所合成的蛋白质种类还没有超过105,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差别呵!所以人类只有克服傲慢,不断探索才是。

现在,我们经过探讨,知道了虽然在地球上分布着几百万种不同的生物,但它们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我们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细胞核则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并执行繁殖功能,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发生联系的通道,通过它细胞才能维持住自己的生存,这就是规律。

众所周知,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子可以使人嗅到沙漠的气息,辽阔的大海是由无数个一滴水组成的,无边的沙漠则是由一粒粒沙子组成的,它们都是无数个“单子”的复合体。同样的道理,一个微小的单细胞也能够反映和包容整个宏观人体的信息与特征。极微小的染色体和同样微小的遗传生物链机制,都是自成系统,自组织能力极强的生命延续的基本结构,它们同样是规律和智慧的化身。

在整个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内的系统在主控运动的首脑正确的把接收到的信息指令传达给了各个执行单位,然后在它们的共同协调努力下,将一个简单的细胞分化和构成了生物体内的各种器官。而这种微小的系统也随之增长成了一个具有几百亿个细胞组织的庞大的系统机构。

虽然我们可以把某个器官看成是主要执行某种功能的,但是实际上生物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执行这种功能的。例如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功能是从外界摄取营养物,并把新陈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但是要顺利地执行这套功能则必须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供氧,要有骨骼、肌肉系统支持,要有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调节,还要有皮肤系统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中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总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把疾病看成是这个系统的失调,医治的方法是把这个系统调整到正常运行状态中去。

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本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场,构成这一物体的每一个细胞,或者说每一个遗传基因主体排列中,都带有人体全部显性生命的特征,既然DNA隐藏了人的全部密码,那么在某个局部也应显示遗传密码,如同破碎的全息照片,在任何一碎片中都能重现全部图像,这正符合了前面的论断。

知道了细胞演变的奥秘之后,诸位一定急于揭开人类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奥秘,因为这实在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有人所说过的那样,“未来”虽然好像在雾中,但是可以猜想,可以预测。“过去”尽管悲哀地沉入了大海的底层,或埋进了地层中,但是可以挖掘,可以解剖和分析。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过去、现在、未来乃是同一条观念之链上的不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