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向成功丛书:思考决定人生
8432200000029

第29章 创造与众不同的人生(1)

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两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两次而驰名世界文坛。成为创意者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命运的能量。要控制自己的命运,必须自由地操纵自己的命运。成为创意者的重点,与其说是创造作品,不如说是创造自己的人生,创造与宇宙法则相契合的人生。

对创意者而言,自己的人生就是最珍贵的作品。

因此,成为创意者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命运的能量。要控制自己的命运,必须自由地操纵自己的命运。

“这要怎样才能办到呢?”如果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表示你已经开始有操纵自己命运的欲望了。

这看似极其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往往办不到,然而有创意者却能达成。反过来说,能办到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意者。

描绘你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过:“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两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两次而驰名世界文坛。”

人类完全能够凭借自己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计划自己的命运,以及靠意志而产生创新性的构想。

我们所处的社会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性,面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不仅如此,我们内在的需求也促使我们追求创新。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加以分类,即人有生理的需求(食物、水、性)、安全的需求(安全、秩序、稳定)、爱和归属感以及自尊的需求(自尊以及成功的感觉)、自我实现需求(创新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人类的创新可能有多种原因,要看当时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而定:在战争时期,人们为自我保护(安全的需要)而设计新武器;人们也可能因为感到寂寞,而努力创新以争取别人的爱和感情;人们亦可能因为内在自我实现的驱使而努力创新。

成为你自己和成为你所能发展的自己,是人生的一大目的。人试着要发挥其潜能及表现其存在,是创新方法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果环境刺激人们的创新力而且也奖赏他们的创新力,他们就会变成具有创新力的人。

设想你能创造自己或自己的生命,不论你要如何创造。你的想象力可以如天马行空,没有人能告诉你如何看自己,告诉你如何打发时间,告诉你与谁交往。你所要想的就是真正的自己——你想要创造的那个人。当你揭露从未与人(甚至自己)分享的过去,或自己从不敢承认的未来之梦时,要设法去感觉内在的那股勇气。

你当然不一定得花一整天的时间做这件事,因为你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事在等你。但是,只要有空闲时间可以想象你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你驾驭自己的生命,而且虽然你无法操纵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但却能确实操纵自己对这些事的反应,从而影响事情的结果。

你要如何动用这股巨大的力量呢?如果你想要在人生中拥有更多的爱,就想象自己既快乐又满足,想象自己已是一个有创意的人,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生活的创意。设想你自己很用心地过日子,不但明白自己,也注意周围的人。再设想自己的生活到处都有创意的机会——因为你能通过想象力创造生命,因为创造而去想象那充满满足与喜悦的时刻。

当你在反省自己的生活时,要彻底发挥想象力,让它带你去见识一种充满创意的生活。

富有创意的生活永远值得你追求

亚历山大·罗恩在《愉悦》一书里指出,愉悦所提供的动机和精力,有助于对生活采取一种具有创新的方式,增加生活的享受。愉悦引进了新的兴奋,而且也使自我表达有了新的途径。你必须认识到,改变不仅是生活所需,而且其本身就是生活。

对生活的不满怨言,起自于生活的一成不变。

如果排除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生活自然会变得多彩多姿,令人兴奋。人本来就很保守,因此易于陷入一成不变、缺乏刺激的生活,但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仍会不自觉地寻求变化。而人也只有在求变时,才能发挥创意。

而“时间”就意味着变化。

最健全的变化形态,乃是“成长”。学一些东西,尝试去做一些新事,目的都是要使自己成长,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买一些新的东西。新衣、新车、新笔记本,这些充满了“变化”的令人期待的东西。但如果拥有这些东西,却没有任何变化产生的话,我们就会失望。

有创造性的生活,乃是更积极地求变过程。心里的某个角落,在期待令人兴奋的变化。但什么是能使你在被问及“你的每一天都有变化吗?”时,肯定且自信地回答呢?

