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
8433400000083

第83章 狄仁杰廉明断案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任用过一个著名的法官,他就是山西太原人狄仁杰。他一向以刚毅正直、执法严明和廉正无私而著称。在他任法官期间,一年里曾处理积压案件一万七千多件,因办事公正,人人信服。

有一次,守卫唐太宗昭陵的几个飞骑军校尉,在当地依仗权势,任意欺凌百姓,抢劫钱财,侮辱老人,打骂儿童,当地老百姓对此气愤万分,可是又拿他们没办法,因此,每当这批人出来,百姓都唯恐躲避不及。这件事不久就传到了驻守在当地的将军中郎将权善才那里,权善才可气坏了,马上下令把这几个人抓起来,痛打了他们一顿,又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番。从此,这几个人对权善才怀恨在心,总想找机会报复。

正巧有一天,权善才在驻地的山边伐树,没留意误砍了昭陵的几棵柏树。得知了这件事,这伙人可乐坏了,心想机会终于来了。于是,马上把这事报告了唐高宗,而且还添油加醋。听到这事,唐高宗大怒,心想,竟敢有人砍自己父亲陵墓上的树,他马上找来狄仁杰,对这位大法官怒气冲冲地说:“马上给我把砍树的人抓起来,格杀勿论。”还点名首先要处死权善才。

狄仁杰刚接到这个案子,也很吃惊,马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人证物证的反复核实,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确实是误砍了树,按照法律,应该免官,但还没到杀头的程度。很快,狄仁杰就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和根据法律对权善才的处理意见告诉了唐高宗。高宗本以为权善才已被处死,没想到狄仁杰这么办事,没等狄仁杰讲完话,就勃然大怒,厉声斥责说:“权善才胆大包天,竟然砍了皇陵上的树,这是目无皇权,大逆不道,我岂能容他。如果不处死他,我不是要承当不孝的罪名吗?”

狄仁杰受到高宗的呵斥,看到皇帝震怒,心里一阵紧张,头上的汗都要下来了。可是他并没有被吓倒,又接着说道:“朝廷的法律,是陛下您制定的,作为臣子,我有责任维护法律,如果陛下您杀了权善才,就破坏了自己制定的法律,那么其他人再违反了法律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不能执行您的命令杀死权善才。”

这时,在朝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发这么大火,狄仁杰还敢振振有词地辩解,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真怕他触怒了高宗,引来杀身之祸,所以纷纷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可是狄仁杰并没有停止,又继续说:“当初汉文帝时,曾有人盗窃高祖庙中的玉环,文帝要治以诛灭九族之罪,廷尉张释之当面诤谏,最后汉文帝采纳了张释之的建议,处以盗窃犯以弃市之罪,而没有株连其他族人。如今陛下不采纳臣的建议,臣即使死了,也羞于在九泉之下与张释之相见。再说,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是广大老百姓依据的行为准则,没犯死罪的人被您处死的话,那不是失信于民吗?要是有人盗了皇陵上的土,陛下用什么办法来加以重罚呢?我之所以不敢奉行您的旨意去杀权善才,是不想使您蒙受不道德的恶名啊。”

听完狄仁杰这番语重心长地劝谏,唐高宗半天没说出话来,沉思了一会儿,高宗的怒气渐渐地消了。仔细回味狄仁杰的话,高宗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便收回了成命,依法免除了权善才的死刑。这件事在朝廷内外引起了震动,大家都佩服狄仁杰临危不惧,舍身护法的行为,对唐高宗能听从正确的建议,改变初衷的胸怀也纷纷赞扬。通过这件事,唐高宗更喜欢狄仁杰了,还授予他侍御史的官职。

清廉刚正不仅仅难在自己守法,不奢侈腐败,更难在当有人要违反法律做出错事时,敢于挺身而出,不畏强权,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真理。因为廉总是与正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