如果你希望不断成长,你应该尝试去做变化的计划。

只要积极地使你每日的生活有一点变化就好。

假如对生活的不满,起自于没有任何变化的日子,那么就试着逐渐地从一些微小的地方开始寻求改变,慢慢地去改变生活的习惯吧。

例如,改变“时间的习惯”,像起床的时间,就寝的时间,工作的时间等。或试着改变早上做事的时间,早上的习惯。

换一种早餐,或把早餐改成一天最丰盛的一餐。

让一切慢慢地进行,不要被时间所追赶。慢慢地刮胡子,慢条斯理地洗个澡。

早餐,准备最丰盛、自己最爱吃的东西。

只是改变饮食内容,生活看起来就会有很大的改变,生活也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我们可针对许多事,一一尝试改变,并将它视为一种表演。

既然是表演,越逼真当然越有趣。我们可以试试看,自己到底能表演得逼真到什么地步。

这不正是发现愉悦人生的关键吗?

正因为是一种表演,所以才有变化。你将要如何演出你自己的生活呢?尝试将这种表演生活化,如此一来你的人生将会更有趣味。

设想这是你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

你可以想象今天就是你在地球上生活的最后一天,设法整天都沉浸在这个即将发生的重大改变之中。不会死,只是即将前往另一个星球,而且不知何时才能重返地球。事实上,你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回来。

虽然你听过不少故事,但是你对抵达目的地之一的生活真的毫无概念,因此你必须把今天过得好像再也看不到同样的景象,再也听不到同样的声音似的。你要做些什么呢?你想要见谁呢?当你正准备做这样一个长途旅行之前,你有些什么想法呢?你可以留下任何东西。你即将去的地方,什么都有,因此你只要携带你认为的最珍贵的东西。

你要如何度过在地球上的最后时光?你要跟谁在一起?你们一起做些什么?如果你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待在这个星球的最后情况,你就能大开眼界,看到自己超越现状的各种可能情形。

设想今天是你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但没有死之将至的恐惧——这种方式能让你专心去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最令你满意的事,以及你之所以是你的各种成因。

什么可使你的这一天变得更充实呢?

你认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你做什么会让你觉得自己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请试着创造出“使一天充实的要素”。

凭借“周边事件”的不断展开,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就随之产生。你只要将这些行动计划,安排到你每一天的时间表内就可以了,这将会成为你生活的指南。

我们发现,当我们思考人生的“时间”时,我们会用两个观点。

那就是希望使自己今后的人生充实,希望使今天这一个瞬间充实的“人生充实”与“瞬间充实”的两个期望。

我们不需要太悲观,从而不断强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这一事实,同样我们也不想为了“以后”,而“目前”过着忍耐、具有牺牲意味的生活。

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计划,是以有目标,并努力切实地朝目标前进的想法为主流。

但我们必须能始终且确实地掌握“人生的目的”,否则今日又将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

但如果我们的看法略有改变,情况又如何呢?

人生,就是许多今日的累积。

因此只要“今天过得充实”,我们的人生就可以无悔。

也因为这样,计划就变成思考“使今天过得充实”的行动,也就是思考对自己而言,使一天充实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如果这些要素明确的话,你就已拥有一个十分完美的、属于你自己的“人生计划”了。

你是一个“活在今天”的人吗

大部分人都没有活在“今天”——不是活在“从前”,就是活在“以后”。人生有许多宝贵的时光都溜走了,因为我们的心都被过去和未来占满了。“活在今天”这个观念并不是非常深奥,却很少有人做到。

大多数人都像昏睡似的,虚度大半光阴,很少留心周围的事物。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浑浑噩噩的。

你如果想要成为那少数有知觉的人,记住要把握现在,而且只有现在——你拥有的只是现在。活在现在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此时才是你真正拥有的。除了此时此刻,你别无选择。活在现在就是要承认你掌握不到过去或未来的时刻。就是现在!信不信由你,你一生只有现在。

活在现在不外乎是享有眼前的一切。有一位艺术家,他就是能够活在现在的人。他辞去了大学的教授之职,从事心灵探索,并且追求个人成长。他说没有工作的生活对他而言一点难处都没有,他只是“掌握此刻”。

“掌握此刻”对于享受创意的人生是很重要的,创意品质的优劣要看你能不能完全投入活动之中,只有如此,你才会从所做的事当中得到充分的快意与满足。不管你正在下棋还是和朋友说话,或是观看落日,“掌握此刻”是最美好的生活,将创意投注于现在,会产生一种明快亲切的感觉,并且感到与世界之间的真正和谐。

大部分人很少处于眼前的时刻,这很不幸,因为他们错失了生活的许多机会。注意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并且可以从中得到好处。不论工作或休闲,创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在现在,专注于手中的事情。

要“掌握此刻”,你首先必须学会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不要同时做两件事或三件事。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又想着另外一件事,这是矛盾不通的。你如果想着别的事情,就不能放手做你所选择的事。我们在成功的途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选定某一件事,然后一直做到该撒手的时候为止。任何事情只要值得去做,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去做。

满怀希望的旅程胜于到达终点

空白时间和休闲时间并不会自动变得有益处,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满足,我们必须费点劲,得到一些成就。若想要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就要亲自拿到这个球,使它滚动,并且不断地滚动。

活得最快乐的人,不是那些建筑外在影响使自己快乐的人,他们是有行动,而且是使事情发生的人。世上的实行家绝不甘心毫无目的地漂流,任由生活操纵他们的命运,他们设定目标,而且逐步实现。一旦设定了目标,朝向目标的过程会比实现目标更重要。

请你看这三道题:

1.什么时候最该留心?现在。

2.谁是新生的人?他,也就是你。

3.要从哪些最重要的事做起?对他有益的事,也就是对你有益的事。

当你回答这些问题时,便加强了活在现在所能发出的威力,强调要把焦点放在眼前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把焦点放在过程中,既可享受过程又能获得最后的结果。

活在现在的意思是说,我们从努力中所获得快乐与满足胜于实际达成的目标。不管一个目标有多重大,达到目标时所得到的满足只是暂时的。作家史蒂文森说:“满怀希望的旅行胜于到达终点。”当我们以过程为终极目标的时候,人生就完全改变了,创造力如泉涌现,失败可以看做成功,输即是赢,旅程变为终点。

要享受快乐之旅,就要学习培养更高的欣赏力,为周围的一切献上赞美——感谢夕阳、音乐和其他美丽的事物。不要把凡事都看做理所当然,否则会失去创意的人生。要牢记,每一次夕阳都和其他的夕阳不同,就像每一片雪花都和其他的雪花不同一样。快醒来,听鸟儿唱歌,闻闻花香,触摸树的质感。

凡事都要试一下,找出可喜可乐之处,不论置身何处,都要寻找正面信息。怀着一个任务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在你意识可及的范围内,练习享受每一天。不要心不在焉,要活在现在,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刻。记住,人生只有此刻,你一次只能活在一刻当中,你终究是在此刻。

别背着过去的包袱

千万不要为大大小小的事忧虑,这种情绪会剥夺你眼前的时光。美国宾州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约有15%的人每天至少花一半的时间忧虑。忧虑简直是一种流行病,有些研究人员宣称,如今3个人当中就有1个因忧虑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根据这个说法,你想出两个朋友,如果这两个朋友的心理都很健康,那么你就是三个人当中那个心理有问题的人。

要正视忧虑,请看下面这个充满禅理的故事:

两个和尚走到一条河边时,遇见一位美貌的女子,她过不了这条河,因为怕湿了脚下的一双丝绸鞋。其中一个大和尚一言不发,把这个女子抱起来,送到河对面。之后,这两个和尚继续赶路,一整天都没有说话。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小和尚说:“出家人应该避开女色,你今天早上为什么抱起那个女子?”大和尚回答道:“我已经在河的对岸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放不下她呢?”

以上故事强调一个生活的哲理,就是不要背着过去的包袱度过一生。然而,许多人都把焦点放在过去的问题上。有些人已经习惯于忧虑,满脑子所想的差不多都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甚至还忧虑万一无事怎么办?